当前位置: 首页  主题活动  工程大人
 
【工程大人】辛斌杰:带着发明上工博会

 

服装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辛斌杰博士及其团队研发的《旋转式动态静电纺纱机》完成了技术上的创新突破——全国首创了旋转式动态静电纺纱机,为解决规模制备纳米级纺织材料解开行业绳索。

今年111日,辛斌杰教授团队将带着该项目亮相第18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全国首创旋转式动态静电纺纱机装置

  

旋转式动态静电纺纱机主要由高压静电模块、纺丝液的存储和流动模块、纺丝料筒与喷丝头的搭配模块、喷丝头运动控制模块、接收器模块、卷绕模块、调温调湿模块、照明模块和通风模块等组成。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纺丝液被抽长拉细,形成纳米纤维,利用不同形状的接收器接收纳米纤维并形成纳米纤维集合体。主要应用于纺织制造领域,可以根据不同的工艺需求制备纳米级纤维及其制品,其中包括纤维网、纯纺纱、包芯纱等。

该装置主要分为两种制备模式:纱线和纤维网。在制备纱线的过程中,通过接收器的不断旋转,完成纳米纤维束的集束加捻过程,从而得到纳米级纱线。在制备纤维网过程中,通过接收器的不断旋转和喷丝头架在水方向的往复运动,完成纳米纤维在接收面上的均匀收集,形成纳米纤维。

  

  

该研究成果国内领先,市场上尚未出现相同的产品和设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控制精度好、纳米级精密加工等优点。通过该装置制备的纳米级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过滤、个体防护、传感器、自清洁、催化载体、能源、电磁领域等多个领域。目前市场上的静电纺设备主要以纺丝成网的设备为主,经过热轧等后处理后的产品大多集中应用在过滤领域。此装置不仅可以制备纤维网,而且通过模式切换可以制备纯纺纱和包芯纱,制得的纱线可广泛应用于传统的纱线应用领域。这对于推进我国新材料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该装置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联合莱州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研制,利用该设备可以制备新型的纳米级新材料,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在特种纤维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研制聚砜酰胺类纤维及其制品。通过此装置,可开发出具有特种性能的耐高温、抗紫外、抗菌等制品,近三年来上海特安纶股份公司,销售聚砜酰胺纤维营业额超5000万,利润额超过300万。

放弃高薪回上海任教

  

1999年辛斌杰博士以助理研究员的身份,赴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制衣学系工作学习;后首批入选香港政府推出的“内地优才计划”获聘在香港理工大学担任副研究员,从事科研工作至2009年。

虽然在香港有良好的工作待遇和发展机遇,但上海高速发展的需要,让辛斌杰博士产生了回上海服务的想法。在家人的支持下和人才引进机制的推动下, 2009年辛斌杰博士决定辞去工作近10年的高薪研究职位,返回上海开始其任教的新历程,立定决心将自己海外留学的所学所得毫无保留的奉献给教育事业。

2013年,他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学,英国高等院校的学生导师制给辛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国后,他将自己访学见闻及启示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

辛老师对于教师这份工作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这份职业,我一直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纺织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是一门与时俱进的专业,新的科技不断融合进来。现代纺织技术,不仅仅是人们身上穿着的服饰那么简单,更是涉及航天、交通等多个行业的学科。但是目前社会对纺织学科偏见,学科的发展还存在很多危机,需要不断创新,刷新人们对传统纺织的认识。对于我来说,首先我必须自己投入专业研究,拓展自己学术领域,提升自己的学术能级和水平,使得我们的学科平台成为引领行业的学术标杆和科技示范;同时我也必须团结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同事们,带领青年教师继续前进,才能使得学科平台健康发展,专业人才的培育后继有人。”

学生的潜力需要因材施教

  

辛老师常说:“对于现在的孩子,需要因材施教,不能千篇一律,看到他们的长处,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对待不同个性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特色的教育方法。2010年,辛老师初见陈卓明,作为一名纺织专业的研究生,陈卓明留给老师们的第一印象,并不属于天资聪慧的学生之列,但辛老师并没有采用固化的思维看待学生的才智、判断她的发展潜力,而是从一次又一次的学术任务中逐渐发现了陈卓明的优点,并引导她将踏实肯干、认真负责、敢于钻研的优势逐步发挥出来,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她就超额完成了研究生阶段的科研任务,发表5SCI论文、申请3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全部获得授权。她的勤奋刻苦、拼搏进取,严谨守时,成为辛老师教育研究生的案例和榜样。辛老师说,要给学生一个光明的未来,引导并不断激励他们寻找创新性的成才之路。在陈卓明之后,陈文杰、王香琴、沈翠翠、张杰、喻佳丽、奚桐等多名研究生都成为他们同年级内的优秀分子,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

说起辛斌杰教授的《旋转式动态静电纺纱机》项目,还得从2010年说起,从纳米材料第一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开始,他就着手带着团队对于新材料的制备进行探索,期间他们尝试了湿法纺丝、静电纺丝等多种方式。累积发表高水平论文40多篇,包括SCI论文17篇,多年的学术积累,为旋转式动态静电纺纱机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卓明就是其中研究“湿法纺丝”方法的重要成员。陈卓明研究生期间,在辛老师的指导下,发表了多篇核心论文,并获得上海市优秀硕士论文的荣誉,陈卓明萌生了继续求学的想法。

导师辛斌杰教授又一次帮助他联系香港理工大学,推荐给博士生导师,使得她圆梦求学之路。陈卓明学成归来后,辛老师又积极帮助他联系,回母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工作。

 

 

责任编辑: 宋婵珺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视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