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聚焦
 
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在沪发布,绿皮书称中资邮轮达8艘,再造大邮轮提效两成

日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沪联合发布《邮轮绿皮书: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24)》,分析年度国际邮轮产业形势,并通过十大热点解析中国邮轮产业的最新走势与潜在趋势。

首艘入籍中国的远洋轮“招商伊敦”号靠泊。徐瑞哲 摄

【欧洲客均在港消费达660欧元】

2023年,邮轮业为全球经济贡献1380亿美元,其中430亿美元用于支付全球120万名邮轮从业人员的工资。依据国际邮轮协会(CLIA)数据,北美市场占据着全球邮轮市场绝对份额,北美邮轮游客总量占全球邮轮游客总量的50%以上。2024年,北美邮轮市场收益预计达到151亿美元,2028年有望突破170亿美元,游客有望达到1400万

作为世界最大的邮轮母港,2023年迈阿密港邮轮经济活动总额达614亿美元,占佛罗里达州生产总值的3.9%,为州和地方税收贡献22亿美元,提供了34万个工作岗位。当年,迈阿密港接待游客730万余人次,同比增长7%,创下接待邮轮游客数量的新纪录。又如在北美五大湖区域港口,邮轮产生的区域经济影响预计超过2亿美元,主要由游客数量、港口访问量、岸边消费的增加带来。绿皮书预计,与2022年相比,当地2024年邮轮经济影响将显著增长近50%

同期,欧洲邮轮旅游市场规模为916万余人次,较2019年增长6.5%2023年,平均每位游客在港口城市消费达660欧元,即每24名邮轮游客创造的经济价值就可支持一份全职工作机会。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从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开启商业首航。张海峰 摄

【国产第二艘船坞制造周期压缩近8个月】

中国邮轮市场是亚太邮轮市场最重要的推动力。目前自主建造和收购的中资邮轮有“爱达·魔都”号、“中华泰山”号、“蓝梦之歌”号、“蓝梦之星”号、“地中海”号、“鼓浪屿”号、“梦想”号、“招商伊敦”号等8艘邮轮。

同时,邮轮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大型邮轮建造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成本控制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的造价超过50亿元人民币,从立项开始到最终建造完成,历时8年科研攻关、5年设计建造,标志着中国完成了船舶工业的最后一块拼图,完全覆盖世界上所有船舶和海上平台。由此,继意大利、德国、法国、芬兰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建造大型邮轮的国家。而绿皮书认为,我国需要在保证邮轮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和建造过程、提高材料利用率等方式来降低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预计2025年基本完成舱室推舱及内装安装,计划较首制船建造效率提升20%,其中船坞制造周期压缩近8个月,20263月底有望出坞,当年6月开始试航,当年底前命名交付,国产大型邮轮设计建造核心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

沪上老年学员在维京游轮中国区办公室参观。资料照片

【外轮重返中国,民族邮轮立业】

作为年度绿皮书盘点的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十大热点之一,国际邮轮公司重返中国市场,提振中国邮轮市场发展信心。目前,中国邮轮市场呈现了预订窗口期拉长、长航线受到追捧、高端房型受到青睐以及船上活动行前预订、年轻客群正逐渐成为邮轮旅游消费的主力等消费趋势,消费升级的趋势也很明显。MSC地中海邮轮成为新冠疫情后首个实现中国大陆母港启航的国际邮轮企业,皇家加勒比也将在中国市场部署更多的国际邮轮,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与期待。

皮书盘点的另一热点是华夏国际邮轮有限公司成立,推动民族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华夏国际邮轮有限公司是我国邮轮运营的“国家队”、邮轮产业的引领者,立足宝山、辐射全国,提升服务央企邮轮运营总部能力,正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民族邮轮品牌。

随着《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中英文版)在2024中国邮轮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如期发布,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员汪泓教授表示,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求邮轮企业提升服务品质,更要在技术创新、绿色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下足功夫。她特别强调了政策在引领邮轮市场和拓展邮轮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作用,认为只有形成紧密的产业链生态,才能共同应对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邮轮企业应积极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运营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

原文链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25088

责任编辑: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视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