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案例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经验案例  -  正文

厚植文化根基 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0-27      浏览量: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没有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乡村振兴也就没有灵魂、缺乏生机。近年来,陕西师范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中国语言文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联系,与地方文化建设和谐共振,在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不断推进文化育人、润物、强信、铸魂、兴业的“五位一体”战略在当地“开花结果”,探索出一条“学科组团、师生共襄”的文化帮扶新路,书写了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以文化传承创新深化社会服务职能的典型责任和时代担当。

一、基本情况

岚皋县位于陕西南部、巴山北麓、汉江之滨,毗邻湖北、重庆两省市,与安康市平利县、紫阳县、汉滨区和重庆市城口县接壤,辖12个镇136个行政村(社区),国土面积1956平方公里,总人口16.5万人,曾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陕西省深度贫困县,现在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岚皋县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带和全国第二富硒资源带,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和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现有4A级景区1个、3A3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各类景观景点230余处,生态旅游岚皋特色发展模式成为全国县域旅游发展四大模式之一。

近年来,陕西师范大学根据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乡村振兴局的安排部署,在岚皋县承担了双百工程结对帮扶全县和定点帮扶四季镇天坪村的一县一村工作任务。学校通过调集多学科优质资源,深入挖掘、开发、宣传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在脱贫攻坚期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过渡期的两个历史阶段,实施了一套“塑乡愁、写乡村、画乡景、唱乡音”的文化帮扶组合拳,以文旅融合赋能当地旅游产业发展,以文化力量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助力岚皋旅游实现了由“请得进门”到“留得住人”的跨越式发展。

二、实施进展

2017年以来,学校深入对接岚皋县“旅游富民、生态强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岚皋县签订校县《文化旅游脱贫发展框架协议》,明确了以文史挖掘保护、文旅融合发展、文化研修培训、文学纪实创作、文艺歌舞编排、文创包装设计为重点的文化帮扶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中国语言文学世界一流学科资源优势,积极调动校内相关学科和专业协同配合,形成了“学科组团、专业报团”的文化帮扶工作格局;以非遗文旅小镇“杨家院子”为基础,搭建“校地党建联学基地”“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乡村振兴研究院”三个平台,构筑了以党员、学生、教学科研人员相互交融、互为补充的文化帮扶工作力量。

(一)塑乡愁

1.打造非遗文化“重镇”。对接岚皋县生态旅游的首位产业和“一号工程”,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王晓峰教授团队帮助岚皋县编制了全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0)》,擘画了岚皋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旅游强县”战略目标的发展蓝图。在此基础上,文学院通过组织专家学者实地调研、反复论证,提出了以当地农家乐聚集地“杨家院子”为基础,建设陕西首个非遗文旅小镇的初步想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区别于省内众多旅游小镇定位相似、功能相同、商业模式浓重的发展瓶颈,打造文化与旅游、科技、人文、生态等深度融合,生态、生产、生活同步发展,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特色小镇,为岚皋县发展全域旅游提供基点、拓展空间。

2.建设乡愁主题“小馆”。围绕巴文化与岚皋主题,学校在岚皋县杨家院子景区内策划设计了非遗文旅小镇乡愁馆,并于2019年国庆节举行了开馆仪式。乡愁馆占地500余平方米,整体建筑风格以巴山四合院风貌为主,内容分小村大事”“地域文化”“名人名门”“巴山农家四个展区,集中展示了岚皋的历史文化、乡风民俗、巴山英才、族谱家规和乡土器具,以及老课本、旧票证和家书等。其中的巴山名人画像均由学校美术学院教师创作完成。一系列岚皋地域文化符号通过乡愁馆这个窗口予以展示,强化了当地人的文化归属感,形成了较大的价值导向,成为了杨家院子游客必去的“网红打卡地”,也是岚皋当地群众的情感基因库文化活化石,在加强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写乡村

1.汇聚百家经典。学校深挖岚皋历史文化资源,于2019年编纂并全额资助出版了一套6120万字《岚皋历史文化丛书》,集结民间传说”“历史掌故”“民间歌谣”“诗文遗存”“杜氏家规”“巴文化简明读本六大主题文化精粹。丛书以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为两条主线,把分散在各处的以及人们多年来口口相传的文化成果汇集在一起。这套丛书既面向历史又面向现实,成功地保存了当地流传的历史记忆,也激发了当地群众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存在感。作为一种文化上的标识,丛书鼓舞激励着人们扎根岚皋、热爱岚皋、奉献岚皋。

2.记录华美人生。岚皋县文化专家工作站专家张宗涛副教授四赴岚皋,扎根当地一个多月时间,相继创作了散文《神奇的岚皋》《山中有独活》《迷人的神田草原》等散文发表在《西安日报》上;以当地农家女子王三翠为主人公,创作了长达3万字,反映时代进步、发展、繁荣、文明的铿锵脚步的报告文学作品《化蛹成蝶》,刊登在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刊《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2020年第四期)上。文学院副教授刘国欣以岚皋县四季镇为背景创作了中篇小说《四季小镇》发表在《青岛文学》(2023年第1期)。学校原驻岚皋县官元镇二郎村驻村干部张佶根据驻村经历相继创作了散文《三个核桃》《二郎村记》《二郎往事》,诗歌《岚皋行》《今夜,我想被世界遗忘》等陆续刊登在《陕西师大报》。

(三)画乡景

1.品牌“亮”起来。视觉传达系师生将农耕文化、传统民间文化与当地生产生活、民俗风情相结合,在岚皋县四季镇开展墙绘设计和施工,展现当地时代变迁、和美乡村、生态农业的美好景象,构建艺术与村民、游客的互动体验;打造旅游文化品牌,为当地南宫山、千层河、杨家院子等景区设计了一系列IP形象、海报折页、文创产品等,为牛肉酱、剁椒辣子、土蜂蜜、香椿酱、豆腐乳等农产品量身定制特色外包装,助力旅游产业延伸、品牌塑造和价值推广。

2.故事“动”起来。动画系师生以《岚皋历史文化丛书》之《岚皋民间传说》内容为蓝本,以图形动画的形式对陕西木板年画、剪纸等传统民俗艺术进行创新,按照非遗+动漫的思路进行探索性教学实践,创作了动画《智保红香米》《笔架山的云雾草》《神仙豆腐》《姑嫂和豹子精》《龙安茶的故事》等12集系列动画作品,新闻与传播学院负责脚本编排和后期配音,对岚皋独特地域文化进行宣传推广。

3.景色“活”起来。国画系师生深入岚皋开展实习写生,创作青绿山水画,在校内举办写生作品汇报展览,并将展览作品全部捐赠给当地。工会摄影协会成员走进岚皋县四季镇,拍摄自然风光、乡风民俗、饮食文化、群众风貌和美丽家园,在校内举办“岚皋——四季心影”摄影主题展览,并将全部作品无偿捐赠给当地。

4.民宿“强”起来。环境设计系师生在岚皋县对接服务当地发展民宿产业对建筑改造与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需求,围绕民宿建筑,民宿室内设计,景观环境,景观小品、陈设、导视系统,公共设施等方向进行设计实践,为当地村镇建设提供设计思路。

(四)唱乡音

1.文艺进乡村。音乐学院师生连年在岚皋县举办文艺演出,陆续参加了中央电视台7套“乡村大舞台”栏目走进岚皋专场、中国农民丰收节·陕西安康生态富硒渔业庆丰收活动、首届安康猕猴桃采摘节、非遗小镇“巴山样子·杨家院子”旅游扶贫文艺活动、“巴山深处党旗艳,四季河畔换新颜”专场文艺演出等,为岚皋县宣传发展旅游产业集聚海量人气

2.文化种乡村。音乐学院基于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岚皋魔芋”创作歌曲《岚皋魔芋是个宝》,以朗朗上口的歌词和旋律宣传推介岚皋魔芋走向全国;基于陕南农耕文化提取“百姓”与“稻子”两种元素创作地方舞蹈《岚皋稻情》,展现稻子从成长到收获过程中所包含的“孕育之美”“劳作之愉”“丰收之喜”;以民间音乐素材和岚皋方言特点为基础,创作民族管弦乐《汉江情》,抒发岚皋群众对汉江、岚河,以及对家乡的真挚热爱。

三、主要特点

(一)学科赋能,“小村镇”搭建“大舞台”

以中国语言文学世界一流学科为牵引,非遗文旅小镇在建设过程中集合了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等多方力量,通过“三大基地”的穿针引线,成为了学校深化校地合作、服务地方发展、开展课程思政、拓展教学实践、丰富党建活动、培育典型案例的重要载体。

(二)项目牵引,“小切口”对接“大需求”

以乡村振兴研究院建设所设立的年度研究专项课题,精准对接地方需求、靶向瓶颈问题,资助了一批批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专业教师特别是艺术类专业教师,深入基层、发挥所长,产出一系列来自人民、服务人民、讴歌人民的研究成果和文艺作品,开辟出一条“培育并举、研用结合、以点带面”的高校服务乡村教育振兴新路径。

(三)目标导向,“小成果”释放“大能量”

文化帮扶的系列举措始终围绕“深化文化记忆、提升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自信、激活文化动能”这个目标,文艺创作、美术设计等实践成果在自然景区、村落民居、社区工厂、农户村民的身上展现出了突破瓶颈、填补空白、创造历史、搭建桥梁这样的蓬勃能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岚皋、关注岚皋、热爱岚皋,越来越多的岚皋特色走出地方、走向全国、声名远播。

四、成效和经验

(一)补齐了旅游发展短板

学校帮扶打造的陕西首个非遗文旅小镇杨家院子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所在的天坪村和四季镇分别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和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杨家院子目前发展有农家乐40余家、民宿10余家,成为了外地游客体验岚皋餐饮和民宿文化的主要目的地,为游客“白天游、晚上留”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还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22年全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000余万元。

(二)帮扶了勤劳致富典型

《化蛹成蝶》的主人翁王三翠近年来在家乡创办了嘉瑞祥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学校连年开展农产品包装设计、品牌打造、技术指导和消费帮扶,该公司已发展成为安康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入选安康市第二批非遗就业工坊,并被命名为“安康市非遗生产性保护单位(基地)”。2022年全年,该企业向周边各村收购野油菜、香椿芽、辣椒等作物50余万斤,通过吸收务工、入股分红、订单收购等形式带动237546人实现增收,其中脱贫户158264人。

(三)落实了立德树人使命

文化帮扶战略实施以来,学校累计组织600余人次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奔赴岚皋县乡村一线,亲身经历、躬身参与国家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文学院学生团队在杨家院子建设过程中,凭借《尚艺·非遗手工艺体验馆——体验非遗技艺,传承中华记忆》《非遗蒲公英计划——传承中华工艺,助力精准扶贫》项目,获得2018年中国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金奖和国赛铜奖,团队负责人杨嘉怡同学获得2018年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美术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的研究生还分别以“‘巴山样子·杨家院子’嘉瑞祥农产品品牌塑造研究”和“岚皋县旅游扶贫模式与路径研究”为题完成了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

(四)讲好了高校帮扶故事

学校在岚皋县的帮扶工作连续八年(2015-2022)获得陕西省驻村联户工作考核年度优秀等次,相继被省脱贫攻坚指挥部、省教育工委、安康市委授予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帮扶单位、连续五年双百工程工作先进单位(2018-2022)、安康市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和安康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国教育报、央广网、陕西日报等二十余家中省主流媒体持续关注报道学校在岚皋县的帮扶举措和工作成果。

五、下一步计划

2025年,安岚高速岚皋至陕渝界有望建成通车。届时,杨家院子将作为该段高速的一个开放式服务区,迎接八方来客游在岚皋。为此,学校将紧抓岚皋县高速建设的机遇期和黄金期,持续发挥学科优势,深化创新工作举措,推进民宿设计盘活庭院经济,发展农家书屋加强文化底蕴,落地文创产品增添消费活力,着力帮扶岚皋县深入打造以“九佬十八匠”为主的巴山农耕民俗文化,以领略杨氏“忠义”家风家规为主的传统文化,推动岚皋县全域旅游发展行稳致远,不断把生态禀赋和天然优势转化为旅游品牌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