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学院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风采 > 学院风采 > 正文
濠梁之辩——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举行中国哲学全英文硕士项目第一期特色主题沙龙

发布时间 :2019-11-12点击量:

 

近日,以“濠梁之辩”为主题的中国哲学全英文硕士项目第一期特色主题沙龙在长安校区文渊楼3212教室成功举行。本次沙龙由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王晶老师主持,哲学系何大海老师担任指导教师,2019级中国哲学全英文硕士项目研究生、20182019级中国哲学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沙龙活动。




 

 

首先,2019级中国哲学全英文硕士项目研究生Hanaa Khamis Ali Shalby介绍了庄子与惠施在濠梁之上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辩论的主要内容,她指出辩论双方所进行的反驳与言说突出体现了庄子、惠施二人的哲学思想差异。站在文本事实的角度Hanaa提出了人是否可以感知动物的快乐,可以理解动物的快乐等问题。

其次,2019中国哲学全英文硕士项目研究生Mehedi Ahmed主要论述了如何去理解庄子在辩论中所展现出的自由问题,他认为“个体对自由的理解就像每个人对‘美’有不同标准的问题,每个人对自由的理解都会存在着某些差异。庄子站在与万物为一的角度而惠子站在人与鱼是不同主体的角度,二人立场不同、看世界的眼光不同,由此必然产生对自由的不同看法。所以Mehedi同学认为这场辩论的输赢与否,乃仁者见仁。

2019级中国哲学的硕士研究生张晓妍,她是本次沙龙的第三位分享人。她对庄子其人其书作了详细的汇报,分别介绍了庄子的生平、所处时代、哲学思想以及《庄子》一书的大致内容。她认真梳理了《庄子》一书的文本流变历史,并强调了解庄子和惠施所处的时代背景,对于把握二者的认知思维差异、精神追求和思想旨趣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位分享人,2019级中国哲学硕士研究生郭琪琪。她主要围绕庄子与惠施所处的时代境况、二人之间的关系和两条理解“濠梁之辩”的思想进路展开解读。庄子是道家的代表,其代表无待、忘我、物化的自由精神。惠施则是名家的代表,于言辞处颇下功夫,注重名与实的一致性。前者在濠梁之辩中以价值为判断标准,强调人生幸福在于精神的自由。后者则以事实为判断标准,要求辩论回到“安知鱼乐”的本身,体现了二人不同的人生追求;前者站在“以道观之”的角度,追求与万物齐一自然无从隔阂的天人合一境界。后者则站在“以物观之”的角度,强调自我主体性在认知客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二人不同的思维模式。另外她从汉字“安”的丰富涵义出发,阐述了庄子如何幽默的回答了惠子的问题,并解释了中英文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误差。

何大海老师逐一对四位同学的观点进行了评析,认为四位同学各有所重,观点明确且陈述清晰。其次,何老师就“安”的两种含义、两种“自由”(现实的自由与绝对自由)的观念和《齐物论》中涉及的道观物观问题做了进一步阐发。他指出,庄子的“鱼乐”站在超越主客观、天人合一的角度,而惠施则将“自身”看作认知主体,“鱼乐”看作认知对象,以一种主客观对立的认知方式看待问题,这是二者的差异和分歧所在。他还从对“化”的解释中,阐述了大道流行、万物自化的自然规律,并且通过讲述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生动形象的回答了庄子哲学中齐物何以可能、逍遥境界是什么的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交流。

沙龙最后,王晶老师对今天的谈论内容作了简要总结,组织同学们回顾并讨论了理解“濠梁之辩”的三种思想进路。第一,理解“安”的重要性;第二,明晰庄子和惠施如何看待主客体关系的必要性;第三,理解“化”这一重要概念对于庄子哲学的深刻意义。其次,她对下次沙龙的主题和全英文硕士项目的学习计划做了安排。

在此次主题沙龙中,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讨论积极、师生互动融洽,老师们和同学们都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