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共“铸”美好,奔赴“疆”来 | 我校研究生赴新疆喀什地区开展民族团结专项调研实践

发布时间 :2024-08-29点击量:

7月16日至20日,陕西师范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组织研究生骨干赴新疆喀什地区,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主题,开展“共‘铸’美好,奔赴‘疆’来”民族团结专项调研实践活动。通过实地探访、历史寻访、口述调研、影像录制、现场党课等形式,深入红色教育基地、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阵地等,调研团师生齐上一堂锤炼党性的党课、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一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社会实践课                   

【行前培训暨动员会】

7月12日,行前培训暨动员会在文汇楼A段503举行。调研团团长、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戴璐展开行前培训动员和安全教育,从行前调研、行程安排、纪律要求等方面做出部署与强调。

  【共植民族根,同升爱国旗

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组织力量,7月16日,调研团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成立临时党支部并召开第一次支部会议,支部书记戴璐对实践团此次的工作任务和有关要求进行了进一步强调和明确。

抵达喀什后,调研团在古扎社区参观了党群服务阵地,观摩社区在民族团结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丰硕成果,通过与工作人员交流,进一步了解了喀什地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所取得的成效。随后,党支部在党群教育智慧课堂进行理论学习,戴璐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大意义、全面准确认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等方面与支部成员进行了集体学习。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调研团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明确责任担当。

共承文化韵,弘扬中华魂

12EDF2  

7月17日,调研团一行走访了改造后的喀什古城,深入感受到古城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时尚交相辉映,见证了喀什地区政府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践行“文明传承、文化延续”的生动实践。参观了喀什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艾德莱斯绸、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喀什木质工艺、维吾尔族民间刺绣工艺等,感悟新疆非遗的独特魅力与当地浓郁的人文风情。在体验非遗文化产品的利用与开发的过程中,亲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滋养,带动文化传承发展链条,助力文旅融合新业态。

此外,调研团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进行了调研。探访手工作坊、文化中心、研学基地,发放调查问卷,与民众沟通交谈,了解当地在促进民族团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创新举措与显著成效

共上一堂课,厚植爱国情

7月18日,调研团一行抵达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调研团临时党支部分组赴塔县城乡寄宿制小学、红其拉甫边防哨所开展实践活动。

第一党小组前往塔县城乡寄宿制小学开展“铸牢民族情,共绘同心圆”教学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将践行“五个认同”融于实践全过程,开设了“共组智慧碎片、共传墨香文化、共舞民族旋律、共跃欢乐童年”四个专题课程,通过生动鲜活的课堂教学、与学生亲密的互动接触,切实将“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的信念根植于边疆下一代心中,让知识的传承与爱国的情怀同频共振。

第二党小组奔赴位于海拔5100米的世界最高国门——红其拉甫国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行前,党小组成员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回信精神,随后前往红其拉甫边检站警史馆、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前哨班。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仔细参观了每一处实物资料、历史照片,聆听了一代代边防官兵在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48%的茫茫雪域忠于职守、忠诚戍边的感人故事,切身感受到新老“三特”精神中蕴含的家国情怀,进一步强化了党性教育,激发了爱国热情,砥砺了强国之志。

共续家国情,传承报国志

7月19日, 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冰山上的来客》主人公阿米尔战士原型后代龙吉克·卡德尔为支部党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他讲述了家族四代在帕米尔高原为国戍边,用信仰和忠诚践行“用生命来守护祖国边境线”的红色故事。这个塔吉克民族有名的戍边世家,已先后走出53名党员、22名军人和84名护边员,他们将“全家人都要跟着党走,爱国守边”的誓言写在家训石上,也写在巡边护边的每一寸国土上。会后,支部党员与龙吉克·卡德尔就“研究生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火热的青春投入到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实践中”展开交流,他寄语支部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投身强国建设。支部党员以手写明信片的形式向龙吉克·卡德尔致敬。

调研团还参观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博物馆,了解了塔什库尔干的人文历史发展状况和历史风貌,并前往百年塔吉克民居,聆听退役文工团战士夏米尔的创业故事。他继承祖辈意志,依托当地生态资源和塔吉克文化优势,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民宿品牌。调研团成员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着眼于确保民族地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中不掉队的决心,纷纷表示要立志发挥所学所获,积极投身强国建设,为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共筑教育梦,砥砺奋进心

7月20日,调研团一行返回喀什。在喀什大学新泉校区,与在校师生代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交流座谈。会上,喀什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袁玲介绍了喀什大学的基本情况和研究生思政工作的经验做法,双方师生就研究生教育管理、民族团结等工作展开深入交流。我校研工部副部长戴璐谈到,两校学缘相近、使命相合,在健全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上,志业相投,共同为服务西部基础教育水平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希望两校能够以此次实践交流为契机,深化合作,探索联合开展特色研究生党建+思政实践项目,共谋研究生思想政治协同育人新理念、新方法。

会后,调研团参观了喀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在《真理的力量》《领航新时代》《伟大的变革》《共圆中国梦》四个展厅,认真听取讲解员讲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丰富经验,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新时代治疆方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体会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此外,调研团还参观了自然博物馆、国学馆、黄胄艺术研究院等。在自然博物馆,调研团领略大美新疆的神奇自然,徜徉生物长廊、探索生命起源;在国学馆,调研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汲取爱国力量;在著名军人画家黄胄的笔下,调研团感受到边疆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团结奋斗的手足情谊。在喀什城区,调研团围绕公众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议题的关注度、认识与期待展开调研,并与当地民众进行了深入交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边疆治理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提出“治国必治边”的战略思想。调研团一行12人通过开展座谈、访谈、走访等社会调研工作,深刻体悟到“民族地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这一重要论述,对新时代边疆地区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等“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故事注入的养分。在行走边疆的路途中,调研团的每一位成员都在实情实景中进一步铸牢中国心、中华魂,并立志讲好生动立体的中国故事新疆篇章,争做党和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先锋闯将”。

【实践体会】

未至新疆,不解华夏疆域之浩瀚;未抵边陲,难悟民族之魂之伟大。踏入这片祖国最西端的美丽疆土,亲眼见证了远山如黛,雪峰连绵不绝的壮丽画卷,深刻理解了那句“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深刻寓意,每一朵都绽放出独特的芬芳与骄傲。踏上帕米尔高原,步入红其拉甫,这片被誉为“血染的通道”之地,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边防战士的眼中闪烁着不屈的红血丝,那是无数次与风雪搏斗、与寂寞为伴的见证;他们的手指甲因长期缺氧而略显萎缩,却紧紧握着守护边疆的坚定信念。那些五年未归家、十五载驻守边关的感人故事,如同重锤般敲击着我的心房,泪水不由自主地滑落,心跳在稀薄的空气中异常强烈。在海拔5100米的高原上,在世界最高的国门处,有一群人用忠诚镌刻出帕米尔高原最美的篇章,用热血和青春为祖国筑起巍峨界碑。在我心中,这是最动人的党课,这是一生都难以忘怀的记忆。

——国家安全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2023级硕士研究生 陈诺


这次的新疆喀什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已经回到西安,但我仍然觉得这些天在那里发生的事情记忆犹新,在那里的遇见的人们仍旧与我有关,尤其是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城乡寄宿制小学遇到的那群孩子们,让我的心受到了很深的触动。塔县小学的条件并不是十分优越,那里的学习环境让我回想起了十多年前我所就读的那一所黄土高原山沟里的县城小学。带着几分由回忆而来的亲切感,我同一个班里四十多位来自各民族的小学生朋友们进行了课程讲授与实践活动。孩子们一张张明媚的笑脸、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一声声热情的欢呼,逐渐拉近了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当听到不少孩子介绍他们的家乡需要驱车翻山越岭数小时才能到达、一年只能回家一两次的时候,我又为他们坚持向学的心所感动。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乐曲声响起,当大家一同起舞的时候,我想,来自各民族的师生们确实已经不分彼此,就像喀什特产的石榴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了。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3级硕士研究生 孟柯


当我们走进喀什古城,映入眼帘的各种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艾德莱斯绸、喀什土陶、热瓦普、都塔尔等民族乐器,独一无二的扎染图案及形态各异的乐器造型,让我深刻领略到新疆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当地的异域风情。在走访百年塔吉克民居时,聆听到退役文工团战士演绎的独特民乐,再次体验到浓郁淳朴的民俗风情和多彩的地域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其中重要一环。将各民族文化凝聚在一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各地方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青年一代应肩负起的责任。作为师大青年,我们也要积极维护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助力边疆发展,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之中,焕发青春魅力。

——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3级硕士研究生 谭欣怡


此次实践活动,我最难忘的一个瞬间就是登上红其拉甫的时刻。我是抱着憧憬而又忐忑的心情和实践队员及老师们一同前往红其拉甫的,憧憬是因为那里位于祖国最西端版图之内,那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门,忐忑是因为我此前没有去过高原经历而担心会产生高反。在前往红其拉甫的过程中,我们一同参观了红其拉甫边防检查站及红其拉甫哨所,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我们深深被边防战士们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的戍边精神所打动。

登上红其拉甫国门的一瞬间,我头脑中不禁会联想到在这片英雄频出的土地上发生的动人故事,浮现出许许多多动人的瞬间,在这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边防战士戍守边防的艰辛,也深刻感受到了祖国力量之强大。作为一名教育硕士,我怀揣着成为一名优秀人民教师,为祖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理想,在以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会秉承“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将此次实践中感悟到的伟大精神融入课堂,做好课程思政工作,培养学生争做政治家、教育家、科学家,成为能够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报效祖国,为祖国的未来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2023级硕士研究生 冯俊臣


在塔县城乡寄宿制小学参与的“铸牢民族情,共绘同心圆”教学实践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和民族团结的强大凝聚力。“共组智慧碎片”环节,每一块拼图碎片都象征着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逐渐拼凑出一幅民族团结的壮丽图景。“共传墨香文化”环节,一同研墨、提笔,不同的笔锋之间流淌着对中华文化的共同热爱与尊崇。此次实践调研,让我深刻领悟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深刻论述——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这种“拥抱”,不仅是身体的亲近,更是心灵的交融与共鸣。作为一名新传学子,我将以此次实践调研为契机,积极践行“四力”,用心用情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为有形有感有效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

——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2级硕士研究生 高文


在座谈中,我看到龙吉克战士的眼神中透露的坚定与忠诚。家族四代都在帕米尔高原为国戍边,作为一名戍边战士,他的职责就是守护好这片土地,保护好这里的人民。这种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源于他内心深处的信仰和热爱。他的话语简单却充满力量,让我深刻体会到,正是有了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战士,我们的国家才能如此安宁,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更让我明白,真正的英雄并不是那些站在聚光灯下的人,而是那些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普通人。通过这次座谈,我深刻感受到了戍边战士的艰辛与伟大。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守护着祖国的边疆,用自己的忠诚和奉献书写着人生的华章。我将永远铭记这次经历,将龙吉克战士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音乐学院

2023级硕士研究生 李玥葶


这次实践调研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前往海拔5100m的红其拉甫国门,在前往国门的路上,高原反应带来的呼吸急促和头晕目眩,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边防战士们每日所面临的极端挑战。但一想到我们的边防战士每天都要经历着这种极端环境的考验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们不仅是国家的守护者,更是我们心中的英雄。当看到国门的那一刻,感觉身体的任何不适都消失了,心中由衷地为祖国而自豪。在红其拉甫边防站,我们观看了《一封家书》。当看到战士们五年未能回家过年,他们对家人的思念与牵挂,以及对职责的坚守,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越个人情感的家国情怀。这种精神,让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加坚定了要向他们学习的决心。他们不仅是国家的守护者,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以他们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2023级硕士研究生 王浩宇


听完龙吉克·卡德尔的党课,我深感震撼。一个家族四代人的坚守,是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忠诚的最好诠释。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信仰的力量,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和使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以龙吉克·卡德尔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将把这种红色精神传承下去,激励身边的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共同努力。

——心理学院

2022级硕士研究生 阿迪力·阿卜杜喀迪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