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故事
首页 >> 师大故事 >> 正文

“西部红烛两代师表奖”获奖者 | 赵世超:经世致用 追求卓越

来源:党委宣传部时间:2024-12-25

颁奖词:半个世纪学术求索,不曾稍有停歇;十年治校风雨兼程,为学校发展尽心竭力。他以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孜孜不倦、革故鼎新,既自成一家之言,又追寻大学之道,为陕西师范大学的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论立德立功立言,三者皆堪称道;其谦谦君子风范,亦足增师大亮色。有师如此,何其幸哉!致敬赵世超老师!

“我到陕西师范大学将近40年,热爱她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更热爱师大人。我愿意为陕西师范大学贡献我的有生余年,让师大的明天更加美好!”站上第二届“西部红烛两代师表奖”颁奖台,赵世超声音洪亮,双眸清澈。一幅明媚的未来画卷,正在他眼前徐徐展开……

“咬定青山不放松”

1946年10月,赵世超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自幼酷爱读书作文,对历史尤感兴趣,用功颇多。1965年,赵世超以第一志愿被北京大学历史系录取。1970年大学毕业后,赵世超前往河北省定县参与定县八角廊大型汉墓的发掘和整理研究。

1976年,赵世超调入开封师范学院历史系,指派为闻一多的学生孙作云先生做助手。孙作云以《诗经》《楚辞》研究闻名全国,可惜未及两年便溘然长逝,赵世超转向郭人民先生请教疑难。郭人民是古文字学家孙海波先生的弟子,向求学若渴的赵世超系统讲解了史学经典中难啃的《左传》。

1985年,赵世超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在老师徐中舒教授和罗世烈教授的指导下,于1987年底完成23万字的博士论文《周代国野制度研究》。论文从国、野问题入手,厘清了中国古代早期文明逐步摆脱氏族制羁绊的成长轨迹,认为西周的国、野关系是在两种族团间结成的服役关系,国、野制度和指定服役制度是西周的两大基本制度。经春秋至战国,国、野对立渐渐消失,指定服役让位于履亩而税和按乘丘出兵赋,中国由此完成早期国家向领土国家的转变。

该著作在学术界影响广泛,于1991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被学界誉为“改革开放后大陆学界研究周代国家结构的奠基之作”。对于学术界的赞誉,赵世超表示:“自己虽投入了一定精力,但书中凝结的更有徐中舒、罗世烈等先生的心血,不少地方则是对郭人民先生学术观点的整理与归纳。如果这本小书能够为学术界接受,成绩绝不属于我个人。”

以《周代国野制度研究》所阐发的古史观为基础,赵世超早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周代制度及早期国家的统治模式等方面,后来逐步扩展至先秦两汉思想史、文化史等领域。近年来,他对先秦服制、古代等级制度的起源、引礼入法等问题进行重新思考与诠释,走出了一条从制度到思想的研究之路,引起了先秦史学界的广泛关注。

关于早期国家的统治模式,赵世超先后发表了《西周不存在井田制》《巡守制度试探》《指定服役制度略述》等论作。其中“指定服役制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徐中舒在《试论周代田制及其社会性质》中提出,赵世超的《指定服役制度略述》对该制度的内涵予以进一步阐释,提出指定服役制度是早期国家的基本制度。

赵世超遵循孙作云先生从《诗经》《楚辞》入手,较早地引入民俗学、文化研究的方法探究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起源与变迁的这一研究理路,在思想文化史领域不断探索,特别注重对科学、法治、公平、民主等重大问题的探究与反思。

在《藏冰新解》《浴日和御日》《铸鼎象物说》《巫术盛衰与西汉文化》等文中,赵世超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巫术信仰对先秦两汉时期的思想、文化、生活及制度等领域的影响。他在《天人合一述论》中认为,“邹衍的天人合一理论和它所自出的巫术原理一样,归根结底是错误的和虚妄的,……完全不是什么至今还需要倍加珍爱的‘国粹’”,从根本上修正、颠覆了对于“天人合一”这一命题的庸俗理解和长期误读。

围绕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最具影响力的儒法之争,赵世超撰写发表了5万多字的长文《中国古代引礼入法的得与失》,系统回顾了中国古代的法治起源与发展历程,分析儒家与法家为建构新型中央集权国家提供理论支持方面的作为与得失。

半生治学,他出版有《周代国野制度研究》《中西早期历史比较研究》《历史人物评传选》《春秋史谭》《浴日御日与铸鼎象物研究》及学术论文集《瓦缶集》等学术著作多部,在《历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史学》《史学月刊》《古代文明》《社会科学战线》等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他聚焦自己认定的学术方向,“咬定青山不放松”。他以古为镜,古为今用,传承灿烂历史文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始终坚持守正创新,自成一家之言。

“我与学校早已连为一体”

1988年,赵世超到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1991年起先后担任历史系副主任、主任。1994—2004年担任陕西师范大学校长。

“要想让一个大学办好,那就首先要把教师队伍建设,当作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赵世超任校长期间,提出了20字的教师队伍建设的方针——“大力引进、积极培养、确保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学校上下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人干事业、让人能干成事,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氛围。机关机构改革将重心由管理转向服务、改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全国高校最早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院校之一,1999年6月,陕西师范大学在西北地区率先成立后勤集团,创造了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唯一以学校命名的“陕西师大模式”。

为适应西部大开发、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从根本上改善办学条件。2000年,在校党委全力支持下,赵世超率领学校领导班子挥动大手笔,在长安区郭杜镇征地拓展办学空间,开工兴建长安校区。2002年陕西师范大学排除万难,成为第一个入驻长安大学城的高校。20多年筚路蓝缕、栉风沐雨,长安校区如今已成为学校主校区,承载着面向新时代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光荣与梦想。

从来到师大的那一刻起,赵世超便将个人荣辱与学校兴衰紧密相连。担任校长期间,他更是为学校的奋发与腾飞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就像他常常说的,“要像坚定不移的胡杨那样坚持、坚持、再坚持。”

“我的本职是教师”

“我的本职是教师。”多年来,赵世超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过中国古代史、先秦史、《左传》选读、中国古代经济史、先秦思想史、西周史等多门课程。他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博闻强识,出口成章,无论课堂讲授,还是讨论交流,都深受学生欢迎和好评,也得到同行的交口称赞。

赵世超倡导“教师不要做那些拾人牙慧、人云亦云、没有自己创见的低层次重复,要瞄准有学术价值的选题,啃硬骨头。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见他人之未见,敢为天下先,通过科研成果,成一家之言”。作为一位具有高水平研究能力,又深受学生喜爱的名师,赵世超在多种场合强调,教学与科研如鸟之双翼、船之双桨,要相互促进、协调,共同提高。

担任校长期间,赵世超仍站在教学一线,为本科生、研究生授课,在中国古代史研究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对于以培养未来教师为主要任务的师范大学,本科教学状况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师资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质量。”他认为名师走上讲台给本科生讲基础课,绝不仅仅是一种姿态,更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实举措。赵世超率先垂范,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在他的带动下,名师上讲台蔚然成风。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赵世超反对学术上的自闭与狭隘,从不吝惜将自己尚未发表的研究成果在课堂上提出来公开讨论,与同行、学生、各界朋友共同交流,并主动推荐相关参考文献,愿意与持不同观点者百家争鸣。这也是一位良师坚守三尺讲台、分享学习心得、探讨治学之道、共襄学术繁荣的情怀与境界。

精神矍铄,孜孜不倦,赵世超还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先后担任陕西省社科联主席、陕西省社科联名誉主席,提出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并重、相互弥补、相得益彰的工作思路,为陕西从社科大省向社科强省迈进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