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672期 六版:六版综合 本期共8版

查看往期

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和“大先生”——我校2023年教师线上研修体会摘登

作者:

2023-04-05 00:31:02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我校举办2023年寒假教师线上研修活动。各教学科研单位全体专任教师参加研修。现本报对教师的研修体会予以摘编刊登。


教育学部 吴婵:通过寒假研修安排的四个主题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员,我一次次被党的二十大代表中教师代表的事迹所触动。刘秀祥坚定“大山深处也可以做出教育的高地”的信念,次仁拉姆在“普惠发展”中勇担特殊教育的使命,他们在自己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激励着我继续在教育战线上奉献自我,履行好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的双重职责。我坚信,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和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一起,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目标,一定可以把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后东: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对思政课教师提出期许:“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作为思政课教师,经过此次培训,我进一步体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许的科学意蕴、本质特征和时代要求,将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教研,在生动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事理、道理、哲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经师”素养、“人师”境界,切实履行好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使命。


文学院 李雅琪:在寒假教师研修班,又一次被黄大年教授“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精神所感动。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更加笃定了坚守讲台、身正为范、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职业信仰,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师范大学教育的使命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新时代秉承教育报国理想的一代传薪者的培养。教师这个职业真的很普通,但教师这个职业又很特别,因为我们是在用知识和爱呵护并培养着祖国的下一代,影响着他们的未来。希望我和我的学生们,能够在“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的指引下,不负青春年华,站好三尺讲台,传递这份教育的使命、爱与信仰。


心理学院 宋诗情:此次寒假研修,我不仅学习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先进事迹,这些榜样和前辈们的精神和事迹让我对教师这个岗位产生了新的认识,也深刻体会到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性。“教书育人”,教书是基本职责,育人需付出更多心血。在为科技文化发展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竭尽全力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牢记以学生为本的根本原则。未来在工作岗位上,我也将不忘初心,朝“四有”好老师目标不断迈进。


生命科学学院 张建强:寒假教师研修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思想政治修养方面的“精神大餐”,更从当前的教学实际出发,讲解了教师直播教学与线下课堂中的思想教育路径,让我们学习到当前直播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挑战及应对办法,提升了教师在课堂语言、思想引导等方面的思政引领水平,学到了教学本领。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板块,课程安排了13名党的二十大代表发表自己对教育发展的看法,其中有大学教授、辅导员、中小学教师,还有特殊教育工作者。代表们从各个角度总结了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描绘了未来教育发展的蓝图,我作为高校教师,看到了正确的价值引领在教育事业各个阶段、各个领域的重要性,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


国际商学院 马婧:通过参加此次寒假研修,平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迎刃而解。教师典型引领模块的学习让我感触很深。他们不求名利,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一名学生的潜质得以充分展现,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他们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坚持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用光和热照亮孩子们的内心和前进道路。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楷模,引领我们前进的道路,告诉我们什么是信念,什么是精神的力量。通过了解他们的事迹,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身在其位,必谋其职的含义,将努力用爱心、耐心、细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


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路亚龙: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本次研修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开设,体现出科教融合推动教师成为教育变革主力军的重要实践和积极探索,更是扩大优质教学资源覆盖面的重要行动。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承担着人的思想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使命,担负着新一代的培养及各种社会所需人才的造就等艰巨任务。通过本次研修,我受益匪浅,更加明白且坚信,只有保持宁静淡泊的心境,抛却浮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研究水平和专业能力,同时心存热情、保持创新激情与活力,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供稿单位:人力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