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668期 六版:六版综合 本期共8版

查看往期

陕西师范大学前身发展史上的“西安师范学院建制”略考

作者:常亚慧

2022-12-22 00:26:08

西安师范学院和陕西师范学院的形成、发展与交融,奠定了陕西师范大学较好的学科基础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其中西北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并发展为西安师范学院的决定,使得西安师范学院接续历史、砥砺前行,在贯彻党的“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勠力改革,适应并满足了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急需,共同推动了陕西师范教育的变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提出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改革旧教育、建设新教育的教育要求,各高等院校积极贯彻党争取、团结、改造知识分子的政策,以陕甘宁边区新教育建设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的有用经验,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教育整顿和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这期间,为适应西北社会发展实际情况,集中人力物力以充实高等教育,1949年8月,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决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创办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并入西北大学,以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为基础成立西北大学师范学院,刘泽如教授担任首任院长。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学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进行具有师范教育特点的整顿、改革和发展工作。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教育方针也随之发生调整,由原来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转为实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1953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会议。这次会议讨论了高等师范教育的方针任务、发展原则、教学改革和加强党的领导等问题,指出高等师范教育是整个普通教育的重点,直接影响中等教育,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影响国家培养干部的计划和国家建设计划的完成。高等师范教育的方针是,在整顿、巩固现有高等师范教育的基础上,根据需要与可能,有计划、有准备地大力发展;中等学校师资由地方供给、中央调剂,逐步做到地方自给自足。这次会议要求,采取多种临时过渡的办法,解决师资大量缺乏的问题;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逐步改造旧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为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西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鉴于原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1952年将西北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的准备工作大致就绪, 于1954年6月决定将其分设,并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


西安师范学院独立建制的过程持续近两年时间,在此期间完成了规划校址、修建校舍等独立设置的准备工作。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如火如荼地展开。8月中旬,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决定,将师范学院独立设置,随即选定在西安市南郊吴家坟新建校址。8月下旬,成立由韦固安、贾则复、高汝淼、黄国璋、杨万亿等5人组成的建校委员会,韦固安任主任委员,高汝淼、杨万亿任副主任委员,在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建校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12月下旬,新校址初步具备办学条件并投入使用,部分干部、工人和教育行政系师生搬迁至此。1953年1月,语文系、数学系、史地系迁到吴家坟新校址;8月,政教系迁到新校址;1954年8月,理化系、生物专修科迁到新校址。至此,学院的迁校工作全部结束。


西安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时,学院设有教育、政教、语文、数学、理化、史地共6个系,并设有语文、数学、理化、史地、生物5个专修科。迁校时有教师 70 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13人;有学生866人。师范学院院长刘泽如教授兼教育系主任、康伯乐任政教系主任、高元白教授任语文系主任、夏亦农教授任数学系主任、吕秉义教授任理化系主任、史念海教授任史地系主任、王振中教授任生物科主任。1953年,学院设院长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和建校办公室,并成立了学习委员会,机构简单,人员较少。其中院长办公室下设文书、人事二组;教务处下设注册、课业、教导、出版四个组和图书馆、电化教育室;总务处下设会计、事务、伙食三个组和卫生室。1953年3月,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委派李绵同志为师范学院副院长。


1953年5月29日,政务院会议批准《关于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计划》,其中提到西安师范学院独立设置事项。8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高师行陈字第188号文通知西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西安师范学院独立设置,隶属西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领导。这也是国家正式承认学院独立设置的文件。该通知未下达到学院,但学院迁到新校址后,党、团关系均已改属西安市委,学院行政、教学工作、计划、财务、人事等均已直属西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管辖,而且学院可对外直接活动。因此这时的师范学院实际上已是一所独立的学院。1954年6月7 日,西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抄文通知学院改名为西安师范学院。8月21日,西安师范学院正式宣布改变建制。这时学院实有专职教师196人、兼职教师 9人、行政干部118人、工人78人和学生1270名。到此,学院的独立设置工作结束。


1954年8月21日,西安师范学院正式独立建制,按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面对不断扩大的新形势新任务,迈开了前进的步伐,其中最突出最紧迫的是校园建设工作。在学院党政的领导下,全院师生员工团结一心,发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继续扩大基本建设,使学院的办学逐步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1954年9月开始新建图书馆大楼和操场,扩建教学楼和教师单身宿舍楼,并于1956年建成了面积为8500平方米的图书馆,基本建成面积达40800平方米的新田径场。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学院隶属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并进行了领导班子的调整等工作。


1954年10月,西北大区被撤销后,陕西省文教厅受高教部委托管理西安师范学院,并派原西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副局长李瘦枝任西安师范学院副院长。1955年8月,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将理化系分设为物理系、化学系,史地系分设为历史系、地理系。同时,对其他行政机构也做了部分调整,增设了人事处、函授部。同时,决定了各系科等单位的负责人。各单位的负责人分别为:院长办公室秘书王玉亭、教务处负责人贾则复教授、总务处负责人韦固安讲师、人事处负责人王士哲、教育系主任刘泽如教授(兼)、中文系主任高元白教授、政教系主任巩重起教授、数学系主任夏亦农教授、化学系主任侯又可教授、物理系主任吕秉义教授、历史系主任史念海教授、地理系主任黄国璋教授、生物科主任王振中教授、图书馆馆长卢宗濩教授、体育教研组主任刘月林教授、电化教研室主任高汝淼副教授。西安师范学院基本完成了独立建制的艰巨任务。


从西北大学师范学院到西安师范学院的独立建制,前后大约有两年时间。期间,在党的路线的正确指引和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在教育教学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思想建设上,发扬陕甘宁边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借鉴边区政府新教育建设的基本经验,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学院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办学方向上,不断调整有限资源,突出师范教育特点;教学改革上,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并联系学院实际,逐步建立起新的教学体系和有计划地进行教材建设;科学研究上,积极贯彻“双百”方针,逐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这些方面的发展进步,促进学院形成了团结、奋进、严肃、活泼的良好校风,激发了教职员工敢于吃苦、勇挑重担的干事创业动力,激励学生克服困难、努力学习,无条件地服从组织分配,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使陕西师范大学建校70多年来铸就的“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初见端倪。


(作者系教育学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