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有祥教授的文化大散文《老凤翔》着实让我惊喜。
阅读《老凤翔》一至十五篇,我随着高有祥教授的笔锋,一步步走进了那座我从来没有去过的西府老城,走进了那座老城逝去的历史与留给现实的遗憾和反思,走进了老城里寻常家庭的日常生活,走进了那里古朴的街道、撩人的美食,以及装满故事的建筑、工厂和学校,于是也就走进了那座老城所寄寓的这位文化学者和作家的内心。
在大多数人眼里,散文是最好写的,因为似乎人人都可以写散文。事实上,散文才是最难写的文体。一则是因为,既然人人都可以写(从学生写作文开始),那真正要写好就更加不容易;再则是因为写散文需要作者具备更深的修养和写作功力。诗歌写作主要依仗才情和灵感,基本上属于青年时代的行为;小说写作有生活原型,有对故事虚构、人物塑造的权力可依仗;而散文写作面对的是日常状态、寻常人物和世俗生活,而且不可以虚构,如果没有点石成金的功力和妙笔生花的笔力,是写不好散文的。当然,好散文各有各的好法。作家铁凝说过“散文行里没规矩”,古人也说过“诗无达诂,文无定法”。高有祥教授的《老凤翔》之所以能打动我,打动“朋友圈”和网友,必定有他自己的法则。
《老凤翔》被称为文化大散文并非首创。在当代的散文作家中,最早用文化散文名义写作的当属余秋雨,而最早提出大散文概念的则是贾平凹。《老凤翔》的独异之处在于,作者不像余秋雨那样写一些走哪写哪的游记式文化散文,也不像贾平凹那样写商州山区的乡村体验,而是集中书写一座古城,书写对这座古城的追忆和反思。如果说余秋雨写文化散文主要靠知性,贾平凹写大散文主要仰仗灵性的话,那么高有祥的文化大散文写作靠的是真情和学养。他所执著追述的这座被叫做古雍州和今凤翔县城的古城,既是他生长于斯的故乡,又是大秦帝国的发祥地、中国文化根脉所在地。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感怀与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意义在书写中实现了深度交融。如此,一方面,作者的故土之情因文化的厚重而变得深沉悠远、韵味无穷;另一方面,这座古城所承载的古今文化遗存,那一街一巷、一砖一瓦、一人一事因了作者深切的情感而变得楚楚动人、揪人心肺。情感与文化的深度交融,使这组散文真切、朴实、意味深长。
高有祥教授本身就是一位学者。职业习惯决定了他的文学写作带有学究味、考据味、说理味,而且大有治学时的一丝不苟的劲头。虽然宋人说过“理过其辞淡乎寡味”,但我以为,真正的文学写作,是必须研究书写对象的,如果曹雪芹没有对明清时期三教九流日常生活的深入研究,哪里会有《红楼梦》?高有祥对老凤翔城的书写,绝不仅仅是凭借记忆,而是沿着记忆的蛛丝马迹,一点一滴地去研究、考证,甚至去做田野调查和人物访谈,直到查清真相、原委,方才罢休。这些来自历史学、考古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在他的散文写作中被活灵活现地发挥出来了。但他写的的确不是论文,而且一点都不“寡味”。原因何在?只要我们认真阅读他的文字,便会发现,他的每一项“研究”与每一次“考据”,所叙述的每一个故人、每一件旧事、每一处风物,都附着了其对故土的炽烈的情感,而且都被具象化、故事化了。可谓凡人凡事凡草凡木凡山凡水,皆系乎情、形乎像、含乎趣,岂能“寡味”?这种对文化研究与反思的理性,与汨汨潜流的情感相互驱动,相得益彰,构成了这组散文内在的魅力和感染力。
如果说,前面所说的高有祥教授散文语言的简约、精确和生动,与他作为主播的口语表达的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形成了一种对应关系的话,那么,高有祥教授作为一个西府男人固有的执拗和坚韧的文化性格,与他散文写作中执着于自己的故乡,执着于对一座古城的追忆和书写,执着于同一个书写对象,则形成了一种顺承关系。这种陕西人特有的“一根筋”精神,正好契合了文学写作的一条重要经验,而且是一条成功经验。有如沈从文写“湘西”、贾平凹写“商州”、海子写“麦地”、福克纳写美国 “南方小镇”,直到写穿写透,把一个普通人写成名作家,把一个普通事物写成著名的文学意象。沿着这条经验,我希望高有祥教授继续写他的“老凤翔”,直到写穿写透,把这座文化古城写得深入人心,写得灵魂出窍,写到可以“羽化”的程度。到那时,高有祥就是老凤翔,老凤翔就是高有祥,老凤翔因了高有祥而复活为驰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高有祥因了老凤翔成为一位大作家。
(作者系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我校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