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英国发明家贝尔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机械电视。20世纪中叶,电视在中国还没有普及。听广播,是老百姓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
我爱听广播,中央的、陕西的、西安的,都爱听。那变幻莫测的七彩电波,让我看见了四海翻腾云水怒,听到了五洲震荡风雷激,了解了中外文学经典,学会了许多流行歌曲……广播,让我感到世界真奇妙,人生多美好!
少年情怀总是梦。天天听、月月听、年年听,听着听着,我情不自禁地做起了广播梦。什么时候,我能当一名广播人,把真善美的声音撒向千山万水、千家万户,那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1958年高考,我考入大雁塔旁的陕西师院,编入中文系。想不到,天降大任于斯人,在师院,我圆了自己的广播梦。
当时,学院有两个媒体:《陕西师院报》和陕西师院广播台。广播台下设三个小组:编辑组、播音组、机务组。播音组长是魏国枢,机务组长是贺本明,我有幸被任命为编辑组长。
编辑组由六人组成:中文系王百龄、李耀祖、赵昌济、李天芳,数学系胡环英,幼儿教育系张继芬。我把六人编为三组,两人一组,每周轮流值班两次。
稿源是广播的生命线。通讯网像巨大的蜘蛛网,密布全院各系。每个系有通讯组,每个班有通讯员。通讯员一个月集训一次,半年评优一次。稿件如鹅毛大雪飘来,带来一片繁荣景象。
小小编辑,岗位平凡,却担负着神圣的使命,也考验着编辑的定力。
编辑要有奉献的热情。广播台没有专职干部,没有劳务补贴,全靠学生课余值班,义务劳动。课外活动,当同学们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在草坪上弹琴的时候,在林荫道漫步的时候,在体育场运动的时候,编辑却放弃休息时间,埋头在稿件之中。如果没有奉献精神,是不可能坚守到底的。
编辑要有明亮的慧眼。案头稿件堆积如山,等待编辑识别和筛选。编辑既要设身处地,站在听众的立场,又要高屋建瓴,超越听众的视角,预见稿件可能产生的效应,慧眼识珠,沙里淘金,选出有价值、有温度的好稿。可用的稿件,还要删繁就简,疏通文字。个别字迹潦草的稿件,为了便于播音员辨认,还得重抄。
编辑要有深厚的学养。广播台每天播出三次:早饭时转播中央新闻,午饭和晚饭时播送校内新闻,兼及文学、音乐和戏曲节目。有时编辑还需要写一些评论,代表广播台发声。这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没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学养,是胜任不了的。
时任院长原政庭和院党委宣传部部长邝萍多次来广播台视察,指导我们的工作。《陕西师院报》总编辑苟良经常来广播台,为院报挑选新闻和文学稿件。
记得有一年夏收期间,广播台组建了一支文艺宣传队,请中文系助教、作曲家雷达担任导演,排练节目,下乡巡回演出。我与雷达合作的歌曲《丰收谣》,唱遍了雁塔区各村。我主编的油印《三夏战报》,随宣传队发送给麦田劳动者。
1960年秋天,陕西师院和西安师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两院广播台强强联合,并为一体,队伍更雄壮了,力量更强大了。
实践出真知。在广播台的日子里,我学到了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写作能力和编审水平。我的处女作《春灌曲》,先在广播台文学节目播出,接着在院报刊登,后来在《西安日报》发表。我在诗歌之路上迈开了第一步。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毕业季,就业季,广播台的编友们各奔东西,在广阔天地各自成长。多年后,台长管淑纯任职于建设银行西安分行,播音组长魏国枢担任西安电影制片厂《电影画刊》主编,机务组长贺本明成为商洛学院中文系教授。编辑组的王百龄,笔名白翎,成为诗人和西安文理学院中文系教授;李耀祖任职于咸阳市某中学;赵昌济,笔名初红,成为诗人和西安市鄠邑一中语文特级教师;李天芳成为散文家,任职于《延河》编辑部,担任陕西文联副主席和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胡环英回到家乡湖南某中学任教;张继芬担任咸阳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不幸英年早逝。
广播台的优秀通讯员,也在毕业后大展宏图。刘成章、南云瑞、焦可强等成长为作家,范子保、苏育生等从事文艺评论、戏剧评论工作,党川贵投身教育事业,南生杰则成为学者……
恢复高考以来,我多次回到母校陕西师大,参加高考语文评卷工作,每次十天左右。评卷休息时,我旧地重游,旧梦重温,回忆青葱岁月,感受人事变迁,恍然若梦,百感交集。
不管怎样,我的广播梦总算圆了。感恩母校,恩重如山。在我渺小的生命中,有了当广播人的光荣历史,一生无悔!(本文系“80周年校庆征稿”优秀作品)
(作者系我校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