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好,这期校报是第700期,80周年校庆特刊!”在校庆的热烈氛围中,伴随着“报童”们轻盈而忙碌的步伐,一份份沉甸甸的特刊“飞”遍了整个校园。精美的封函、匠心独运的排版、36版的丰富内容,校报编辑部历时大半年,用辛勤汗水为师大献上了这份八秩贺礼。
墨香沉淀 岁序流金
走进学校档案馆,翻开泛黄的旧报纸,墨香将历史的记忆珍藏,带我们回溯校报的“前世今生”。
《陕西师大报》的前身为创刊于1955年10月的《西安师院》院刊和创刊于1956年6月的《陕西师范学院》院刊;1960年两刊合并,更名为《陕西师大》;1962年困难时期停刊。1981年4月21日,校刊《陕西师大》复刊,迎来了阔步向前的崭新春天;1986年更名《陕西师大报》;1998年12月由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批准为公开出版;1999年5月启用国内统一刊号CN61-0821/(G);2016年9月5日起实现全彩印刷。近年来,校报积极融入学校融媒体矩阵,开设师大新闻网和华文网两个电子报平台,并适时在纸质版面添加视听化阅读元素。
《陕西师大报》始终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忠实记录学校改革发展历史,铅字间留下的师大足迹,每一步都弥足珍贵——第200期记载我校建校50周年校庆盛况、第304期报道我校首家入住长安大学城、2007年招生专刊介绍我校招收首届国家免费师范生、第580期报道我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一张张校报串联起来,便连缀起陕西师范大学壮阔的改革步伐和历史画卷,刻画出一代代陕师大人生动的青春剪影,凝聚起师生校友砥砺奋进的磅礴精神力量。
历时大半年,联系全校40余家单位,进行3轮校内意见反馈,完成数次校对,36个版,近18万字……这一串串数字,见证着第700期校报的诞生。10月10日,拿到崭新的第700期校报,编辑周健爱不释手,反复翻阅着、端详着、抚摸着她。“新鲜的油墨味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活泼的芬芳。当80周年校庆遇上校报出版700期,是喜悦,是感恩,是精益求精,是心中永恒的光与热。”周健在朋友圈一字一句地记录下这个值得记录的光辉时刻。
从编辑到执行主编再到主编,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石萍自2006年工作至今,一直与校报陪伴同行。“办一份报就像种一颗树,前人播下希望的树种,经过几代校报人的悉心浇灌,她已然在师大的沃土上扎根、开花、结果。一代代师大人来了又去,却总有编者、作者、读者关心着校报的故事,守护着校报的成长。”她感慨道。如今,校报人用700期的枝繁叶茂,回应着所有的挂念和期盼。
油菜花田 代代芬芳
每周五上午,学生记者王希凌都要来校报编辑部值班。最近的任务,是整理校报上关于教育实习的报道。“从黑白到全彩、从纸间到指尖,我不仅看到校报的求新求变、与时俱进,更感受到校报对传统纸媒独有的人情和温度的默默坚守。”“00后”的她在翻阅往期校报的过程中,与这份将近“70岁”的报纸产生了浓厚的情感共鸣。
像王希凌一样,在校报700期的锦绣长卷上,因由这份珍贵的情感共鸣,一代代学生记者前赴后继地加入其中。他们有一个贴切的名字——“油菜花”(有才华);他们的文字,经由500余篇新闻消息、400余篇校园关注、近400篇文字通讯、近600篇副刊文章,汇聚成一条壮观的青春长河。
“采访,要探寻到人物真实的一面,挖掘生动的故事细节。”这是文学院2022级本科生胡英凡在第一次采访中,从记者团指导老师那里学到的宝贵经验。“后来每次采访前,我都会在心里不断反刍这句话。记者要做的,是让读者透过一行行平实的文字,读到人物的血肉,感知思考的深度。”渐渐地,胡英凡理解了报纸上每个铅字的重量和厚度。
“冯起院士,这次重返母校您感受怎么样?”校庆期间,学生记者变身校庆宣传的“轻骑兵”,分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捕捉校庆活动的精彩瞬间。两天下来,采访素材像片片雪花般涌来。“面对繁多的采访碎片,组稿时一定要逻辑清晰,突出特色,适当选材,把每一份素材都用在‘刀刃’上。”在校庆活动采写复盘会上,化学化工学院2022级本科生彭旭阳分享着自己的经验之谈。数易其稿、精雕细琢,从素材到成稿,组稿人往往最能体会其中的不易。
选题、采访、架构、组稿、排版、发报,一份报纸从无到有,一步都不能少。在校报编辑部,“哒哒哒”的敲键盘声和师生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学生记者们在快乐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传承。代代相传的,不止一期期报纸,更是牵动着一代代校报人的文化与情谊。
2015级学生记者胡鑫矢志文学,近年已出版个人散文集,他的写作便发端于《陕西师大报》。2016级学生记者刘文俊曾作为全国优秀公费师范生代表赴京参会,“是校报的经历让我‘能说会写’,培养了教学必须的表达能力。”他说。“每次回西安,就算时间紧,也会第一时间想到校报,想着回去看一看。”远在青岛从教的2017级学生记者毛阳回忆……
说起校报,“油菜花”的故事总也讲不完。其中有学长学姐温和而有力量的指导和鼓励;有与受访者深度交流时心中满溢的感动;有踏着金黄的落叶将报纸送到校园每一个角落的成就感;有拿到第一份刊登自己文字的校报时内心无比的雀跃……四季轮转间,学生记者书写着校报,校报也书写着他们的成长。
以文会友 纸短情长
“当月圆的时候/我听见桂花落下的声音/轻得像一首歌/美得如一幅画……如南下有荷塘/我的眼里落入无数个星夜。”今年中秋刚过,校报副刊组的读书沙龙便拉开帷幕。学生们围坐一堂,以“月圆”为主题,每人一句接力写下这首清新的小诗。日影西斜,畅叙幽情,五彩斑斓的灵感碰撞出激荡的火花,照亮内心的澄明。
这是《陕西师大报》以文会友的一个缩影。多年来,校报这方师大人的精神家园,网罗了一批批热爱文字的文友。
今年对于数学与统计学院2023级本科生王一凡来说很不平凡,“我是理科生,喜欢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心情与感悟,今年终于鼓足勇气向校报投递了第一份作品。”令他惊喜的是,他细腻敏锐的文字,很快赢得了校报记者团的橄榄枝。加入校报之后,他见到了更多优秀的作者和作品,和校报的老师同学一起嚼文嚼字、推敲文章。“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心绪变得安宁下来,慢慢学会了如何与自己更好地相处。”王一凡说。
今秋,在成都教育实习的公费师范生陈彦谋得知自己的散文《理想的生活》被刊登在80周年校庆特刊,“激动地晚上睡不着!既开心我的文字登在报纸上被众多师生校友看见,又担心文字功底不够,贻笑大方。”大学四年他坚持写作,在校报上发表数篇新闻、散文和诗歌作品,从“文章小白”成长为校报的“资深作者”,“投稿的文字很难尽善尽美,在每一次的细细打磨中,我才明白投稿的过程本身就是自省提升、超越自我。”
在师大工作生活近40年,历史文化学院王双怀教授一直是校报的忠实读者和供稿人。“校报700期,回眸学校80年光辉历程,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忆往昔,成果突出,令人振奋。展宏图,前程似锦,未来可期。”寥寥数语,道出他对学校和校报的美好祝愿。
在雁塔校区,很多退休教师都会每隔半月前往老年活动中心拿取一份新鲜出炉的校报。原公安处退休干部孟庆武从工作时就开始阅读校报,退休后仍然保持着这个习惯,“我虽然是个新闻‘门外汉’,但通过校报能了解到学校的近期动向和校园故事,从中真真正正感受到学校各方面工作的不断进步。”
在《陕西师大报》出版700期之际,光明日报陕西记者站、中国教育报陕西记者站、中国教师报、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高校校报研究会等主流媒体、兄弟高校、校报研究会发来贺信,共同激励《陕西师大报》再接再厉、全新启航。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文字的力量却历久弥新。面对新媒体不断崛起,校报面临被边缘化的窘境,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校报作为传统纸媒,既要明确定位,增强定力,守住内容供给的独特优势,也要适应时代变化,坚持走好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在推动教育融媒体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通过合力打造优质的融媒体产品,不断拓展传统媒体生存发展的新空间,打造出‘三全育人”的新阵地。”校报执行主编贾举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