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经过80年的建设发展,秉承“以人为本、务实求真、教研并重、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已形成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现有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两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设有国家体育总局和科技部认定的首批体育科普基地、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体育学软科排名16名,创历史最好水平。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专业软科排名持续保持在全国12、13名水平。
抢抓机遇,师资队伍实现历史性突破。体育学院现有教职工99人,专任教师8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4人;教授19人,副教授44人。现有全国教育系统模范教师1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宝钢优秀教师2人,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1人,奥运会亚军、亚运会冠军1人,国际级裁判7人,国家级裁判8人,国家级优秀教练员4人,省级教学名师、师德标兵、师德楷模7人,部委专家库专家6人。
砥砺奋发,党建引领优化学科战略布局。学院党委获批第四批陕西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教师运动人体科学党支部获批第四批陕西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并双双申报全国党建标杆;1个本科生团支部获省级样板团支部;教师运动人体科学党支部获省级双带头人党支部。
跨越转型,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2024年,申请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类三级认证,创建校园体育指导团,强化了强师体育课程内容改革;获批教育部健康校园,出版全国第一本数字化《运动解剖教材》。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3门。全国、省级教学比赛及教学荣誉称号4人次。获批各类省级教改项目5项,国家级大创项目8项、省级10项。近三年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人,“挑战杯”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金奖2项,“互联网+”省级银奖1项、铜奖3项。
砥砺前行,科学研究工作续写新篇章。近三年共获批国家社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项目等17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32篇;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5项;出版规划教材2部;2023年获陕西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级及以上教学比赛获奖3项,厅局级2项。
持之以恒,训练竞赛成绩再创佳绩。近年来,学院整体规划运动队建设,重点规划六个运动项目代表队建设,形成有限资源聚焦支持局面。2人获国际比赛冠军,6人次获全国赛事前三名,1人次破全国纪录,21人次获全省比赛前三名,位列陕西省少数民族运动会金牌榜第一。
追求卓越,各类社会服务彰显担当。长期作为主体参与教育部、陕西省教育厅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园复核检查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足球科学普及活动。2024年,作为教育部师范协同提质计划组团牵头单位之一,与陕西志丹地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重点支持志丹地区校园足球教师培训,设立体育硕士“教研培”实践教育基地。同时开展校园足球教师培训,助推校园足球教师业务能力与专业水平提升。同时,作为主体参与编制了国家、陕西省体育发展规划,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委托服务项目及基础体育教育各类规划、方案的制订,多项咨询建议被省部级主管部门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