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5版)
聚焦关键领域 不断夯实本科教育内涵
优秀教学成果产出方面。自1989年首届国省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以来,共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本科教育)成果奖18项,陕西省高等教育(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157项。其中,李贵安教授负责的《探索理论,更新理念,厘革路径,贯穿PACE要素的三元课堂模式创新与实践》成果在2018年实现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的突破。近两届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师范院校第4,全国高校第14。
教学项目建设方面。学校从上世纪90年代起逐步开展了各级各类本科教学改革项目建设。2002年至今,获批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98项,获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2项、省级14项。2005年至今,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23个,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4项、省级21项。2017年至今,获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5项、新工科项目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50项。
精品课程建设方面。2003—2012年,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47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省级3门。2012年之后,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8门,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2门、陕西省教师教育类在线开放课程13门。2019年,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目前我校两批共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0门、省级84门。积极参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在各类慕课平台累计上线优质课程62门。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本科教育首届获评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和团队2项,省级示范课/教学团队11项,融合现代媒体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获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优秀教材建设方面。2000年以来,共有38部(套)本科教材获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7部本科教材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2部本科教材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3部教材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7部教材入选陕西省“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文学院尤西林教授获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称号,非第一主编2部本科生教材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至今,共有43位教师主编或参编26部国家马工程重点教材,其中5人担任首席专家(主编)。2015—2023年学校教师共编写出版本科教材300余部。
卓越教师实验班海外游学项目
人才培养国际化方面。立项建设38门双语课程和44门全英文课程;设置一定比例的全英语课程或双语课程;2009年起连续15届举办国际暑期学校,先后邀请163位外籍专家开设163门优质国际课程,近万名学生参与学习;开展本科生国际游学,每年度设立100余万元“卓越教师游学奖学金”,专项资助优秀师范生赴国(境)外名校游学见习;开展国外教育实习工作,每年度选派优秀本科生赴国(境)外知名学校开展教育实习。
聚焦育人能力 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1984年全国首创开展了“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至今坚持40余载。自评选以来,我校每年度有30余人次教师获评。2015年创设“校级教学名师”评选活动,至今开展五届共49名教师获评。2023年出台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管理办法,引导教授走上本科教学一线。聚焦教学共同体建设,覆盖必修课程和专任教师,2024年首批组建课程教学团队300个。至今,学校共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2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29个。18人入选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9人入选2020—2024年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基于“教学创新,重塑课堂”理念,学校从2009年起逐步构建起以“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教师实验教学创新技能大赛—思政课教师教学展示活动”为框架的“3竞赛+1活动”教师教学竞赛体系。2017年首创的“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经陕西省、教育部逐级推广升格为国家级赛事“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高校教师教学竞赛。至今学校教师在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陕西本科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5项,位居陕西高校第1;获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3项;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
学校承办陕西高校“课堂教学观摩周”活动
突出协同创新 系统构建实践育人体系
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学校确立了“打好基础,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能力”的教学方针。1980年增加毕业论文和学生科研能力训练,逐步建立固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增加教育实习时间。经过多年探索,逐步构建起了“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融合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师范教育以“东南学艺、西部扎根”为教学思路,创建“高校+政府+中学(幼儿园)”的“三位一体”机制,构建“见习、实习、研习”三习一体递进贯通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全国各地建有300余个优质教育实习基地,建有3个国(境)外教育实习基地、7个国(境)外游学基地。非师范教育构建起了“集中实习为主、自主实习为辅”的实践教学模式,共建融“政、产、学、研”为一体的优质实习实践基地180余个,建有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基地、5个省级校外实践基地。2021年起,学校与华东师范大学、延安大学联合推出“从石库门到宝塔山”东西部红烛研学课程,受到三校学生广泛欢迎。
突出以文化人 组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便开设文化课程、专家讲座、举办文化活动等。1958年成立了以传承弘扬书法文化的“砚友书画社”。以传承弘扬中华吟诵文化为使命的“秦风诗社”入选共青团中央“百强国学社团”。从1986年起,开设美育课、书法课、绘画课等,同时开展普通话比赛、演讲比赛、经典诵读大赛等教育实践活动。
新时代以来,以语言文字教育为主要载体,构建起“课程教学+课外实践+文化熏陶+教学展演”四位一体的传统文化育人模式。2019年成立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同年学校获批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陕西皮影),2020年获批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依托两个国家级基地,开发开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汉字与书法研习工作坊”“汉字文化之旅”等特色文化考察课程和“皮影与大秦之腔”“皮影历史文化概论”“皮影与表演实践”等特色文化体验课程。坚持举办“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以及“手写银杏叶书签”等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的特色活动,成为学校“文化名片”。2015级本科生“汉服女孩”陈思婷精彩亮相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深厚的诗词积淀和良好人文素养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哲学书院自编自演的大型原创历史话剧《大儒张载》在海内外公演,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学校80年校庆献礼节目。“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提升文化育人工程”项目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首批10个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以及教育部思政精品育人项目。
坚持“五育并举” 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德”树人,着力培养新时代好青年。学校坚持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主题教育为重点,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党团日)、主题宣讲、主题实践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党委书记与青年学子共话成长”半月谈、党员“红烛班”专题培训、“青马工程”骨干培养等举措,引导学生弘扬传承“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以“智”启人,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2002年高校创业教育正式启动以来,学校积极探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历经20余年教育实践,构建起“课程建设+大创项目+学科竞赛”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学校获批第二批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有2个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开发开设“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群。2012年以来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16项,14个项目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展示交流;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最高奖项“Matlab创新奖”(唯一奖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级铜奖14项、省级金奖21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获国家级奖励1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近3年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高水平论文540余篇。
以“体”育人,着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学校树立“健康第一”的育人理念,形成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日常锻炼+体育竞赛”相结合、全方位贯通式的体育育人和考评模式。学校每年举办阳光体育运动会、体育文化节、迎新杯及欢送杯系列球赛、“荧光夜跑”等课外体育活动100余场,累计吸引4万余人次参与。同时,学校成立了体育育人工作坊,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养成坚韧不拔、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
学校体育运动会
以“美”化人,着力提升审美人文素养。学校切实把美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理论+鉴赏+实践”的美育课程体系,开设音乐、美术、影视、戏曲鉴赏等艺术限定选修课和皮影、漆画、书法研习、乐器演奏等赏析或实践类艺术课程。打造美育育人工作坊6个,建设美育育人社团16个;打造大学生艺术节、传统文化节、民族文化节、戏剧节等系列活动。同时,利用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举办主题书画展、摄影展、网络作品设计大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塑造心灵,提升审美人文素养。
以“劳”塑人,着力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学校构建了“劳动课程+劳动实践+劳动创造”融合育人体系,打造了“大学生劳动教育”等精品慕课,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劳动、尊重劳动、参与劳动。建设“民族团结石榴园”“向阳花房”“安全教育VR超感体验室”等“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安全教育基地”30余个;形成“劳动教育周”“义务家教知识援助行动”“文明宿舍创建”等劳动育人品牌20余个;每年开展义务植树、文艺下乡、社会调研等劳动实践活动100余场,2万余人次参与。
民族团结石榴园
坚持精准施策 为本科生“入口出口”保驾护航
挖掘深厚文化底蕴,打造招生宣传品牌。2007年,国家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同年学校启动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希望唤起大学生对书写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至今18载,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被网友誉为“最好的开学第一课”、“史上最值得珍藏的录取通知书”。2022年起,连同录取通知书一起寄给新生的还有在校师生共同书写的富有诗意、独一无二的银杏叶题字书签。
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和手题银杏叶书签
学校坚持师范为本,多措并举培育扎根中西部基础教育一线的优秀教师。2007年以来累计招收国家公费师范生38700余人,占国家公费师范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在西部招收国家公费师范生27200余人,占学校国家公费师范生招生总数的70%,居部属师范大学之首。2024年学校招收2104名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2021年以来学校面向国家中西部22个省份共招收国家优师专项师范生2100人,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培养优质师资,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学校面向农村招收国家专项计划、红烛计划(高校专项)学生,2012年至今累计录取国家专项计划学生近3300余人,2014年至今累计录取红烛计划(高校专项)学生近1200人,在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区域发展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一二三四”多措并举,全力以赴做好就业工作。一是下好就业工作“一盘棋”:强化顶层设计,开展“党建引领促就业”专项行动和“就业困难学生一对一帮扶活动”;强化评价反馈,成立招生就业处,完善“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联动机制。二是上好就业育人“两堂课”:启动职业生涯教育2.0建设工程,高质量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求职指导与职场适应”公共必修课程;切实发挥第二课堂文化活动育人功能,围绕精准指导、实践体验、赛事活动和形象管理4个模块,重点打造“生涯嘉年华”“就业文化节”2个就业育人活动品牌。开展“职场有道”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和“有话职说”职场榜样与青年学子对谈活动,引导毕业生“毕业了到西部去”;三是搭好就业市场“三平台”:搭建校地校企对接平台,学校领导带头“访”,培养单位全面“拓”,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供需对接,实施好“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计划;搭建校园招聘平台,实现大型招聘不断线、行业招聘不掉线、日常招聘常在线、创新开展“云招聘”;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持续发挥陕西省师范类高校就业联盟作用,组团开展就业市场开拓,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相关工作经验由陕西省教育厅向孙春兰副总理作了专题汇报。四是做好困难援助“四到位”:学校实施困难毕业生帮扶行动计划,坚持“经济资助到位、技能提升到位、心理疏导到位、岗位推荐到位”,年均帮助7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申领求职创业补贴和经济困难补贴60余万元;开展“宏志助航计划”就业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累计完成省内20余所高校2400余名困难学生培训任务;精心打造“专属网络面试间”,开展求职技能培训等暖心服务。
2014—2023届我校共毕业本科学生43790人,离校前落实毕业去向的有39562人,平均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0.34%。已落实单位的毕业生中主要就业的行业是教育行业,占落实单位毕业生人数的比例为77.19%;已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在西部、东部、中部、东北部地区就业的占比分别为65.13%、17.90%、14.35%、2.62%;毕业生中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城区、地级市城区、县级及以下地区就业的占比分别为44.20%、35.39%、20.410%。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强基固本,守正创新,提高质量,教育强国,科教兴国,我们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