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秩回眸
一流人才从一流学科走出,一流成果由一流学科产出,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石。学科建设是统领高校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资源配置等各项工作的龙头工程。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发展水平的高低。
学校召开学科建设工作会
我校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长期以来,学校一直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并不断加大对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多年来,我校紧抓国家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机遇,从上世纪60年代起,开始招收研究生,是我国开展研究生教育较早的学校之一。1978年,学校划归教育部直属,同年恢复研究生招生,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实现了学校发展史上的腾飞。2005年,学校成功跻身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学校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2017年,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近年来,学校紧扣“以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为主线,以人才和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成果成效导向的教育评价改革为关键”的发展思路,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规划战略路径。学校确立了“四维驱动”学科布局,成立党委学科建设与发展委员会,实施“7+4”学科建设计划,分层分类建设一级学科。
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
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中国语言文学)、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历史性突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七连升,2024年跃升至第62位,位居陕西省第4位、全国师范类院校第6位。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文科实力评级中首次进入中国文科实力A+大学序列,名列全国第19位。26个学科上榜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中国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化学、地理学等7个优势学科均位列前15%。1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综合实力进入中西部同类高校第一方阵。
回眸八秩,一代代师大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谱写了陕师学科建设的华丽篇章,为学校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作出了应有贡献。
锚定学科建设主线
“四维”驱动一流学科拔尖造峰
学科是大学实现自身核心功能、体现办学特色、反映综合实力的主要载体,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为我国学科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全面发力推动“双一流”建设
2015年,国务院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启动“双一流”建设工程,我校被列入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各项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十四五”以来,学校聚焦办学使命和责任,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师范大学”的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牢固确立了以教师教育和学科建设为主线、以人才和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成果成效导向的教育评价改革为关键的“两条主线、一个根本、一个关键”的发展思路。教师教育是立校之本,是学科建设的特色和优势,教师教育主线牵引学校作为师范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基础教育的所有要素;学科建设是强校之脉,是高水平教师教育的保障,学科建设主线牵动涉及支撑学校办学方向、彰显学校办学实力、标识学校发展高度的方方面面;人才和队伍建设是学校的兴校之根,是学校加速发展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底气,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教育评价改革是荣校之基,是增强办学活力,推进学科高质量建设的关键。
在“两条主线、一个根本、一个关键”发展思路的指引下,全校上下严格落实党委决策部署,进一步聚焦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任务,以争创一流为目标,不断创新学科发展机制。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成立党委学科建设与发展委员会,做好顶层设计、政策制定与监督保障。探索创新学科建设体制机制,深入推进以学部为纽带的学科共同体建设;设置学科建设关键岗位,压实学科带头人、负责人职责;制定学科建设激励办法,调动学科建设积极性。
以一流达峰为目标。深化“学科+学术”特区改革,精准产出标志性成果;构建“四维驱动”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学科规模结构,持续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夯实基础学科根基,优化调整学科布局。
以资源统筹为抓手。深化绩效导向的资源配置,进一步强化“人财物”统筹规划,以学科为载体,聚焦优势方向,注重人才团队建设,加速人才向学科高峰集结。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千方百计用活资源、用好资源、用足资源,形成了个人、团队、学科、学院一体的经费资助体系。
以专项行动为突破。依据学科建设发展目标和已有的优势与积累,实施“7+4”学科建设计划,深化“一科一策”改革,进一步细化建设任务,强化目标管理,全力推动优势学科登顶达峰。
构建“四维驱动”学科布局,分层分类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按照总体发展思路,学校围绕学科建设主线,构筑了“四维驱动”的学科布局,即以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为牵引的文史学科之维,以化学为牵引的理工科学科之维,以教育学、心理学为牵引的教师教育学科之维,以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家安全学为牵引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之维,分层分类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四维驱动”学科布局,既注重优势引领、重点突破、打造高峰学科,也强调整体提升、协同发展、全员追求一流。四维之间既各有清晰任务又互为支撑和依托,每一个维度内部相关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为牵引学科的快速、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四维驱动”学科布局,为我校学科建设工作厘清了发展思路。
文史学科是我校长期以来的传统优势学科。以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为牵引,推动文史科学研究守正创新,符合学校的历史发展传统,也契合国家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为全面提升文史学科建设水平,学校探索“学科+学术”特区建设,成立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集中优势资源、创新制度体制,确保了中国语言文学“双一流”学科顺利从首轮“自建”变为“国建”,也为中国史等优势学科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以化学为牵引的理工科学科之维,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破解“卡脖子”问题的学科。在对接国家需求中,学科发展势头强劲,不断产出高层次成果。随着新概念传感器与分子材料研究院的设立,以房喻院士为引领的国家级人才梯队逐步形成,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为化学学科发展注入新活力。与化学密切相关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共同发力,为学校有效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的能力贡献智慧力量。
教师教育是学校的主责主业,教师教育相关学科建设的质量和驱动能力对学校整体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为加速推进教师教育学科发展,学校积极整合资源,成立教育学部,并与省教育厅紧密合作,成立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和教师发展学院,提升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以教育学、心理学为牵引的教师教育学科之维虹吸效应逐步呈现,教育学顺利入选陕西省“双一流”学科,为冲击国家“双一流”学科奠定了坚实基础。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学校在布局中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重点马院建设为牵引,带动哲学、国家安全学等学科建设,从而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带动下,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布局。为进一步支撑建设,学校先后成立哲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部,不断汇聚高水平人才和团队。多位国家级人才的集聚、全国重点马院的顺利增列,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水平发展,推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7+4”学科建设计划,学科建设成效初步凸显
聚焦“四维驱动”学科布局,为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促进高峰学科快速崛起,学校组织实施“7+4”学科建设计划,深化“一科一策”改革,瞄准重点学科方向,打造学科团队,推动学科建设提档升级。
“7+4”学科建设计划,即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化学、地理学等7个优势学科稳步提升目标,成立了6个优势学科建设工作专班;围绕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外国语言文学等4个学科加速发展目标,组成腰部学科建设工作专班,每个专班由一位校领导牵头挂帅、学院院长领衔,具体负责研究、协调、解决学科稳步提升、加速发展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和困难。在“7+4”学科建设计划的探索基础上,学校持续实施重点学科“一科一策”改革,围绕一流学科建设与发展,对重点学科予以重点支持。
学科综合实力再创历史新高。2024软科中国大学综合排名大幅提升至第62位,实现了软科大学排名七连升;软科大学文科排名首次进入A+,位列全国第19位;26个学科上榜软科最好学科,13个学科进入ESI前1%。
重点学科发展势头良好。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从首轮“自主建设”变为“国家认定”,教育学进入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3个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实现历史性突破,头部学科登顶、腰部学科达峰的趋势持续显现。
核心指标不断实现突破。院士培养实现零的突破,国家级人才引育数量屡创新高;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奖实现近20年无一等奖的突破,教育部科技奖实现一等奖零的突破;在《科学》(Science)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取得三大刊的突破。
总体而言,“十四五”以来,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向上向好。教师教育主责主业得到充分彰显,服务教育强国能力有效提升;管党治校的现代化理路初步形成,高质量发展形成广泛共识;一流学科的引领示范作用持续增强,以教育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史为代表的一批优势学科正在奋力崛起。为下一阶段实现第三轮“双一流”建设、第六轮学科评估愿景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