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698期 三版:专题报道 本期共4版

查看往期

做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内部审计

作者:罗卫涛

2024-09-15 20:38:29

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是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措施,对促进学校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持续巩固好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全力落实好学校党委行政对审计工作的安排部署,要求我们在思想认识上体现高度、在履职担当中体现深度、在工作方法上体现温度,全面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水平。


提高政治站位,在思想认识上体现高度

立足“管党治党”的视域看待内部审计。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给原本聚焦经济监督的审计工作赋予政治使命。立足经济监督定位,防范和化解经济领域风险、保障事业健康发展,既是学校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所在,也是学校“管党治党”的重要抓手。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立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的大局,切实增强对内部审计工作政治属性的思想认同,将其看作深入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重要方式。


立足“依法治校”的角度认识内部审计。依法审计是依法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是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方面。与此同时,通过审计促进内部管理制度的废、改、立,发挥内部审计在织密制度网络方面的显性功能、在强化制度落实方面的监督作用、在评估制度效能方面的独特优势,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也是推动学校依法治校走深走实、提升依法治校的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方面。


立足“推动发展”的全局理解内部审计。审计是手段,发展是目的。发展与问题总是相伴而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推动发展的过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事业的整体发展是以各组成单位的局部发展为前提的。各单位职能定位不同,推动发展的切入点、着力点、侧重点不同,客观上决定了单位之间的工作缺乏横向比较,有些时候存在问题而不自知。内部审计就是通过依法审计,发挥“第三只眼”看发展的作用,帮助被审计单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健全体制机制、推动规范运行、消除潜在风险,以一域之治维护全局之安。


聚焦效能发挥,在履职担当中体现深度

突出重点部位,落实财务监督全覆盖要求。开展财务监督是审计立足经济监督定位的基本内容。财务监督要重点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找准问题、准确定性。要根据审计证据对发现问题精准表述,明确制度依据和问题定性,做好问题分类和程度界定,确保发现问题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二是明确责任、提出建议。要聚焦发现问题,建立责任清单,对问题整改提出可行性意见建议,提请被审计单位参考。对于复杂问题、重要问题的责任划分应充分沟通,防止后续整改过程中推诿扯皮。三是紧盯过程、压实整改。要将确定后的审计报告和问题清单及时反馈被审计单位,在明确整改时限的基础上实施全过程跟踪,对整改成效进行综合研判,确保所有问题整改到位、见底清零、取得实效。


抓住重点环节,做好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开展工程项目监督是审计立足经济监督定位的应有之义。工程项目重点关注三个阶段:一是施工准备阶段,在送审施工图纸的基础上,采用“背对背”“编审一体”的做法,对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实施“双编双审”,为项目招标及后续推进奠定基础。二是项目实施阶段,重点紧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更情况,对变更的必要性、规范性进行审计,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要材料、价格、支付方式进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可靠、进展顺利。三是竣工结(决)算阶段,由工程项目建设主管部门、审计部门各自委托造价咨询人实施竣工核算,通过结果“合卷”,提高审计绩效;对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进行评审,对新增资产进行价值核定,为转固提供依据。


围绕重点模块,推动内控建设全口径评估。开展内控监督是审计立足经济监督定位的内在要求。内部控制建设是制度层面、机制角度化解审计发现问题的治本之策。审计发现问题往前一步,内部控制建设就要跟进一步。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在于聚焦15个模块的综合评估,解决好“有没有”“行不行”“好不好”的问题。“有没有”紧扣制度建设,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有没有内控机制,有没有内控建设的相关制度,制度建设有没有漏洞。“行不行”紧扣作用发挥,重点关注内控的工作体制是不是健全,机制是不是顺畅,制度是不是真正发挥应有作用。“好不好”紧扣实效评价,重点关注内控的体制机制是不是真正体现了源头治理、综合整治,切实保证了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构建长效机制,在工作方法上体现温度

强化“自查自纠”的自觉。内部审计之所以有“内部”二字,原因是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共同处于同一法人单位,两者是“兄弟单位”,关系是“君子之交”,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从全局视域和工作本质看,审计部门聚焦重点领域发现被审计单位的问题,是利用“跳出单位看单位”的制策略优势,在校内开展的自查自纠。因此,作为内部审计,无论是审计部门还是被审计单位,都要增强大局意识、全局观念、系统思维,减少应付心理、过关心态,杜绝情感芥蒂、认识偏见,以对自己负责、对学校负责的态度,增强支持内部审计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强化“同题共答”的担当。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同样重要。审计部门在落实党中央要求方面要做到“如臂使指”,在开展重点领域审计过程中要做到“如影随形”,在审计结果运用上要做到“如雷贯耳”。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不仅要发现问题,还要帮助被审计单位解决问题。虽然围绕问题提出建议是审计工作自身的要求,但审计部门履行的是经济监督专责职能,并不能对校内单位的业务知识做到完全精通,这就要求审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要通力合作,立足工作实际充分沟通、系统研究、综合研判,共同推动问题妥善彻底解决。


强化“协同联动”的合力。内部审计具有“情况熟、离得近、看得清、面情软”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内部审计要处理好讲法理、讲道理,讲情理的关系。讲法理,就是要坚决维护法律法规的“刚性要求”,不以信任代替监督,不以变通破坏原则,不以口头交流代替书面反馈。讲道理,就是要以推动发展为目标,在政治要求上共同看齐,在要素融合上共同配合,在效能提升上共同治理,找到问题整改“最大公约数”。讲情理,就是要打造内部审计命运共同体,既“见事又见人”,又“对事不对人”,既指出问题、又团结同志,取得求大同、存小异,治已病、防未病的效果。

(作者单位:审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