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陆航 实习记者 杨非非)6月1日,“庆祝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40周年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研究”学术论坛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罗永辉,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彭庆红参加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家学者及学术期刊代表150余人与会。
北京化工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贵芹认为,要把坚定“四个自信”研究和教育作为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的重大任务,认真开展坚定“四个自信”的深入研究,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论支撑和根本依据,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不负重托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常务副主编刘书林认为,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结合”的方向,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藏,推进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推动。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教育部社科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委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卢黎歌提出,在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要加强特色育人文化建构。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武汉大学)副主任、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项久雨提出,理解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叙事,需要辩证地把握“城市空间”与“乡村空间”、“教学空间”与“生活空间”、“实体空间”与“网络空间”、“环境空间”与“人造空间”等不同空间样态及其所蕴含的空间特性,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多样化趋势、审美化趋势、体验化趋势、碎片化趋势。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佘双好认为,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要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础,聚焦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变革。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原所长孙其昂表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及其研究是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新发展的新质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党委书记、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冯培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把握有效性引领的三个向度:把握导向为魂之“常”,引领需求变化之“新”,强化教育的敏感度和契合度;把握贯通为要之“常”,营造生态场景之“新”,深化工作的关联度和共享度;把握内容为王之“常”,构建传播供给之“新”,优化传导的精准度和鲜活度。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高国希表示,文化主体性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显著特征。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吴满意认为,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纾解,需要坚持树立“数字育人”新理念,树立协同共进新生态理念,重塑思想政治教育全链路场景系统。
与会学者还围绕“数字技术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与历史成就”“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等议题开展了分论坛研讨。
会议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
会议现场 杨非非/摄
报道链接: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6/t20240601_57562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