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师大
首页 >> 媒体师大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共绘教育“同心圆” 搭起文化“连心桥”——陕西师范大学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十年回眸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时间:2023-11-10

中国社会科学网西安讯(记者 陆航 通讯员 贾健芳)路与路相通,心与心相连。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方案求解全球发展难题,推动世界各国携手同行康庄大道。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开辟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语言互联互通、人才培养培训合作、人文交流研究等方面精心谋划、精准发力。一条满载着语言、文化、技术的智力丝绸之路,跨越时空界限、语言阻隔,成为连接世界各国的多彩纽带。

“一带一路”这十年,是国家开放怀抱、共谋发展的十年,也是陕西师范大学笃实奋进、屡创佳绩的十年。十年来,陕西师大党委深入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战略部署,找准国家战略与办学治校的切入点和着重点,立足师范特色、彰显地缘之利、发挥学科优势、优化人才培养、激活科研潜力,全面推进与“一带一路”国家教育文化交流合作,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绽放“一带一路”教育人文交流“亮色”

“一带一路”,教育何为?陕西师大何为?“作为地处西部的唯一一所部属师范大学,陕西师大以其独特的历史地理优势,依托鲜明的教师教育特色和深厚的人文社科基础,坚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于2014年开始着力实施‘1311丝绸之路教育人文交流工程’,积极推进人文交流,深化教育开放,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陕师智慧。”陕西师大校长游旭群给出答案。

“1311工程”,即计划出版一套全部由学校教师完成的丝绸之路智库集成;首倡成立“丝绸之路教师教育联盟”、“丝绸之路人文社会科学联盟”和“丝绸之路图书档案出版联盟”三个联盟;实施“一带一路”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与沿线单位共同筹办“‘一带一路’高校体育艺术节暨体育艺术教育高端国际论坛”。

一套集成,硕果盈枝。从2016年“丝绸之路智库集成”编纂工程正式开启,陕西师大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齐心协力,历经7年,出版了《丝绸之路通鉴》第一辑20部、《全球空间与“一带一路”研究(五卷本)》,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认可。其中,《全球空间与“一带一路”研究(五卷本)》还出版了阿拉伯文版,该丛书主编、陕西师大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曹小曙教授谈到,“这是国内首套以全球空间为尺度诠释‘一带一路’海港和陆港体系、旅游合作、区域生态及文化蕴涵的书籍,从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融合的视角,展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外在张力,再次印证了‘一带一路’讲述的是一个‘没有中心的全球空间的故事’。”

三个联盟,共谋发展。2017年11月,在陕西师大的首倡下,20余位来自丝路沿线国内外高校的嘉宾学者齐聚师大,并肩牵手,共同按下启动按钮,见证“丝绸之路教师教育联盟”“丝绸之路人文社会科学联盟”“丝绸之路图书档案出版联盟”正式成立,并讨论通过了《丝绸之路教育人文交流与合作西安共识》。

“三个联盟旨在通过加盟单位之间的合作办学、学生交换、学分互认、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科研合作、研究平台共建、学者交流、图书资源共享、数据库建设、出版资源合作开发等方式,搭建丝绸之路教育人文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推进共建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合作与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的杰出人才,共同提高共建各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为各国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提供历史资鉴和智力支持。”陕西师大副校长董治宝介绍。2017年以来,学校已分别与兰州大学、新疆大学、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塔吉克斯坦国立师范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师范大学、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等3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了共建相关联盟的合作框架协议。

一项计划,培育人才。窗外秋色渐浓,在陕西师大长安校区图书馆,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博士生祖全盛正在修改完善博士论文《悬泉汉简的字体研究》。回顾博士求学生涯,祖全盛谈到,“学校不仅为‘一带一路’专项博士生安排了‘大师云集’的专业课,还开设了‘丝绸之路教育研究的视野和方法’等具有学术指导性的课程。我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还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一带一路’中蕴含的丰厚文化与博大智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今后从事专业研究、服务‘一带一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基于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培养输送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陕西师大开始着力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与共建国家战略对接重大问题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截至目前,学校已依托该专项连续7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04人,涵盖世界史、外国语言文学、课程与教学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等38个专业。

艺体共融,丝路同心。2019年10月24日,一场特别的足球赛在陕西师大长安校区田径场拉开序幕。在为期一周的赛事中,来自陕西师范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大学的学生足球队同场竞技、以球会友。赛事之余,来自不同国家的队员们一起参观游览、座谈交流,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撒马尔罕国立大学国际处处长奥塔贝克·乌马洛夫动情地说,“‘一带一路’倡议将我们连接在一起,‘丝路精神’将我们凝聚在一起!”

2021年5月,陕西师大长安校区新勇学生活动中心气氛热烈,“丝绸之路沿线高校师生艺术展”开幕,来自19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50余所合作院校及三个联盟国内外成员高校师生创作的十余种艺术作品引人注目。“此次艺术展全面展示了共建国家和民族的风土人情、精神风貌、国家发展等,为中外民心相通、世界多元文明交流互鉴架起了艺术桥梁。”陕西师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张凌云谈到。

文化交流的长河跨越山海、生生不息。陕西师大还与撒马尔罕国立大学合作在该校设立陕西师范大学乌兹别克斯坦研究中心海外工作站,共建“中国中心”,开设“海外中文实习基地”,设立“中文书架”,捐赠书籍及书画作品等2000余册,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搭建平台。

彰显“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特色”

十年来,陕西师大通过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项目、“一带一路”外国留学生奖学金项目、西安市教育局“中亚五国”留学生教育培训计划专项奖学金项目等,已招收来自约100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3030名国际学生来校学习,他们就像一粒粒“种子”,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枝繁叶茂,成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使者。

2013年,中国向世界发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也是在这一年,土耳其籍留学生诸葛明远怀揣梦想,只身一人从伊斯坦布尔来到西安求学。西安丰富多彩的留学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朴实热情的西安人、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快速发展的国际化氛围都让他深深爱着这座城市,他已经把陕西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我爱土耳其,我也爱中国,我想做传递‘中国好声音’的土耳其‘信鸽’。”

开办网站介绍中国,编写《现代汉语-土耳其语词典》、《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作为陕西省“一带一路”教育传播大使、陕西师大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诸葛明远用实际行动为中土文化交流搭建起“连心桥”。

“我的中文名字叫胡善良,导师为我取这个名字不仅因为它音同我的本名Ziyotov Khusan,更包含了他对我的美好期望……”2019年,为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陕西师大实施“一带一路”驼铃计划,与撒马尔罕国立大学合作开展首批历史学专业“2+2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当时胡善良还是撒马尔罕国立大学历史专业的一名大二学生,“我一直期待能去国外读书,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学习更多的知识。”凭借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表现,他来到陕西师大,成为首批项目学生。

“抱道不曲 拥书自雄”,陕西师大优良的学风深深影响着这个来华留学的小伙子。2021年,胡善良完成“2+2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课程,本科毕业的他选择继续留在陕西师大攻读世界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向着更高的学习目标出发,“我想给更多的乌兹别克斯坦人介绍中国的文化、美丽的风景,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国,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乌兹别克斯坦学生前来交流学习,做两国文化的交流者和两国友谊的见证者!”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十年来,650余名陕西师大学子通过校际交换、联合培养、访学、国际中文教育、文化研修、教育实习等各类长短期项目,前往俄罗斯、意大利、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29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行学习交流,100名学生通过线上方式参与新加坡、韩国、俄罗斯高校的寒暑期交流项目。

孔子雕像、上书“至圣先师”的中式石门、仿青铜古鼎、石刻壁画、亭台走廊、小桥流水……撒马尔罕国立大学校园里“中国风”的建筑让陕西师大中亚研究所世界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张华清欣喜不已。今年9月13日,她来到撒马尔罕国立大学开始为期6个月的联合博士培养计划。这得益于学校与撒马尔罕国立大学长期友好合作,在此基础上,今年学校中亚研究所申请的“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建‘一带一路’研究项目”成功获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在学校安顿好后,张华清便马不停蹄地开启了学习研究,练习语言、了解历史,拜访当地学术机构、高校、孔子学院、博物馆和图书馆等,与学术界进行对话,搜集整理研究资料,“机会很难得,我要抓紧时间,静心沉淀,尽快产出研究成果。”

10月底,张华清前往丝路城市布哈拉、希瓦,以及乌兹别克斯坦西北城市努库斯和咸海地区进行调研和考察,“未来,我将努力提升学术水平,发挥专业优势,继续在中亚研究领域深耕细作,希望能够发挥桥梁作用,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友好沟通,为建设更加和谐、开放、多元的世界贡献力量。”

擦亮“一带一路”科学研究“底色”

回望十年历程,陕西师大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围绕“一带一路”研究,在智库建设、学术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18年元旦刚过,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雪,让银装素裹的陕西师大校园更显美丽宁静。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陕西师大与中国社科院大学合作共建的“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揭开了“红盖头”。

“为了统筹相关优势研究资源、组建跨学科交叉集群的高水平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学校对8个研究中心进行整合,成立了‘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力图打造集政、产、学、研为一体的高端智库平台,推动‘一带一路’研究迈上新台阶!”陕西师大社会科学处处长柯西钢介绍。

作为“一带一路”研究的先行者,20世纪七八十年代,陕西师大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及其团队就已经对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商品交易、文化传播等进行了大量研究。2004年,陕西师大中亚研究所成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学校相继成立了乌兹别克斯坦研究中心、吉尔吉斯斯坦研究中心和塔吉克斯坦研究中心,不断深化区域国别研究。

“学校的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亚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四个研究机构都已入选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柯西钢谈到。此外,陕西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国际长安学研究院等智库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积极发挥着服务社会的功能。

依托校内数量众多的研究平台,陕西师大近十年“一带一路”相关科研成果喜人,出版著作140余部,发表论文540余篇,14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级各类奖励。

“工匠文化是古代丝路交往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学界从考古、艺术、医药、文明等方面对中国和波斯的丝路交往展开过较多的研究,但以‘工匠文化’为切口展开研究还是较少的。”陕西省哲学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首席专家、陕西师大胡玉康教授近年来将目光投向了丝绸之路工匠文化研究。目前,他的研究团队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中外工匠文化交流史料整理与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

在陕西师大,有关“一带一路”的研究团队和项目还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以来,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学校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重点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国别史专项等高层次项目就多达120余项。研究的范畴则涵盖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文人活动、文学创作、文化传播及民族迁徙等多个方面。

“我们在开展学术研究的同时,还进行政策研究,积极参与相关问题的宣传、咨询,为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地方发展建言献策,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提供智力支撑。”陕西师大中亚研究所所长李琪教授介绍。近年来,学校各类高端智库平台向国家部委、省市机关等提供“一带一路”建设相关咨政报告400余篇,其中大部分得到有关单位采纳,为学术研究和现实问题研判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多年来,陕西师范大学和上合组织共同致力于深化上合框架内的人文合作,尤其在抗击全球疫情之时,贵校中亚研究所的专家积极建言献策,贡献良多……”2020年5月,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弗·诺罗夫致信陕西师大,高度评价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

“未来,陕西师大将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实际需求,立足学校办学特色与优势,找准新的发力点和结合点,在学术研究、智库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加强与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大批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贡献陕师力量。”陕西师大党委书记李忠军告诉记者,陕西师大将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携手同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更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发展繁荣。

报道链接: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311/t20231109_56959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