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师大
首页 >> 媒体师大 >> 正文

《中国日报》中文网丨笔墨挥洒,一撇一捺传师情 ——陕西师范大学坚守十八载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

来源:《中国日报》中文网时间:2024-07-22

如今,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一封手写的信件已变得尤为珍贵。而在陕西师范大学,这份珍贵被赋予了更加深远的意义。自2007年起,陕西师范大学便坚持每年为新入学的学生手写毛笔入学通知书,这一独特的传统至今已延续了十八年。这一传统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更是对新生的一种特别欢迎仪式。

7月15日上午,陕西师范大学2024年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暨“悦临书法经典”临摹打卡活动开笔仪式举行,数十位退休老教师、书法家、在职教师等共同为5200余名2024级新生书写录取通知书。

笔墨传经典,方寸见师心。陕西师范大学坚持十八年手写录取通知书,每一封录取通知书都蕴含着对即将踏入陕师大校门的学子们的深情祝福与殷切期盼。

据记者了解,陕西师范大学今年的通知书在设计和工艺方面都进行了升级,更加古朴雅致。

“最直接就是对它的装帧和设计做了精心的改进。原来内页是内页,外皮是外皮。今年在原来的基础上把内页和外皮合二为一,更加简洁,也更接近于一个完整的书法作品。”第九次参与书写工作的老教授上官养志说道。通知书采用传统书画装裱技艺,封面与内页二者合一,解决了宣纸不易保存的问题。

“书体设计方面搜集了书法传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书法机制。”上官养志教授表示,今年的录取通知书手写要求更严格、更精细,一定采用楷体来书写,写完的录取通知书还要进行审查、校对。开笔仪式前,参与的老教授们集体开会,把之前的录取通知书的复印件拿出来练习、比较,互相提意见,力求为每一位即将入学的新生呈现出完整的书法作品。

今年,陕西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白底洒金的封面简约美观、主题突出,“录取通知书”五个字集字于颜真卿的千古名碑《多宝塔》。内页宣纸复制了中国传统古书名画所用特制宣纸,纹饰取自陕师大教育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秦凤纹砖的凤凰纹,内页外皮合二为一,共同组成一幅独立、完整、古朴、自然的书法作品。

“人格的塑造主要靠优秀的文化。”参与手写录取通知书的最年长的教授郭祖仪表示,汉字是我们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文化形式,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一种独特的精美的艺术。陕西师范大学的学生一般都要练习三笔字,毛笔、硬笔、粉笔。采用毛笔手写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同学们的文化自信,同时,也是为新生树立榜样,写好汉字,学好教书育人的基本功,吸引学生未来从事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工作。

“金榜题名是人生三喜之一,作为一个老教师,每一次看到新同学怀着求学的目标报考我们陕西师大,我会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也为我们国家后继有人,能够不断发展感到高兴。”郭欣根说。从2007年至今,退休老教授郭欣根共参与过7次书写工作,每一次开笔时,他的心中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与感慨,他期望通过朴素的笔墨将这份喜悦与祝福传递给新生。

在郭欣根看来,手写录取通知书不仅是报喜,更是对新生的一种激励与鞭策。录取通知书是同学们踏入新的人生阶段的标志,他希望新生们都能够以新的起点为契机,努力学习,健康成长,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尺牍铸师魂,飞鸿传佳音。此笺寓真意,桃李自成蹊。陕西师范大学充满仪式感的独一无二的手写录取通知书,是文化的传承,也是精神的传递,更是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奉献。每一封录取通知书都包含着老师们对学生的殷切祝福与希冀,十八年如一日的坚守,陕西师范大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学校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倾心育人的宗旨。这一传统不仅让新生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与关怀,更让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热爱。

视频拍摄:潘闽悦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张佳怡 冯茜)

报道链接:https://shx.chinadaily.com.cn/a/202407/22/WS669e1d36a3107cd55d26c0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