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再拜孔庙穿碑林,一字一碑探灵琛 ——2019级历史文化学院教育硕士在碑林博物馆参观学习
发布时间:2019-12-06     浏览量:   分享到:

       中国人民大学的王子今教授主讲的题为“上古中国对外交往的草原通道与海洋通道”的讲座于2019年12月3日上午9点在碑林博物馆举行。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2019级学科教学(历史)全体研究生在郭海文教授的带领下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结束后郭海文老师又和学生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碑林博物馆。 

       王子今教授不仅是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还是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教授主要从海洋和草原:“交通的天然媒介”、草原丝绸贸易、“张骞凿空”的草原民族合作者、东洋航线的早期开拓、秦汉南洋航路、秦汉北边道与并海道、“东南一尉,西北一候”等七个主题为我们进行详细的讲述,他在讲解过程中引用大量的古典文献、诗词、专业著述以及文物图片和历史地图,逻辑严密,论证清晰,为我们研究上古时期中国对外交往的草原通道和海洋通道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新的研究视角。讲座结束之后与会人员和王教授又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讲座结束之后,学生们参观了碑林博物馆。首先,讲解员对碑林博物馆的大体概况进行简单介绍,着重对“西安碑林第一碑”唐玄宗李隆基隶书《石台孝经碑》进行详细介绍:《石台孝经》刻于唐玄宗天宝四年(公元745),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注解并书写。李亨篆额。高620厘米,共4面,每面宽120厘米。书法工整,字迹清新,秀美多姿。此碑由四块黑色细石合成,方额、盖石、顶上等均做了非常艺术化的处理,碑下有三层石台阶,故称《石台孝经》。

       接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进入到了展室当中参观,由于时间关系只参观了前四个展室。第一展室陈列着《开成石经》,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经书,计60多万字,用石114方。清代补刻的《孟子》也陈列于此,合称《十三经》。据讲解员说,这些经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当时为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以及永久保存,就把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以供校对。《开成石经》是目前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经书。

第二展室主要陈列书法名碑,以唐代为主。内容上,《大秦景教流传中国碑》、《不空和尚碑》是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书法价值上,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欧阳询《黄甫诞碑》、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张旭《断千字文》、柳公权《玄秘塔碑》,以及僧怀仁集王羲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家庙碑》等,无一不是从古至今书法爱好者学习的范本。其中僧怀仁花费24年心血,从内府藏王羲之墨迹中集字刻成的《圣教序碑》,再现了书圣王羲之秀劲超逸的书风,加之碑文由唐太宗作序、唐高宗作记,颂扬了卓越的佛学家玄奘,又有玄奘写的谢表及心经,被誉为了“三绝碑”。

第三展室主要陈列是由汉至宋代的各种书法字体名碑。篆书有唐《美原神泉诗序》等,隶书有汉《曹全碑》等,楷书有唐《臧怀恪碑》等,行书有唐《慧坚禅师碑》等,草书有隋《智永千字文碑》、唐《怀素千字文》、张旭《肚痛帖》等,都是驰名中外的书法瑰宝。

第四展室主要陈列的是宋至清代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等人的诗文书迹,以及明清时期有珍贵史料价值的碑石。还有一部分宋至清代的各种线刻画,其中宋刻《唐太极宫残图》、《唐兴庆宫图》,清刻《太华山全图》、《关中八景》等,对研究古代建筑和旅游胜迹都有参考价值。

参观完四个展室讲解员又带领我们体验了碑石传拓。

通过此次讲座与参观碑林博物馆的活动,同学们深受启发,既感受到了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魅力,又欣赏了大量的古代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并且为大家的中学历史教学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文物图片和新的思路。此次活动与1200正式结束,同学们带着丰富的收获返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