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原与周边——青铜时代考古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沙龙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17-05-22     浏览量:   分享到:


520日,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国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训(陕西师范大学)示范基地承办的中原与周边——青铜时代考古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沙龙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文汇楼C424会议室举行,共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河南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国三峡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以及镇江博物馆等单位的25位学者参加此次沙龙,有30余位学生旁听了学术报告。

本次沙龙由胡保华博士召集并主持,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张懋镕教授、曹玮教授、朱君孝副教授为沙龙学术报告的特邀评议人。沙龙分上午、下午两个阶段进行,共有8位学者应邀做主题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海涛助理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郑洛地区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都邑聚落的废、兴》。他首先提出都城是否废弃的六条标准,并以此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郑洛地区的偃师二里头、偃师商城、郑州大师姑、新郑望京楼、郑州商城等五大都邑的废、兴情况,并对其背后废、兴原因进行探讨。随后,在场学者与赵海涛助理研究员就如何解决不同人群与不同器物群的对应关系、不同文化因素进入程度的多少与文化量变质变的关系、在陶器特征变化不明显的情况下如何对应不同遗址间的层位关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最后,由曹玮教授和朱君孝副教授对报告作学术点评,曹玮教授认为二里头文化不同时期出现特色器物的性质与来源对探索二里头文化不同时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朱君孝副教授认为不同遗址层位关系的确定,不能以单一因素为考虑,而应顾及遗迹之间、遗迹与遗物、遗物与遗物等方面,用多重方法排比确定。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侯卫东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郑州商城肇始阶段王畿区域聚落变迁与社会重组》。他认为在郑州商城营建之前二里头都邑是中原腹地的中心,郑州一带存在着多个并行的区域性中心聚落;而在郑州商城的肇始阶段,其成为唯一的区域中心聚落和顶层组织,在文化面貌上既有各种文化特征鲜明的器物,又有各文化融合后的新面貌。郑州商城肇始阶段区域基层聚落的变化反映了社会重组过程中人群和资源向高层级聚落聚集的趋势。随后,与会学者就夏商分际、二里头与郑州商城的性质及使用者变化等问题进行讨论。最后,由曹玮教授作学术总结,他认为该报告通过梳理郑州商城营建过程中本地二里头传统、漳河型传统与岳石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清晰的呈现了郑州商城肇始时期的文化构成。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孙战伟助理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陕西清涧辛庄商代遗址发现的铸铜遗存》。他系统介绍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自2012年以来对辛庄遗址的考古发掘新成果,如小型墓葬、夯土包边墙体及大中小不同类型的夯土建筑、铸铜遗存(如陶范)等。从发掘情况来看,辛庄遗址内涵丰富,各功能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构成了多峁一体的聚落形态,反映出丰富而复杂的社会聚落结构。另外他还详细介绍了近年来陕北地区聚落考古调查的新成果,并将陕北地区晚商时期聚落形态分作三种类型,他总结认为辛庄遗址的发掘与对清涧、绥德地区的区域考古调查,对认识商代的建筑类型、丰富李家崖文化的内涵,以及更为宏观地认识黄土丘陵地区早期的聚落形态与经济形态都提供了重要资料。随后,与会学者就陕北西区考古调查中各遗址的年代关系、建筑遗存的具体形态及建筑方式、铸铜遗存及周边水资源分布等问题展开讨论。最后,由曹玮教授作学术总结,他充分肯定辛庄考古资料的学术重要性,同时指出陕北地区分布有密集的龙山时代文化遗存,但目前该地区史前文化序列的构建仍属空白;该地区区域聚落的布局应与中原存在极大不同,因而在未来的田野工作中应秉承不一样的工作思路;该地区与中原的关系、与周人的关系,都是今后工作和研究所应着重关注的。

镇江博物馆许鹏飞副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江苏镇江孙家村吴国铸铜遗址的发掘收获与初步认识》。他系统介绍了镇江博物馆自201511月以来对孙家村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迄今为止该遗址共发掘2650平方米,发现了环壕、土垄、土台、窑址、水坑等遗迹,并发现有陶范、石范、坩埚残片、铜渣、铜刀、铜斧、铜镞等大量遗物,可初步推断为一处东周吴国重要的青铜器铸造“工厂”,将对研究吴国冶金技术及区域青铜文明具有重要意义。随后,与会学者就遗址区是否发现有作坊遗存、目前镇江地区的考古材料能否证明“太伯奔吴”的历史记载等问题展开讨论。最后,由张懋镕教授作学术总结,他认为孙家村遗址出土考古资料对研究吴国的铸造工艺与社会组织意义重大,该遗址能否出土青铜容器值得进一步关注,另外镇江处于周代的边缘地区,其发现的遗物中是否有文化滞后性也值得关注。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王振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古豳地考古新发现与先周文化研究新进展》。他系统介绍了西北大学近年来对古豳地所开展的系统调查与考古发掘——其中调查遗址20余处,发掘遗址三处:枣树沟垴遗址、枣林河滩遗址、孙家遗址;将古豳地商代文化遗存分为孙家类型与碾子坡类型,并认为孙家类型为古豳地本地文化类型,碾子坡类型是自泾河上游扩张至此的“外来文化”;而古公亶父迁岐之前的先周文化应在孙家类型的早期遗存中寻找。他在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基础上,进而对古豳地的“碾子坡文化”与周原地区“碾子坡文化”的关系、周原地区的“碾子坡文化”是否属先周文化、是否是姬姓周人的文化等问题进行探讨。随后,与会学者就先周时期周文化与商文化的关系、先周文化探索愈发困难的原因、古豳地戎狄文化因素的发现与区分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最后,由张懋镕教授作学术总结,他认为考古学文化的族属问题历来都是一个难题,在解决先周文化的问题中,以迁移路线为研究的切入是否有可尝试的空间值得思考;族文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文化,可能是多种文化的杂糅,这是在今后先周文化探索中一定要注意的。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陈小三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宜昌万福垴遗址发现铜鼎的启示》。他以2012年万福垴遗址新发现的凤鸟纹铜鼎为标本,对比同时期中原地区、安徽地区铜鼎的器型及纹饰装饰特征,指出西周时期长江中游及其邻境地区的青铜器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以铜鼎为例,鼎腹较深略微倾垂;纹饰带偏下且上下有边栏;鼎足上端有与鼎腹相连的兽面或肉瘤状膨大等现象,均可作为识别这一地区西周至春秋中期土著鼎的标准。随后,与会学者就铜鼎年代、铜鼎与其它地区同类器的对比等问题展开讨论。最后,由张懋镕教授作学术总结,他认为在铜鼎断代标准的确定上可做进一步细化;宜昌万福垴遗址铜鼎的年代定在西周中期晚段似更为合适。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陈相龙助理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中原与周边:从生业经济的分化看早期青铜时代的文化变迁》。他通过对比距今4000年前后中原与甘青地区生业经济状况,认为至少在青铜时代早期两地区的生业经济状况便逐渐开始分化,中原地区以黍、粟的种植与家猪饲养为主要内容的粟作农业为主体,甘青地区以蓄养牛羊为主要内容的畜牧经济为主体,并认为这种分化一方面丰富了东亚人群的食物生产技术,另一方面也对固有的生产工具组合、生产组织方式、土地利用策略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继而对两个地区考古学文化格局乃至社会发展轨迹的分化产生了重要影响。随后,与会学者就C3/C4类食物摄入量与其饮食结构的科技检测、我国青铜时代早期小麦的种植与水利的关系、青铜时代小麦的食用方式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最后,由朱君孝副教授作学术总结,他认为科技考古与考古学的关系经历了“配合”、“磨合”、“融合”的发展历程,现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已经体现了这种“融合”,并希望有更多的年轻学者将这种局面持续下去。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侯亮亮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稳定同位素视角下先商人群的生业及迁移》。他通过对鹤壁刘庄、磁县南城两处先商人群墓地出土人骨及动物骨骼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认为先商人群与二里头文化人群的饮食结构相同,反映了先商人群对中原当地生计和文化的快速适应;而从牙釉质和牙本质的锶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来看,先商人群中似乎存在大量的迁移个体,但鹤壁刘庄及磁县南城遗址先商人群的具体来源以及商族的来源等问题的深入探讨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证据。随后,与会学者就骨骼中CN、锶稳定同位素的测定方法、科技视野下的人群迁移与考古学文化面貌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

最后,与会学者就本次青年沙龙的8场主题报告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

在近8小时的学术沙龙中,与会学者始终秉承“自由、平等、适度、和谐”的原则,从传统考古学、科技考古学两方面,以中原为中心的视角看周边,“以周边为中心的视角”看中原,奉献了多场学术盛宴,学者间也增进了相互了解,结下了深厚友谊。1830中原与周边——青铜时代考古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沙龙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