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9日,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日新论坛”第125讲在长安校区文汇楼C段2层217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世界史读书交流会”,由2015级世界史的7位硕士研究生主讲,学术部方超主持,来自中国史、世界史各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此次学术沙龙。
沙龙伊始,主持人对主讲人的基本情况及此次沙龙的活动形式做了简要的介绍,并对诸位主讲人及同学前来参加此次沙龙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随后七位主讲人依次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涂斌就阿拉伯世界哈里发制度的形成与两大王朝的演变进行了介绍,主要讲述了哈里发制度的萌芽、确立、异变。郭亚茜介绍了伊斯兰教的圣战概念及其演变,主要就圣战思想的概念与内涵、产生与演变进行考察,并得出圣战概念虽然不断变化但总趋势是从暴力趋向和平的结论。朱雅君就波兰团结公会上台执政的原因做了探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一是波兰统一工人党的失败,二是团结公会自身的努力,三是天主教等外部力量的支持。梁晨晨就轴心时期东西方人类思维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她认为,东西方思想的最大不同为东方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而西方是天人二分的观念。但东西方这一时期在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都摆脱了对神盲目的崇拜,具有进步意义。李娜讲述了伊朗现代化与伊朗政治宗教关系的演变,主要就伊朗政教关系的内涵、演变过程、特征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房明鸿针对纳粹对犹太人的最后解决方案进行了考察,除研究过程与结论外,还细致地从主客观等各方面介绍了自己做此选题的原因。李赛对20世纪20年代土耳其与伊朗的政权更迭进行了对比研究,重在考察其政权更迭原因的异同。
各位主讲人从不同的专业出发就自己的研究成果与论文写作经验跟与会者做了介绍,并开展了学术交流与讨论。本次沙龙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进行交流与探讨,增进了解与友谊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对同学们在读书与写作中少走弯路,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撰稿:王艳,摄影: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