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晚,历史文化学院集贤讲堂第201讲在长安校区C段四层会议室举行。美国斯密森研究院高级社会学家、《博物馆杂志》编辑策划人、“Lover
Linett观众研究”高级研究员扎哈瓦·多林(Zahava D.Doering)教授做了题为《基于个人体验的关于博物馆里人的思考》的精彩报告。本次讲座由我院曹玮教授主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董勇英副教授翻译,我院郭妍利、王帅、胡保华、孙晓鹏等老师与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参加了讲座。
讲座开始,曹玮教授对多林教授的研究概况和工作经历做了简要介绍,并对多林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多林教授在美国斯密森研究院工作三十年后荣誉退休,目前供职于纽约国际知名展览开发公司。
多林教授的报告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开展观众研究以及博物馆教育的背景、观众研究结果总结、观众对博物馆的偏好架构以及博物馆对其观众的多种定位。
多林教授长期关注观众研究,向大家讲述了美国观众调查不同阶段的不同发展情况,并谈到一个鲜明的观点:人们喜爱博物馆并非因为它有各种各样的吸引人之处,而是博物馆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
在博物馆教育方面,多林教授向大家分享了美国博物馆教育联盟制订的博物馆教育准则,并着重介绍了博物馆教育理念:博物馆的观众群体不能局限于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群体,还要注重公平,为普通观众服务,为当地社区服务。除此之外,多林教授谈到,博物馆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教育职能。在美国,几乎每个博物馆都有宣教部。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职能,博物馆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做科研,使用不同的方法向公众传递教育理念。博物馆要设定教育目标并及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反馈,还要为博物馆教育工作者提供持续的职业发展机会,从而在校学生、家庭观众等提供更好地服务。
在观众研究结果总结方面,多林教授从其工作经历中开展观众调研的实际情况谈起,运用大量数据向大家分享了十八岁以上的博物馆观众的参观情况和参观特点。比如,在过去的某一年,大约有67%的美国人至少参观一种博物馆或者类似于博物馆的机构。而且博物馆观众的受教育程度与去博物馆的频次密切相关,观众受教育程度越高,参观博物馆的频次也越高。
除此之外,多林教授还分享了一些对博物馆批判性的看法和建议。比如,博物馆是由一些专业人士运作的,他们想当然地认为来博物馆的人对博物馆并不了解,而他们有责任去改变这些参观者的态度和行为、去影响这些参观者的知识储备和信息获取方式。从某种意义来说,博物馆就像一个鸟巢,博物馆观众则像是嗷嗷待哺的幼鸟等待母鸟喂食。博物馆工作人员认为他们所做作为是正确的,合理的。但实际上,这种态度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参观者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博物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参观者,但并不能控制参观者。
在观众对博物馆的偏好框架构部分,多林教授谈到,博物馆观众的参观体验与其成长背景和人生经历有一定关系。观众来博物馆参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不同展览带给观众的体验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获取信息、增进认知、欣赏美好的事物、一睹奇珍异宝真容等。
在对博物馆观众的定位这一部分,多林教授结合其研究内容和世界各地博物馆发展情况谈到了博物馆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博物馆观众的不同定位。对于博物馆而言,博物馆观众是什么人呢?陌生人?客人?客户?还是博物馆的使用者呢?1999年,在参观了众多博物馆后,多林教授根据博物馆对其观众的定位将这些博物馆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博物馆将其观众视为陌生人。大约一百年前,博物馆认为其中心任务是收集藏品,对观众不甚重视。博物馆虽然向公众开放,但工作人员并不希望观众来参观。三年前,多林教授在研究欧美、非洲、澳洲的博物馆时发现,很多博物馆对观众的态度依然比较冷漠,让人感觉博物馆其实并不欢迎观众来参观。直到现在,有的博物馆依旧冷漠,让观众觉得这就不是该来的地方。第二类博物馆将其观众视为客人,为观众提供教育而且自认为很清楚哪些是有利于观众的做法。实际上,这些博物馆并没有去真正了解观众的切实需求。第三类博物馆将其观众视为客户,认为他们有责任去理解观众的期待并满足观众的需求。
2014年,多林教授对博物馆观众有了新的定位:博物馆使用者。之所以用“使用者”代替“客人”、“客户”,是为了给予观众更多自主权。博物馆把观众当作博物馆使用者,是为了尊重、理解观众的不同想法、不同期待、不同喜好,并努力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因此,博物馆在坚持目标的同时也要相信观众。此时博物馆的目标并不是为了在观众脑海里复制其观点,而是向观众提供一种工具,让他们自己去看、去探索、去学习、去思考。
讲座末尾,曹玮教授对多林教授的讲述内容做了简要总结。问答环节中,在座老师同学还与多林教授进行了积极互动,就如何观众调查和社区博物馆中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了延伸探讨,多林教授列举了博物馆观察员、非裔美国人历史文化博物馆等案例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通过扎哈瓦·多林教授的讲座,大家对美国博物馆观众研究概况、研究方法、博物馆教育、观众参观体验、观众定位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更深的了解。
撰稿:许颜 杨凯 摄像:任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