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至3月19日,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联合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等单位在在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隆重举办“丝绸之路论坛:长安与秦州麦积山”学术研讨会。
作为主办方代表,沙武田教授率领我院博、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共计8人参加会议,并向会议推荐会议论文三篇,其中一篇论文在大会宣读。
参加本次讨论会主要是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兰州大学、敦煌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及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天水师范学院、天水市博物馆等高校与科研单位的近50余位学者。
本次论坛上,先后有9位代表作了重点发言:
兰州大学魏文斌教授《麦积山石窟第133窟窟顶图像与帛法祖兄弟》,主要以僧传等文献资料与麦积山石窟壁画艺术相结合,另参照敦煌莫高窟第285窟、第254窟壁画艺术,对麦积山石窟第133窟窟顶出现的图像做了深入探索,认为这一题材与来自长安的帛法祖兄弟有关。
天水师范学院刘雁翔教授《杜甫秦州诗与唐代秦州》对唐代著名诗圣杜甫寓居秦州时期所写诗歌反映的唐代秦州的城池建设、风土人情、人口地理、物产名物等问题做了分析。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董广强副研究员《麦积山第4窟开凿时间考》对传统作为第4窟开窟年代判断依据的庾信《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并序》做了重新解读。他认为庾信并未亲临麦积山,可能只是根据其建德五年(576)出使吐谷浑时路过炳灵寺的见闻与窟主李充信提供的图纸得以完成“佛龛铭”。秦州大都督李充信为其亡父开凿第4窟并未一次完成,中间由于武帝宇文邕的灭佛而停止。
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马丽《敦煌莫高窟第45窟与长安样式》以敦煌莫高窟第45窟为例,对唐代长安对地方文化的影响做了深入解读。莫高窟第45窟开凿于盛唐时期,两壁经变画中的女扮男装、青绿山水、树下人物、一主二仆、凹字型佛寺建筑等几个方面做了分析。天水师范学院雍际春教授《丝路开辟前的中西青铜文化交流与青铜之路》从出土青铜器物的角度,对汉武帝时期张骞凿空西域,开辟丝路之前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做了解读。
四川大学董华锋副教授《中古时期阿育王瑞像信仰的层累性建构》运用顾颉刚先生的“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说”,对阿育王瑞像信仰做了新解读。阿育王瑞像信仰是我国中古时期特有的佛教信仰,早期的阿育王记载简单、模糊,无明显特征,而晚期文献所载阿育王则清晰明确,特征是“西域古制”,能够反映国运兴衰、人事祸福、战争胜负,不断层累地造成了阿育王瑞像信仰。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项一峰副研究员《麦积山石窟开窟造像因缘略述》对麦积山石窟的开凿历史及秦州在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地位做了简单梳理。陕西历史博物馆翟战胜副研究员《丝绸之路考古视野下的天水屏风石棺床墓》从考古的视野对天水石马坪出土北朝粟特艺术题材的石棺床做了梳理。丝路沿线出土北朝时期粟特人墓葬主要有西安安伽墓、史君墓与康业墓,洛阳安菩墓及宁夏固原史道洛墓等,天水石马坪粟特人墓葬出土的器物除石棺床外,还有铜镜、乐伎俑及金钗,表明该墓主人汉化比较严重。
敦煌研究院马兆民馆员《莫高窟第431窟中的“乾基罗”和“茂持罗”——“乾基罗”和“茂持罗”与“乘象入胎”、“夜半逾城”图像的对比分析研究》对莫高窟第431窟图像做了新解读。“乾基罗”和“茂持罗”属于十二梦王之一,源自《大方等陀罗尼经》。其形象与“乘象入胎”和“夜半逾城”较为接近才导致学界长期以来将莫高窟第431窟图像识别错误。
在会议闭幕式上,受大会委托,沙武田教授代表与会学者对本次会议的学术意义作了全面总结。本次会议围绕长安、秦州、丝路等研究作了深入探讨,集中关注丝绸之路上的长安与秦州,以天水历史文化遗存为研究的重点,推动丝路研究的深入发展,提升丝路起点长安文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丝绸之路的研究作为我院近年来新的学科增长点,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文化遗产管理、研究单位的积极合作,对推动我院丝路研究有重要意义。
撰文:陕西师范大学丝路中心;摄影:朱生云、杨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