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团学工作】研究生日新论坛第117讲举行
发布时间:2016-11-16     浏览量:   分享到:

     2016年11月15日下午7点,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日新论坛”第一百一十七讲在长安校区文汇楼C段4层424室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历史文献学学术沙龙”由学术部任丽萍主持。历史文化学院2015级、2016级文献学研究生、2015级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沙龙。

首先主持人对大家前来参加此次学术沙龙表示感谢。随后孟文强、仝龙伟、胡鹏、苏晓芳、李丹五位主讲人针对各自的论文,讲述自己在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论文篇章结构等方面的构思和想法。

      

      

孟文强论文题目为《高兆〈续高士传〉研究》。他从缘起、《续高士传》的创作背景及素材来源、《续高士传》对《高士传》的继承和发展,《续高士传》的历史认识等几个方面对《续高士传》进行研究,他认为成书于清初康熙年间的《续高士传》,其创作初衷是为续补皇甫谧的《高士传》而作,无论其编撰体例、收录标准,都受到前者的极大影响。但由于历史背景的差异,《续高士传》仍体现出许多时代特征和独有的历史意识。

仝龙伟的论文题目《古代谥法类著作在古典目录中的归属与演变》,作者在谥号、谥法与谥法类著作,谥法类著作在古典目录中的著录,演变规律探析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仝龙伟认为谥法类著作在古目录中的分类与归属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方才渐趋科学化、标准化,真正实现了谥号这一国家重典在学术方面的完善,当然也反映了古人对目录学的不断地渐趋科学的认识以及目录学分类方法的渐趋完善。

胡鹏《浅析隋弥勒信众暴动---以大业六年弥勒信众暴动为例》,作者认为弥勒信仰作为佛教信仰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佛教的流传而广为传布,其自身也逐渐中国化,为中国民众所接受。由于其“下生”信仰符合民众的心理需求,故在战乱时期往往为信众所利用,至近代更甚。隋大业六年之弥勒信众暴动只是中国历史中众多信徒暴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由于其上接北朝弥勒信众暴动,下接宋元明清白莲教起义,故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苏晓芳的论文题目为《从清人编译的西学丛书来看西学传播过程》。她从清人编译的西学丛书这个角度来反映西学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将清人编译的西学丛书按刊刻的时间分为明末、清初期、中期、晚期四个阶段进行分析,得出保存书籍、传播知识的作用。李丹《延笃〈战国策论〉流传渊源考》,她从延笃与《战国策论》成书背景,《战国策论》的流传与散佚,诸书对《战国策论的》征引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证,资料详实,论证严谨。针对文献中一些细节进行推敲,严谨考据,考证源流,体现了在文献学考据方面的严谨态度。

紧接着杨洪涛博士和刘森垚博士,梁力博士对主讲人论文做了精彩点评。主讲人虚心接受点评嘉宾的意见并回答了现场同学提出的问题。本次沙龙为文献学方向的同学进行交流与探讨、增进了同学之间友谊,对加深本专业的理解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