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帮助
  1. 首页
  2. 新闻公告
  3. 学院新闻
  4. 正文

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20周年系列学术讲座之三十五:从特稿到非虚构:讲述中国的方式变化

作者:杨茹茹 日期:2021-04-12 14:47:02 点击数:

4月6日晚上19时30分,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二十周年学术讲座系列之三十五“从特稿到非虚构:讲述中国的方式变化”在逸夫楼传媒教育楼七层报告厅成功举行。非虚构文学平台“真实故事计划”创始人雷磊担任此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我院刘蒙之教授主持讲座。

本次讲座中,雷磊老师以几个真实故事为引,分别从非虚构文学的历史、非虚构写作人的无职业状态、叙事的极大可能性、非虚构文学的广泛应用以及非虚构帮助个人找准自身定位几个方面深度阐释了非虚构写作。

雷磊老师讲的第一个真实故事是曾经红极一时的公众号写手咪蒙。咪蒙的公众号内容已具备很大影响力,但是一篇《寒门状元之死》引起了受众的质疑。咪蒙团队宣称此则文章是非虚构写作,其中虚构性的内容却违背了非虚构写作真实性的前提。此外,北大吴谢宇案、高中生跳桥事件的报道中都存在不实、夸大的现象,无不体现出“非虚构”被滥用。由此,雷磊老师介绍了非虚构写作的历史及定义。非虚构写作是基于事实素材的写作,其应用广泛,涵盖人物传记、科普类等,杜鲁门·卡波特的作品《冷血》是非虚构开山之作。在中国,南方周末最先开始践行非虚构写作方式。

接着,雷磊老师以一位作家为拖稿而躲到偏远乡村的故事为引,讲述了中国高产出成本之下的包养模式被现代新媒体打乱的事实,造成新闻理想的失落,以及从业者的非职业状态。实际上,非虚构写作在新媒体时代具备很大的商业价值,但随着传统报社减少,出现了人才断层的现象。

雷磊老师讲述的第三个故事,是他采访过的一位杀人犯的母亲的故事。他表示,我们常会给别人贴标签,但进入具体情境中往往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中国人内心层次的丰富,给予了叙事的极大可能性。随着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表达渠道的便捷带来了个人自我表达意愿的增长,素人的背后,有许多值得挖掘的故事。

故事四中,雷磊老师讲述的是一个被当成精神病的上海小伙子在十几年间与家人和精神病院所做的抗争。这个故事被当事人的律师写成了非虚构作品,具备百万商业价值。于此,雷磊老师希望非虚构写作更加大众化,好的非虚构作品能走向更多领域。当前,非虚构文学已经在各个行业、出版书、作品集以及影视剧中有所尝试。

最后,雷磊老师讲述了一位程序员与父母的故事。他希望大家可以进行向内思考,思考我们是谁,我们所处的位置,并表示“人的理解力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读写能力是少数人拥有的,在目前仍然具有最大的价值。”

讲座之后,雷磊老师就现场同学们提出的“非虚构概念的界定、为什么要以很多故事为元素”等问题做出解答与互动。刘蒙之教授表达了对雷磊老师的感谢,并对非虚构教材的相关内容做了补充。他强调,最终给媒体带来深度价值的还是内容,无论是常规报道或非虚构写作,优质内容的创作能力始终是媒体核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