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委员会联合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举办的,以“重构媒介:传播研究的媒介化转向”为主题的2020学术年会在我校隆重举行。12月19日下午14:00——17:00,本次论坛分设的两场云端论坛顺利举行,来自各大高校的学者、研究生围绕他们的创新性研究,共聚云端,展开对“媒介化研究”新范式的崭新思考。
云端论坛(一)现场
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云端论坛(一)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在我校逸夫传媒教育楼 301 会议室举行,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纪莉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朱至刚分别担任上下半场的评议人,《中国编辑》副编审魏然主持会议。
魏然副编审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朱志刚以“亚里士多德为何会接纳“修辞术”:以其实体观为中心”为题,探讨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修辞观。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姜海基于健康传播的媒介化视角,重新阐释了“电视病”。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讲师卢照做了“思向文明与人类的尺度——维兰·弗鲁塞尔媒介哲学星丛的思考和启示”的主题分享。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王阳老师以行动者网络为理论视角,考察了欧陆新教运动中的媒介实践。贵阳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教授王蕾聚焦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从媒介化视角考察了短视频对民族文化传播的影响。
评议人纪莉教授就上半场发言进行点评,她表示各位老师文章内容丰富,选题有深度,研究架构清晰,逻辑明晰,颇具启发意义,并对每位发言人的发言做了具体评议。
下半场中,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涂鸣华重新考察了“魔弹论”的概念史。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郭春宁、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富晓星通过跨学科分析,认为关于“囚室”叙事的所有参与者在试图成为问题解决者的同时,也在重构关于身体与空间的动画人类学。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曹珊采用田野调查、网络民族志方法展开线上线下的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探究了媒介化社会背景下新生代农村移民的污名化应对问题。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讲师黄淼将短视频平台中的“带货主播”作为媒介实践的研究对象,探讨短视频平台作为一种传播型构,如何影响带货主播的媒介化过程”的问题。
评议人朱志刚教授就下半场发言进行点评,他认为各位老师的研究具有巧妙地落脚点,框架明晰,结构自由而内容颇具深度,发言人们在研究中都完成了自洽的叙事,并期待发言人能完成更为宏大的叙事。随后,朱志刚教授对每位发言人的发言做了具体评议。
云端论坛(二)现场
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云端论坛(二)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在我校逸夫传媒教育楼319会议室举行,我院郭栋副教授和张建中教授分别担任上下半场的评议人,我院陈守湖教授主持会议。
陈守湖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杨启飞从交流前、交流时和交流后三个阶段,具体分析了交流型 AI 技术与人类的交流何以实现的问题,并关注了社交暗示的角色转移贡献者还是搅局者、二元对立的性别认知以及交流的有效性等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本科生刘天意以上海市高中生 AI 教辅工具使用意愿为例,探讨了他们在 AI 中介传播环境下的信任感知与风险感知及其对 AI 教辅工具使用意愿的影响。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卢金婷通过一项定性访谈,考察了蚂蚁森林利用游戏化策略吸引用户参与低碳生活实践的行为,从用户与系统交流的角度重新思考媒介技术与人的关系,及其背后更为隐形的商业化的自我追踪。
郭栋副教授
评议人郭栋副教授就上半场发言进行点评,他表示同学们能基于技术审视生活,体现了学术关怀,同时还要看到传播者与机器传播地边界日渐模糊。技术正在导致社会的断层,用户在生活中成为生产的资本主体,资本运作无孔不入。隐私问题、人的角色让渡给机器失去主体性亦值得关注,大家研究的过程中描述性有余,思辨逻辑性有待提升。
下半场中,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王文达结合卡斯特的流动空间理论,以川普的总统竞选策略为例,考察了媒介在流动空间中的运作模式。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宋伊铭关注于女性健身者在网络中的身份认同,认为健身已成为女性争夺自己身体的支配权、反抗男性凝视的有效途径。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解文蕊详细分析了数据化这一新概念的三个特征,并且以网易云音乐为案例,分析了不同特征的具体表现。
张建中教授
评议人张建中教授就下半场发言进行点评,他建议同学们的研究最好以田野调查获取一手资料,提升可信度。概念化研究需要详细梳理文献,深入探究概念,有效结合实践,而不能停留于资料的归纳与总结。陈守湖教授表示同学们的发言展现了开阔的学术视野,但需要注意研究从经验到学术研究的壁垒突破,意识到经典理论与当下实践及中国经验的适配、空间文化社会制度的差异性等问题,以期得出有效结论。
文/王婷婷 安奕星
图/孙春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