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上午9时30分,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二十周年学术系列讲座之三“学术研究需要规划”在线上举行。此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新闻与传播研究》副主编朱鸿军主讲,我院鲍海波教授主持,校内外同学热情参与。
以“什么是一个好的研究?”这一问题为切入点,朱鸿军教授结合多年的研究经验、办刊经验与积累案例,分别从知识谱系的设计、实地调研的激发、碎片写作的积累与研究方向的聚焦四个方面,向同学们阐释了如何从学术研究的规划与设计中把握学术规范,达到较好状态,产出研究成果。
在学术研究中,良好的知识储备与知识结构是实现厚积薄发的基本条件。朱鸿军教授表示除了本学科知识的学习外,其他学科知识的积累能帮助我们更准确、更有新意地抓住研究问题,提出不同见解,避免陷入结构性困境。在具体的研究中,则需注意研究方法的规范性,这是产出好的研究成果的重要条件。面对大数据时代,他鼓励同学们积极学习、掌握计算机软件语言,并具体列出了新闻学、传播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术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具体书单供同学们参考。
其次,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社会科学,需要回应现实问题、找到真问题。朱鸿军教授结合自身关于媒体融合研究的实地调研经历,讲述了其从确定选题到实地调研、从形成特色到产出成果的具体过程,向同学们剖析了调研之于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碎片写作的积累方面,朱鸿军教授表示学术研究是一个长期的累积过程,切勿好高骛远。小论文的写作与发表有助于写作习惯的养成,形成正向激励,最终量变引起质变,产出高质量成果。但只写小论文而不提升则会造成研究点散漫、方法不规范等问题,因此他建议同学们通过读书笔记、调研报告等方式养成日常写作的习惯,逐步形成理性、准确、深入分析问题的习惯,逐步实现综合提升。
最后,朱鸿军教授指出,囿于人的精力有限性,研究方向需要聚焦才不会流于浅层。他结合自身融汇聚焦不同阶段研究方向的经历,分别从如何从案例研究转向创新层面,如何从理论层面展开回应等方面表述了研究方向聚焦的重要性,并强调研究所聚焦的领域要有成长空间。
讲解过后,朱鸿军教授一一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他表示研究聚焦领域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关键应从国家与行业的关注度,现实与理论的勾连、创新度等层面进行考量,并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多与前辈交流,以更好的探究研究空间。
讲座最后,鲍海波教授总结了整场讲座的要点,并表示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一员,每位学人都应遵守学术规范,传承创新学术成果,并鼓励青年学子当勤奋博学,日渐成为学术研究主力。
图/文 李怡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