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预算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预算信息
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度部门预算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9-10-08

目录

一、学校基本情况

二、学校预算单位构成

三、学校预算报表及情况说明

(一)学校预算报表

(二)相关情况说明

四、名词解释

一、学校基本情况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 ”。

学校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70多年来,学校秉承“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传统,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30余万人,形成了“抱道不曲、拥书自雄”的学风和“淳厚博雅、知行合一”的校风。现任党委书记甘晖研究员,校长程光旭教授。

学校位于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古都西安,占地面积2800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长安校区从2000年开始建设,目前已成为学校的主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三、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目前主要承担本科一、二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教师干部培训以及留学生教育等任务。雁塔校区古朴典雅、钟灵毓秀,长安校区现代开放、气势恢宏。学校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1个学院、1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及民族教育学院(预科教育),有63个本科专业,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博士),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含工程硕士9个领域)。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7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4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4个,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各类研究中心(所)60个。学校设有远程教育学院、教师干部教育学院等办学机构,此外,还设有教育部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陕西省教师教育指导中心和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以及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等几十个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0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2%,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71%。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00余人,副教授近700人。双聘院士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级高层次特聘教授1人,“CJ”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全国、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6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0人,陕西省高层次特聘专家30人,陕西省“三秦学者”2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等人才计划入选者42人,陕西省科技新星、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陕西省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扶持计划等人才计划入选者35人。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7600余人,研究生17400余人(其中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9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学生41500余人,外国留学生1100余人。长期以来,学校以质量为生命线,狠抓教学管理和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0项;11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11个专业被确立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项目(包含10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9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47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8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8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2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双语示范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双语示范课程。

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持续提升。近5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0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9项,教育部项目145项;特别是2016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7项(含单列学科),居全国第4位,其中,后期资助项目数连续3年位居全国首位。出版著作6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400余篇,119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共争取纵向科研项目94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3项、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项、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教育部中央财政技术成果转化重大专项1项。出版及参编学术著作142部,其中专著60部,发表学术论文7931篇,53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授权专利665项,其中发明专利555项。

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强化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和“陕西省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民族教育工作,大力弘扬“厚德敦行”文化精神,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被国务院、共青团中央、国家民委、陕西省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连续十八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学校两校区图书馆面积达5.9万平方米,藏有纸质图书403.58万册,电子图书470万册。学校还设有博物馆,由妇女文化博物馆、历史文化博物馆、书画艺术博物馆三部分组成。学校编辑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当代教师教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艺术教育》等学术刊物,其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11种高校社科学报之一。成立已三十余年的学校出版总社是全国年销售额过亿元的高校出版社之一,是集图书、期刊、电子、音像、网络出版于一体的综合传媒企业,编辑出版有8种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中学教学参考专业期刊,已有四十多年的办刊历史,其中7种刊物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设有“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汉办“HSK汉语能力考试中心”,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韩国、新加坡等近30个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112所学校建立了校际友好与合作交流关系,累计培养留学生4500余人。作为中方合作院校建有2所孔子学院。

学校设有教学实验性质的附中、附小、幼儿园,其中附中是百年名校、陕西省重点中学、首批陕西省示范高中,附小、幼儿园是省级示范小学和幼儿园。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与社会企业合办了锦园国际学校、西安市曲江一中、奥林匹克花园学校、绿地浐灞小学、万科小学等10余所中小学和幼儿园。

学校是全国最早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高校之一,探索出了一条被誉为“陕西师大模式”的后勤改革之路,后勤信息化建设也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当前,陕西师范大学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正朝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二、学校预算单位构成

我校预算反映陕西师范大学大学部、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经费收支情况。

三、学校预算报表及情况说明

(一)学校预算报表

 

(二)相关情况说明

我校2017年收支预算总额247721.70万元,比2016年预算总额174072.99万元增加73648.71万元,其中:本年收入预算合计182499.34万元,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40652.46万元,2016年结转24569.90万元;本年支出合计225049.36万元,结转下年22672.34万元。

我校2017年收入预算总额182499.3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117187.14万元,占64.21%,比2016年预算107411.96万元增加9775.18万元;事业收入45825万元,占25.11%,比2016年预算38401.00万元增加7424.00万元;其他收入19487.20万元,占10.68%,比2016年预算15507.60万元减少3979.6万元;上年结转24569.90万元,占13.46%,比2016年预算12752.43万元增加11817.47万元。

我校2017年支出预算总额225049.36万元(不含预计结转下年24569.90万元),其中教育支出218911.53万元,占97.27%;科学技术支出514.93万元;占0.23%;住房保障支出5622.90万元,占2.50%。

我校2017年财政拨款支出预算数为117187.14万元,与2016年相比增加9775.18万元。其中:教育支出113122.54万元,与2016年相比增加11262.03万元;科学技术支出428.60万元,与2016年相比减少70.0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636.00万元,与2016年相比减少1416.85万元。

四、专业名词解释

(一)支出功能分类科目说明

预算收支表中的“科目编码”是指在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中按照支出功能分类划分的各项内容,是综合反映政府职能活动的分类。其中:

2050202(小学教学):反映各部门举办的小学教育支出;

2050204(高中教育):反映各部门举办的高级中学教育支出;

2050205(高等教育):反映经国家批准设立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各部门所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包括研究生)的支出;

2060201(机构运行):反映从事基础研究和近期无法取得实用价值的应用基础研究机构的基本支出;

2060302(社会公益研究):反映从事卫生、劳动保护、计划生育、环境科学、农业等社会公益专项科研方面的支出;

2210201(住房公积金):反映行政事业单位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规定的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以及规定比例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2210203(购房补贴):反映按房改政策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向符合条件职工(含离退休人员)、军队(含武警)向转役复员离退休人员发放的用于购买住房的补贴。

(二)收入明细说明

高等学校预算收入表中收入明细主要包括财政拨款、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下级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中:

财政拨款:是指高等学校本年度从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

上级补助收入:是指高等学校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事业收入:是指高等学校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教育收费和科研事业收入。其中教育收费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学费,普调高中住宿费,高等学校学费,高等学校住宿费,高等学校委托培养费,函大、电大、夜大及短训班培训费和考试考务费。

经营收入:是指高等学校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附属单位缴款:是指高等学校附属的独立核算单位按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其他收入:是指高等学校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未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投资收益、捐赠收入、利息收入、地方教育经费拨款、地方科研经费拨款、除教育部科研经费拨款以外的中央科研经费拨款和地方其他经费拨款。

用亊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指亊业单位在预计用当年的“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亊业收入”、“亊业单位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亊业基金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三)支出明细说明

高等学校支出预算表中的支出明细包括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下级单位补助支出。其中:

基本支出:反映的是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

项目支出:反映的是单位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发生的各项支出。

上缴上级支出:反映的是实行收入上缴办法的事业单位按规定的定额或比例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

经营支出:反映的是事业单位在专业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对下级单位补助支出:反映的是事业单位发生的用非财政预算资金对附属单位的补助支出。

(四)结转资金

结转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已执行但未完成,或者因故未执行,下一年度需要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