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介绍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团结 >> 民族文化介绍 >> 正文

傣族

发布日期:2016-04-11     作者:     浏览数:    分享到:

一、概况

傣族人口有115.9万(2000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其余的散居在景东、景谷、普洱、澜沧、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个县。边疆傣族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傣族村寨多分布在群山环抱的河谷平坝地区。比较大的坝子有景洪、勐笼、勐遮、勐罕、勐海、芒市、陇川、干崖、勐卯、遮放等,平均海拔在500—1300米之间,地势较低。这里四季常青,山川秀美,土地肥沃,灌溉便利,适于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盛产稻谷、甘蔗、樟脑、咖啡、剑麻、橡胶、紫胶、香茅草等。土壤多为红壤土、棕壤土、黄壤土。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在21℃左右。终年不下雪,仅有轻霜期30余天。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一般在1000—1700毫米之间,多集中在5月至10月,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

傣族居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西双版纳是亚洲大叶种茶的原生地,是驰誉中外的“普洱茶”的主要产地。芒果、椰子、菠萝、香蕉等亚热带水果常年不断。山区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出产柚木、紫檀、铁力木等珍贵木材;还有萝芙木、金鸡纳等名贵药用植物。西双版纳州的森林覆盖率为57.14%,德宏州森林覆盖率为46.02%。矿产资源种类丰富,有20余种,铜、铁、金、银、镍、铅、锡、水银等很早以来就被傣族人民发现、利用。德宏还盛产宝石、玉石、绿柱石和水晶等特种工业原料。在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和绵延起伏的山岭河谷中,繁殖着野象、虎、豹、鹿、犀牛、金丝猴、孔雀、犀鸟等珍禽异兽。水边林际,每值晨曦微现或夕阳斜照时,常见美丽的孔雀翩翩起舞,人们把这里誉为“孔雀之乡”。

傣族按分布地区有傣泐、傣那、傣雅、傣绷、傣端等自称。西双版纳等地自称“傣泐”,德宏等地自称“傣那”,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等地傣族自称“傣雅”,瑞丽、陇川、耿马边境一线的自称“傣绷”,澜沧芒景、芒那的为傣绷支系。汉族称傣泐为水傣,傣那为旱傣,傣雅为花腰傣。早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经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汉晋时期称为“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文献则称为“金齿”、“黑齿”、“银齿”、“绣脚”、“绣面”、“茫蛮”、“白衣”等。元明时期仍称为“金齿”、“白衣”。“白衣”又写作“百夷”、“白夷"、“伯夷”,有的误作“僰夷”,以致与白族混淆。清以来称为“摆夷”。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傣族。

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主要有德宏、西双版纳和金平三种方言。傣族有自己的拼音文字,但各地不尽相同,分傣那文(德宏)、傣泐文(西双版纳)、傣绷文(瑞丽、耿马、澜沧等地)和金平傣文、新平傣文5种。前4种文字以印度梵文为基础,经过不同的发展演变过程,逐渐形成不同风格的文字。新平傣文则以注音字母为基础。较为通用的是傣泐文和傣那文,现称西双版纳傣文和德宏傣文。20世纪50年代,对西双版纳傣文和德宏傣文在原有文字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改进后的傣文称为新傣文,原有的文字称为老傣文。改进后的西双版纳傣文,在保留原来字母形式和表音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语音增删了若干字母,改变了声调符号,并对字母读音、附加符号的使用和书写规则作了规范。改进后的德宏傣文,克服了老傣文一字多音多义以及没有配套声调符号等缺点,更为规范、科学。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

二、历史沿革

傣族地区历史悠久。迄今为止,傣族聚居区已发现多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出土了数百件遗物。西双版纳在景洪澜沧江沿岸的台地上,先后发现了曼蚌囡、曼允、曼景兰、曼厅等新石器时代遗址,清理出石斧、石锛、石刀、鱼网坠等石器以及陶器、骨器和贝壳等遗物。德宏在瑞丽江畔的芒约和陇川芒胆两个新石器时代遗址上,发现了夹沙红陶、夹沙黑陶、印纹陶片、石斧等遗物,其中的肩石斧、石网坠和印纹陶是古越人文化的典型代表,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同类器物相似,具有明显的百越文化特征。陇川江流域的梁河勐养、潞西五岔路也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澜沧江中游的云县忙怀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打制双肩石斧,器型和制法与福建建阳、台湾的同类器物相似。孟连娜允古城旁的南垒河岸,曾先后发现5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打制石器、手制陶器、动物化石等珍贵的历史文物。

傣族和同一语族的壮族、侗族、水族、布依族、黎族等有着密切的历史关系,同为古越人的后裔。先秦时称为“百越”,汉晋时称“滇越”、“掸”或“擅”。据傣文史籍记载,早在周威烈王二年(公元前424年),就有关于傣族部落战争的记述。汉朝史书中提及的“滇越乘象国”,即指今德宏和缅甸的部分地区。

傣族聚居区很早就同中央王朝和内地保持密切的联系。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开发西南地区,建置益州郡,傣族地区是益州郡的西南边疆。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增设永昌郡,傣族地区属永昌郡管辖。当时,傣族先民的首领曾多次派遣使者,带着音乐师和魔术家来到东汉王朝的首都洛阳奉献乐章,表演新颖的技艺,博得了东汉王朝的赞赏与欢迎,被赐予金印、紫绶,其首领还被封为“汉大都尉”,从而和东汉王朝建立起政治上的隶属关系。蜀汉时属庲降都督所辖南中七郡之永昌郡。两晋南朝属宁州永昌郡。

公元8—13世纪,傣族地区先后隶属于云南以彝族、白族为主体建立的南诏蒙氏政权和大理段氏政权。此时,傣族已经进入农业社会。9世纪的汉文史籍记载,傣族在农业生产中用牛和象耕田,大量种植水稻,并有了相当规模的水利灌溉系统。手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用木绵织布,挖卤矿煮盐,用金属制作武器,并用黄金和白银捶成薄片套在齿上作为装饰品,因而唐代以来对傣族有“金齿”、“银齿”等称呼。

随着生产的发展,西双版纳傣族首领叭真(即帕雅真)统一各部,于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以景龙(今景洪)为中心建立“勐泐”地方政权,称“景龙金殿国”“景龙”有上百万的人口,还有大量的白象和马匹。“景龙”以“天朝皇帝”为“共主”。叭真即位时,还受到南宋的封号,发给“虎头金印”,“命为一方之主”。叭真子继其父为“景龙”国主时,也受南宋赐封为“九江(澜沧江)王”。“景龙”一直与内地保持着从属关系。

元代,傣族地区隶属于云南行省。此时已开始在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在云南南部傣族地区设置了车里军民总管府,管辖西双版纳等地;西部傣族地区设置金齿宣抚司,管辖德宏等地傣族。明代,又在元代的基础上加以巩固,在西部设麓川平缅宣慰司;在南部设车里军民宣慰司,并设较小土司区,全面推行土司制度。在广大傣族地区任用世袭的土司、土官,大大加强了元、明王朝对傣族地区的统治。这一时期,汉、傣人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更加密切,特别是大量汉族人民迁居边疆,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科学在傣族地区广为传播,迅速促进了傣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元初的记载表明,当时德宏地区的傣族仍然使用奴隶从事劳动。元明之际各地傣族地区先后进入了封建领主制社会,社会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铁器的使用已相当普遍。农作物亦增加了新的品种,棉花已经普遍种植。手工业也有新的发展,出现了珍贵的“干崖锦”、“丝幔帐”等优美的手工艺品。商业活跃,出现了车里等较大的商业城镇。1570年车里宣慰使把辖区划分为“十二版纳”(傣语称十二为“西双”,“版纳”意为千田,每千田为1个征收封建负担的行政单位),从此有了“西双版纳”这一名称。

西部傣族曾以今德宏瑞丽江河谷为中心建立了勐卯地方政权,即勐卯果占壁王国,11至15世纪一度称雄于世。北宋时代(约公元11世纪),勐卯与勐生威、勐兴古、勐兴色联合,建立了“勐卯果占壁”王国。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在今德宏一带设置土司制度,将傣人首领思汉法分封为麓川路军民总管府总管,后又赐封麓川路平缅宣慰使等官衔。元至大三年(1310年),芳罕次子混依翰罕继位,并以猛虎曾跃过头顶而自号“思汉法”,建都姐兰。元统六年(1340年),思可法继位“勐卯王”,曾建都于姐兰和广贺罕。他不断征服周边领土,建立了强大的“麓川王国”(傣语仍称“勐卯果占壁”)。其辖地东至今泰国清迈,西至印度阿萨姆邦,南至曼德勒,北至澜沧江的大部分地区。从明宣德(1426—1435年)开始,麓川王思任法不断向四境扩张,云南边疆的稳定及明王朝的统治一度受到威胁。1441年至1448年之间,明朝派军三征麓川,果占壁王国覆灭。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以麓川城为基础筑平麓城(今勐卯城),大兴屯田,并派将镇守。思氏战败后退居孟养。直到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缅甸军队大举入侵,思轰在抵抗侵略战争中兵败身死,其后裔放思祖逃入内地,寄食于干崖,至此,长达近五百年历史的勐卯果占壁王国势力彻底结束。

清代,基本上沿袭元明旧制,但在社会经济较为先进的内地傣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委派流官进行直接统治。至民国时期,云南边远的傣族地区还基本保持了元代以来的土司制度。有车里宣慰使司,辖区相当于今天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设有宣慰使(傣语称召片领)、都笼八大臣(召景哈、都笼告、都笼萨扒、都笼回廊满空、都笼回廊蛮旺、都笼回廊庄往、都笼纳花、都笼纳笋)等官。司廊也称“议事庭”,是最高行政机构,设议事庭长一人,即召景哈,下设昏贝、章罕。车里宣慰司下的行政单位分勐、火西、贯三级。此外各地还设有南甸宣抚使、干崖宣抚使司、陇川宣抚使司、勐卯安抚使司、芒市安抚使司、遮放副宣抚使司、盏达副宣抚使司、潞江安抚使司、耿马宣抚使司、孟连宣抚使司。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在边疆傣族地区成立县和设治局,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加深了傣族人民的苦难。1949年前,德宏傣族已进入封建领主制社会,受南甸(今梁河)、干崖(今盈江)、盏达(今盈江)、陇川、勐卯(今瑞丽)、遮放、芒市七个土司统治。

傣族地区地处边疆,在帝国主义的入侵当中首当其冲。帝国主义不仅进行经济侵略,大量掠夺资源、倾销商品,而且还进行政治、军事、文化侵略,派遣间谍、特务,借探险、考察、旅行、传教等名义,深入我边疆地区,搜集情报,测绘地图,拉拢民族上层,破坏民族关系,甚至进行赤裸裸的武装入侵,使傣族人民进一步陷入苦难的深渊。为了捍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傣族和汉、景颇、佤等族人民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英、法帝国主义的侵略展开了多次武装斗争。这些斗争配合了全国人民反帝运动,有力地打击了侵略者,挫败了帝国主义妄图侵略我边疆地区进而侵吞云南的阴谋。

抗日战争期间,傣族人民又与全国人民一道,并肩投入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武装斗争,为保卫祖国边疆神圣领土作出了贡献。1938年修筑滇缅铁路,耿马土司罕富廷和孟定土司罕万贤率领所辖的傣、佤等大小民族头人亲自指挥民工,参与修建铁路的毛路。1942年5月3日起,日本侵略者7天之内便相继侵占了怒江以西的畹町、芒市、龙陵、腾冲约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至此,云南由抗日的大后方变成了抗日的前沿阵地。日军占领滇西后,各民族的抗日游击队与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其中有杨炳南为首的傣汉青年救国团、傣族土司刀京版领导的滇西边区自卫军、耿马土司罕裕卿组建的耿沧支队等。抗日战争中,滇缅公路是中国接受外援物资最重要的通道,被称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大动脉”,傣族人民多次参与对滇缅公路的抢修,保证了道路的通畅。1944年,滇西抗战转入大反攻,终于在1945年1月20日,将日寇逐出国门畹町,最终夺取了滇西抗战的胜利。滇西抗战被誉为“创全歼守敌之典范,开收复国土之先河”,为全国抗战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从边疆到内地各傣族聚居区,所处历史条件不尽相同,社会发展是不平衡的,社会组织结构与政治形态也互有差异。在景东、新平、元江等地区,傣族和汉族交错杂居,吸收了汉族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生产力发展较快,较早地进入了封建地主经济。西双版纳、德宏等边疆地区傣族社会的发展则相对缓慢,特别是西双版纳地区,到新中国成立前,还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封建领主经济。

西双版纳自元、明、清各封建王朝设置土司制度以来,被中央王朝册封为“车里宣慰使”的“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世代成为西双版纳的最高领主和统治者。在这里,所有的土地、山林、水源等,都属于召片领所有。召片领又分封其宗室、亲信为一个区域内的统治者,称为“召勐”(意为“一片地方之主”),世袭领有境内的土地和人民。在封建领主大土地所有制下,土地的一部分为领主直接占有,成为私庄和赐给家臣的薪俸田,另一部分为农奴的份地。份地为村寨集体占有,领主利用历史上残存下来的农村公社分配土地的形式,通过村寨头人把土地分配给农奴耕种。农奴领种份地必须承担各种封建负担,这种封建负担是领主剥削农奴的主要手段。

新中国成立前,由召片领、召勐、“波朗”(由召片领或召勐派出,监督辖区内各级官员并强制农民承受封建负担的官),以至村社当权头人等各级领主构成领主集团,约占总人口的7%。农村中除占农民总户数5.7%的由领主集团分化出来的“自由农民”——“召庄”以外,领主把广大农奴划分为“傣勐”和“滚很召”两个等级。傣勐(意为“本地人”或“建寨最早的人”)约占总户数的55%,是最早的居民,其地位较其他等级农奴为高,占有较多土地——“寨公田”。滚很召(意为“官家的人”或“主子家内的人”)约占总户数的39%,这是一个因各种社会原因丧失了土地和人身自由而隶属于领主的农奴集体,社会地位最低,所受剥削也最重。农奴除负担沉重的官租和无偿耕种领主的私庄田和薪俸田外,傣勐等级农奴还要负担修路、架桥、兴修水利等各种无偿公役。滚很召等级农奴则被强迫承担领主的各种家庭劳役,诸如养马、养象、煮饭、抬轿、划船以至削大便棍、哭丧等,名目多至百余种,分寨包干,世代相承。

为了镇压广大农奴的反抗,领主有一套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机构。在召片领之下有“议事庭”,是权力机构和议事机构,负责处理一切日常事务。各勐有“议事庭”。勐以下是“火西”,管理若干村社,其首领称为“叭火西”。“火西”以下是村社,设有“叭”、“鲊”、“先”各级头人。此外还拥有军队、法庭和监狱。

西双版纳以外的德宏、孟连、耿马等边疆傣族地区和西双版纳大体一致,基本上属于封建领主经济,但是这些地区社会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民占有的份地渐趋稳定,甚至可以世袭占有,实物地租也普遍出现。在芒市、盈江等地,由于与汉族接触较多,所受影响较大,地主经济发展较快,富农经济也发展起来了。地主、富农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大土地所有制趋向解体,村社组织已经瓦解,其社会经济形态比西双版纳前进了一步。

封建制度的压迫和剥削,引起了傣族人们持续不断的反抗。傣族人民以无比的憎恨诅咒着封建制度:“你是水,我们不喝;你是路,我们不走;你是太阳,我们不晒谷子;你是佛,我们不拜!”19世纪中叶,德宏轩岗坝的傣、景颇等人民在“布幸额门”的领导下,举行了反抗芒市土司残暴统治的联合起义。斗争坚持了3年,最后被土司和清朝统治者镇压下去,但人民的反抗火焰并未熄灭。不久,在芒市一带又爆发了以著名歌手“混依海罕”为首的各族联合起义。他用歌声揭露封建领主的罪行,激发农民的阶级仇恨,号召大家起来反抗,四周农民听到他的歌声,纷纷参加起义队伍,拒绝交纳官租。起义失败后,土司杀害了“混依海罕”。但傣族人民永远怀念着这个英勇的歌手,把他奉为“歌神”。近百年来,傣族人民与封建土司、头人的斗争屡见不鲜。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三、风俗习惯

傣族家庭与婚姻在历史上的鲜明特点是等级内婚。土司之间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盛行一夫多妻。土司还凭借权势,随意凌辱农民妻女。广大农民实行父权制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家庭成员为父母与未婚子女。

青年男女婚前社交活动相当自由,可以自由恋爱。未婚青年在节日里或盛会场合“串不少”(找未婚女子谈情说爱)很盛行。流行招赘上门的习俗。傣族举行婚礼时,都要有隆重的“拴线”仪式,由老人用洁白的棉线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把两人的灵魂拴在一起,并祝福新婚夫妇相敬如宾,白头偕老。

通行土葬,但具有明显的阶级差别,贵族与贫民的葬地是严格分开的。和尚、佛爷死后,先行火葬,再用瓦罐盛骨灰埋于寺后。

傣族服装,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男子文身的习俗很普遍,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驱邪护身、装饰身体。男孩到11岁左右,即请人文身,文身的图形大多以虎、豹、狮、龙、蛇、鹰为主。所文部位大多是四肢、胸腹、背部,一般文一条腿需两天,文全身需七至八天。

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德宏芒市等地妇女,婚前着浅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腰,婚后改着对襟短衫,黑色筒裙。内地傣族妇女服装与边疆大体相同,但有地区性特点,往往因此被其他民族称为“花腰傣”、“大袖傣”等。如玉溪市新平的傣族妇女用长达丈余的特制花腰带系筒裙,由此而得名“花腰傣”。她们的服装以黑色、红色基调为主,贴身的短褂长及上腰部,领口用细银泡拼成上下交错的菱形图案,腰间装饰长达五、六米的绣花腰带,头戴尖顶“鸡枞”斗笠帽,帽沿上翘。“花腰傣”独具魅力的头饰、服饰,与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出土的滇国青铜器上的人物十分相似,有着椎髻、短襟衣、筒裙等共同特征,证明了两者之间的一脉相承。

傣族主食以大米为主。德宏地区吃粳米,西双版纳等地爱吃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傣族著名的香竹饭又称竹筒饭,即把糯米放在香竹筒里,用水浸泡15分钟后,用火烘烤而成的。吃时,捶打竹筒使之变软,竹筒内壁的竹膜便贴在饭上,用刀一剖两半,香竹饭便脱竹而出,香气浓郁,饭软而细腻。还有独具特色的菠萝紫米饭,其味清甜可口,并有补血润肺之功效。外出劳动者常在野外就餐,用芭蕉叶盛一团糯米饭,随带盐巴、辣子、酸肉、烧鸡、喃咪、青苔松即可进食。肉类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善作烤鸡、烧鸡,喜欢吃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常吃的蔬菜有白菜、萝卜、笋和豆类。

傣族也食昆虫。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捕蝉是在夏季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家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傣族地区盛产竹子,竹虫也特别多,人们在竹林中寻觅到被竹虫钻蛀的竹子,顺着往上一节剖开,竹蛹就在其中,多时一个竹节里可得到一小碗。将取出的竹虫蛹剁细,加上炒米粉和佐料,以生菜沾食,亦可用水稍煮一会,捞起用油煎食,还可与鸡蛋一起炒吃,香脆可口。傣家人还食用蚂蚁蛋,都是生长在树上的大黄蚂蚁所产。蚂蚁蛋主要是凉拌,洗净后放在沸水里烫熟,然后加入蒜、盐、醋等调料,再加上自己喜爱的蔬菜即可食用。

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选春季江水里岩石上的苔藓,以深绿色为佳,捞取后撕成薄片晒干,用竹篾穿起来待用。做菜时,厚的用油煎,薄的用火烤,酥脆后揉碎入碗,再将滚油倒上,然后加盐搅拌,用糯米团或腊肉蘸食,味美无比。

傣族有食花习俗。经常采食的野花有攀枝花、棠梨花、白杜鹃、黄饭花、甜菜花、芭蕉花、苦凉菜花、刺桐花、金雀花、鸡蛋花、苦刺花、弯根花、盘藤花和一种傣语称为“莫谢”的花等,大约30多种。

生、鲜、酸、辣、野是傣家菜的特点。傣族人认为,吃酸心爽眼亮,助消化,还可以消暑解热;吃甜,能增加热量,解除疲劳,预防肝炎;吃辣,可以开胃口,增食欲,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伤风感冒;吃生的,菜鲜味美,可口舒心。傣味中以酸为美味之冠,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最常食用的是酸笋,把新鲜竹笋切成丝,放入清水漂浸,之后捞进大缸用力压紧、封口,放置半个月待变酸,傣族人随便哪家都有百来斤酸笋,一天也离不开。傣味的调料很独特,有撒苤、喃咪等。

酒为傣族人民所嗜爱,一般都是自家酿制,度数不高,味香甜。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喝时在火上略炒至焦,冲泡而饮略带糊味。嚼槟榔的习惯也很普遍。嚼食槟榔要拌以烟草、石灰,终日不断。

干栏式建筑是傣族居住的特点。西双版纳和德宏瑞丽一带傣族的竹楼别具风格。楼近方形,上下两层,上层住人,距地约7尺,下层无墙,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什物,顶为双斜面,多覆以编成的“草排”。拾级登楼,有走廊、晾台,可以晾物、纳凉。德宏多数地区的傣族则住平房,剖竹为墙或以土坯为墙,覆以茅草,多为四合院。楚雄彝山里的傣族竹楼,屋顶较为宽大且平缓,主要功能是通风防晒纳凉,防雨次之;房屋架空,人住楼上,能躲避地上炎炎暑热和潮气,防止虫豸侵害;梁柱里外穿插连接,浑然一体,十分牢固,可防地震之忧;楼下只有几根柱子,若遇江水泛滥,一般情况下可保竹楼无恙。在彝山傣族地区,家家都建有竹楼,且多为傣族百姓的主居。

傣家竹楼室内用篱笆将房屋分成两半,内室较小,是卧室,禁止外人入内;外室较宽敞,靠里部分为堂屋,是接待客人的地方,靠外部分设有火塘,是取暖、做饭的地方。火塘及架在它上面的铁三脚架是神圣的,不能跨越不能踢,更不能随便拆掉。楼室门外设有走廊.一侧搭着下楼的木梯,一侧搭有露天阳台,阳台上陈放着盛水的坛坛罐罐,四周设有围栏,供家人洗漱、冲凉。竹楼屋顶呈人字形,屋面分上下两层,过去多用茅草蒙盖,随着傣家人生活的改善,现在盖顶的茅草已被瓦片所取代。

傣族的节日,多与宗教活动有关。主要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等。关门节,傣语“毫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开门节,傣语称“翁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在这两个节日当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都要到佛寺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向佛像佛爷敬献美食、鲜花和钱币,在佛爷佛像前念经、滴水,以求佛赐福于人。从关门节到开门节的3个月内,是“关门”的时间,为一年中宗教活动最频繁的时期。礼佛,听佛爷讲经,7天一小赕。晚上要放火花、爆竹、高升(孔明灯),举行“赶摆”。关门期间,男女青年可以谈情说爱,但不能结婚,不能外出;待“开门”后方能结婚和外出。

傣历年——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或“楞贺桑勘”,意为六月新年。时间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约在农历清明后十日举行,它象征着“最美好的日子”。节期一般是3天。头两天是送旧,最后一天是迎新。节日清晨,傣族村寨的男女老幼沐浴盛装到佛寺赕佛,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4、5座,大家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之后,妇女们各挑一担水为佛像“洗尘”。佛寺礼毕,青年男女退出,相互泼水祝福。接着成群结队四处游行,泼洒行人以示祝福。西双版纳每年过泼水节的时候,傣族群众都要在澜沧江举行声势浩大的龙舟赛,赛后就将龙船拆散放进佛寺的竹楼里保管,待第二年泼水节到来之前,再把拆散的龙船拼装起来,拼装龙舟就称之为“旱黑”。

花腰傣最隆重的节日要数农历正月十三的“花街节”。这天,上千名青年男女从周围的村寨汇集到花街。节日的花街热闹非凡,身着盛装的小卜少(少女)排成长队,款款走过花街,竞妆比美,风情无限;小伙子们则瞪大眼睛寻找意中人。如果情投意合,两人就相约到凤尾竹下荔枝丛中,姑娘解下腰间的秧篾饭,掀开青翠的芭蕉叶,只见喷香的糯米饭用鲜花汁染成了一半金黄一半鲜红,以芭蕉叶相隔一层又一层盛满猪脊肉、油炸干黄鳝、腌鸭蛋等美食。两人一起美滋滋地吃着,说着甜蜜的情话。吃完秧蔑饭,提亲成婚的大事也就定下了。

傣族文学主要是叙事诗。傣族有500部左右的长篇叙事诗。现在保留的傣族传统长篇叙事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有歌唱人类创世活动的如《布桑盖与瓦桑盖》、《坤撒》,颂扬祖先创业事迹的如《叭阿拉吾射金鹿》,反映历史事件的如《召网香召网朔》、《勐卯与景欠战争史》,揭露统治阶级贪婪残暴的如《娥并与桑洛》、《召树屯》、通过爱情主线揭示社会矛盾的如《朗鲸布》、《线秀》,还有新中国成立后表现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彩虹》、《流沙河之歌》等。

傣族有传统的傣戏。以前西双版纳有一种以舞蹈为主兼唱戏词的形式,这是傣戏的雏形。其情节比较简单,主要表现持刀的猎人与化了装的龙、凤、龟、鹤进行斗争。傣戏的发展和完善主要在德宏一带。因此傣戏又称“滇西傣戏”。大约在19世纪初产生于德宏盈江的盏西和干崖。较早的剧目有《公孙犁田》、《冒少对唱》、《十二马》等。到20世纪初,盈江土司成立了第一个傣戏剧团,于是傣戏迅速风靡各地。傣剧的唱腔、道白均用傣语,唱腔以男腔、女腔为主,剧本多根据傣族民间故事改编,表演以本民族歌舞及民间武术为主,也借用其他剧种表演的程式,形成自己的戏曲风格。在傣族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挥了表演者道具扇子或手帕的作用,同时借鉴京剧、滇剧和傣拳创造了傣戏的武打动作,脸谱的化装则由原来的红、黑、白三色发展为较为细致的“勾脸”,以表现人物性格。另外还根据剧情和角色的性格改进了曲调形式,音乐集傣族地区丰富的民间曲调而成,伴奏从以象脚鼓、铓锣、钹为主发展到使用多种乐器,并采用了滇剧不少以锣鼓经为主的伴奏手段。各地经常有剧团演出,每逢节庆日,村与村、坝与坝之间还举行巡回的交流演出。

傣族舞蹈种类繁多。西双版纳傣族称舞蹈为“凡”。民间舞蹈有:凡婻诺、凡光罕、凡光、哈凡、凡整。凡婻诺以模仿禽类动作为主要特征,包括孔雀舞、鹭鸶舞、斑鸠舞等。凡光罕是以鹿的模具作为道具而表演的兽类舞蹈,此外还有狮子舞、大象舞等。凡光为鼓舞,舞蹈者挎鼓或击鼓而舞,自己为自己伴奏,仅限于男性表演,在民间流传极广。常见的鼓舞有嘎光鼓舞、象脚鼓舞、大鼓舞等。哈凡为边歌边舞的集体性舞蹈,常见的有《依拉贺》和放高升舞,多在节日期间结群表演。凡整为武术舞,其中包括拳术舞、棒术舞、刀术舞等。表演时常敲击鼓、铓、镲等打击乐器伴奏。表演者的步伐、节奏应与鼓点协调,具有娱乐和自身防卫等特点。除了以上几种有统一名称的舞蹈外,民间还有一些反映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的舞蹈,常见的有帽子舞、扇子舞、花环舞、花棍舞、蜡条舞、荷花舞等,其特点以舞蹈动作表现傣族生活的某些侧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种类繁多的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人们最喜爱、最熟悉,也是变化和发展幅度最大的舞蹈之一。每年的佛教节日和迎接新年时,都要表演孔雀舞。

傣族民间乐器有嘎腊萨、玎、筚、多洛、象脚鼓、铓、排铓和傣镲等。傣族的特色乐器葫芦丝是舌簧乐器,用循环换气法能持续发出五度音程,音色优美、柔和、圆润、婉转。在月夜的竹林或傣家竹楼里,能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而吹出的颤音尤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全国著名的作曲家施光南创作出《月光下的凤尾竹》乐曲,使葫芦丝音乐风靡大江南北。象脚鼓因鼓身形似象脚而得名,常与铓锣、傣镲组合在一起,广泛用于歌舞和傣戏伴奏。嘎腊萨是竹制、吊桥形的敲击体鸣乐器。玎是弹拨弦鸣乐器,傣族青年恋爱时经常弹奏,有“爱情乐器”之誉。

武术,西双版纳傣语叫“芬整”,德宏一带叫“戛拳”。过去,傣族男子到了十四、五岁,一般都要学会几套武术动作,作为防身、御敌、防野兽之用。腾冲县的永乐寨,男女老幼人人习武,被誉为“傣族武术之乡”。傣族武术广泛吸收了我国汉族太极拳、长拳、形意拳和气功的内容,又引进缅甸、泰国的武术,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步伐多以四平马步、弓步、跪步为基础,步稳势烈,节奏分明,多借劲含力,以巧取胜。傣族武术在西双版纳有四个流派:一是以拳术为主的本地派,二是以棍棒为主的汉族传来派,三是以长刀为主的缅甸传来派,四是以短刀为主的泰国传来派,总共有130多套武术。武术中以拳术最为丰富,也最有地方特色,有大洪拳、小洪拳、扑虎拳、四方拳、老虎撩尾拳、螃蟹拳、梅花拳等。傣族人还善于把各种动物的姿态糅合在武术之中,形成别具一格的青蛙拳、蛇拳、孔雀拳、鹭鸶拳、猴拳等。

傣锦多是单色面,用纬线起花,对花纹的组织非常严谨。织造时傣族妇女首先将花纹组织用一根根细绳系在“纹板”(花本)上,用手提脚蹬的动作使经线形成上下两层后开始投纬,如此反复循环,便可织成十分漂亮的傣锦。设计一幅傣锦,需几百乃至上千根细绳在“纹板”上表现出来,要求极严。傣锦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彩艳丽,坚牢耐用。它的图案有珍禽异兽、奇花异卉和几何图案等。每一种图案的色彩、纹样都有特殊的含义,如红绿颜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象征吉祥,大象图案象征五谷丰登。

傣族是制作和使用黑陶最多的民族。西双版纳、普洱镇远等地是黑陶的主产地。由于黑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因而在炎热的傣乡,长时间用它蓄水不仅不会变质,而且能保持水的清凉感觉。还有一个用途是用作祈吉的滴水器,傣族寺庙佛殿中的柱脚处通常会有一个落水小洞,根据滴水的情况占卜,若有不吉要请佛爷为其念经解除。黑陶器的原料是傣乡特有的一种黑土,经与一定的沙和沾土混合沤透后捶砸揉压制成。黑陶器均以手工拉坯制作,坯拉好后用刀刮或刻画出花纹,晾干后烧制即成。黑陶器一般皆为素色,表面光滑,质地细腻。红陶器具出品和用得最多的是罐,傣语称为“莫丁”,一般较大,造型十分别致,用于盛水装饭,在炎热条件下能免除腐坏之虞,为所有傣族人家必备之器。红陶制作材料为当地一种红粘土,呈砖红色,配以一定量的沙,拌透揉均,用木棒槌舂、打混合后,用自制的转盘手工拉坯。坯拉好后用有花纹的木拍拍上简单的花纹,放入棚下阴干,阴干后即行烧制。

耿马县孟定镇芒团村的傣族还有手工造纸的技术。妇女是芒团手工造纸中的主要劳力和技术能手,作坊里的每一道工序都是由妇女完成的。造纸的原料是构皮。工序有浸泡、拌草木灰、蒸煮、洗涤、捣浆、抄纸、晒干、砑光、揭纸等。

云南傣族地区的剪纸,一般多用于刺绣样稿以及装饰门楣、灯彩、旗幡和供品等。题材多是几何形纹和花草鸟兽。纹样的特点多为满地底纹,以托出中心主花,刀法粗壮有力,构图丰满完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傣族妇女的剪纸多以动、植物为题材。作品多为白象呈祥、孔雀开屏、虎啸山林、金鸡破晓、白鹤亮翅等,还有荷花、山茶、菊花等花卉为题材的剪纸。

傣文书法是以傣文字体为表观内容,以最初时的火炭笔、白泥巴笔以及后来的“列占”(铁锥笔)、蕨笔、钢笔和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传统傣文书法有“多温暖斐”、“多勤搭毖”、“多法顸”、“多洛谷”、“多麻环折”、“多南帘夺”等六种书体,傣语把它们统称为“南赞贺折”,意即“六种技法”或“六大形式”。新中国成立后,新出现的书法艺术有“折篾形”、“猫闭眼形”、“方体形”、“叠压形”、“鸡爪形”、“卷首甩尾形”、“金藤绕圈形”、“金花吐丝形”等众多流派、风格各异的优秀傣文书体。

傣族的医学也很发达。傣医理论认为,自然界存在风、土、水、火“四塔”,而人体同样由风(气)、水(血)、火、土“四塔”构成。四者平衡则身体健康,四者不平衡则生病。傣医将疾病分为四大类,即热病类、斑疹类、痹病类及毒病、血病类。傣医还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将一年分为冷、热、雨三季,选用不同的方药治疗不同季节的疾病。傣医治疗疾病,除采用内服、外用、内外合治三种疗法外,还有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如睡药、敷药、蒸药、薰药、研磨药、刺药等。傣医常用成方有万应小药丸、五宝药散、大成金丹以及目疾咽痛方等。现存傣医药文献有《嘎牙山哈雅》、《玛弩萨罗》、《药典》、《医书》、《药书及病理》等。

宗教方面,边疆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属于小乘佛教,同时保留着原始鬼神崇拜的残余。内地傣族崇拜“龙神”、“龙树”,有宗教职业者“波勐”和“师娘”,代人占卜治病。在景谷等地区,也有信仰上座部佛教的。

南传上座部佛教,有史料可证的是约在7世纪中由缅甸传入中国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传入云南后,公元8世纪左右进入发展时期,10至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最初经典只口耳相传。约在11世纪前后,泰润文书写的佛经经缅甸传入西双版纳,至傣文创制后始有刻写贝叶经文。临沧、普洱两地的上座部佛教,传入时间比西双版纳、德宏地区更晚。根据耿马县的史料记载,佛教传入耿马县的时间是公元1473年,是从缅甸掸邦传入的。上座部佛教传入景谷的时间大约是17世纪中期。

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云南地区形成很多教派,按其名称可分为润、摆庄、多列、左祗四派。西双版纳的大龙、景洪、罕等傣族地区流行的上座部佛教属于润派,润派是林居派,居住在山林中。僧人们带来了傣润文佛经,以后又建立塔寺,制订僧制。此后,润派佛教又传入德宏、临沧地区。此外,德宏、临沧地区还有多列、左抵两个派别,这两派原为林居,传入傣族地区后,改为村居,往往在村落或寨边。另有摆庄派,流行于德宏及保山地区的傣族中,这一派是从缅甸瓦城传入的。

由于小乘佛教主张男子在一生中要过一段脱离家庭的宗教生活,才能除苦积善,成为受教化的新人,成年后有社会地位,所以过去农村中佛寺很多,送子弟入寺为僧很普遍。特别是在西双版纳,未成年的男子几乎都要过一段僧侣生活,识字念经,然后还俗回家,有的就终身为僧。傣族的斋僧赕佛活动极为频繁,且很虔诚。由于村寨各户有共同负担寺院开支和僧侣生活的义务,加上其他宗教活动经费,约占农户农业收入的1/5,成为农民的沉重负担。新中国成立后,解除了不合理的宗教负担。

此外,傣族还供奉自己村寨的社神,傣语称“丢拉曼”,也称“披曼”,是保护神,每年要祭祀两次,栽秧前为祈求丰收,秋收后为谢恩,要集体杀牛或猪一头,各家备贡品送入供奉社神的房内,待念完祭词后,大家共食。新加入社的成员,要用鸡、酒和腊肉条供奉社神。在勐海等地屠宰祭牲仍保留着剽牛和食牛皮的风俗。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普遍崇拜龙树、龙神,元江江边傣族每年农历3月祭龙树时,全村要杀红牛,杀前在红牛身上用白灰画成花纹,还要在牛身上披红绿布。同月还要杀猪祭“天公地母”,以求保佑牲畜平安。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四、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初期,傣族地区普遍进行了民主建政、肃清匪特的工作,安定了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了生产,疏通了民族关系,初步改变了傣族地区的面貌。为废除傣族社会的封建制度,党和政府根据傣族地区的具体情况,领导傣族人民进行民主改革运动,同时在傣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至今共成立了2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1953年1月24日成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53年7月24日成立),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54年6月16日成立)、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1955年10月16日成立)、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1980年11月22日成立)、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1980年11月25日成立)、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1985年12月7日成立)、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1985年12月25日成立)、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985年12月30日成立)。还成立了一批民族乡,包括楚雄州永仁县万马傣族乡、永兴傣族乡,武定县东坡傣族乡;保山市隆阳区潞江傣族乡、芒宽彝族傣族乡,昌宁县湾甸傣族乡;红河州红河县勐龙傣族乡;临沧市云县糯洒彝族傣族乡;普洱市翠云区龙潭彝族傣族乡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使广大傣族人民的基本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傣族地区的经济得到又好又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迅速。如2005年,西双版纳全州生产总值为78.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增幅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德宏州实现总产值58.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54亿元的目标。

农业生产发展迅速。新中国成立后,傣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大力开展以兴修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实行科学种田,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等等,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到2005年,西双版纳州粮食总产量是1949年的2.96倍多,比1977年增长了96%,全年实现现价农业总产值41.37亿元。德宏州则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21亿元,粮食总产量达40.27万吨。以柠檬、麻竹、咖啡、澳洲坚果、滇皂荚为主的生物资源创新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开发面积达到30.95万亩,初具规模。以麻栗坝水库为代表的一批水源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江河治理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解决了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农业科学种田有很大进步。孟连县2001年列入全省电脑农业推广县。至2003年,孟连县开发了自己的陆稻种植系统,并对云南省提供的水稻、玉米施肥系统二次开发,3年间共设样板面积1200亩。主要在水稻、陆稻、玉米3种粮食作物上实施推广面积22422亩,新增产量92.2万公斤。建成了孟连县的电脑农业网站,利用互联网发布县的资源、农产品供应等信息,通过互联网学习水稻、玉米、甘蔗种植等作物种植的技术、新方法,并教会群众应用。至2005年,电脑农业项目已在全县4个乡(镇)30个村组织实施,参加农户达到了19000户次70000多人次,共计完成推广面积8.3万亩。傣族群众尝到了科技种田的甜头。

工业生产稳步发展。傣族地区过去仅有少量的纺织、酿酒、榨油、竹木制作等手工业。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先后建立了采矿、机械、电力、化学、陶瓷、皮革、制纸、制盐、食品加工、制茶、榨糖、制胶等厂矿企业。西双版纳的景德工厂、勐海茶厂、普文糖厂、德宏的新华工厂、芒市机械厂、怒江坝的国营糖厂等,都是云南省有名的企业单位。2005年,德宏州工业总产值完成26.94亿元,实现增加值9.72亿元。其中电力、水泥、铝、硅等工业产值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商业得到繁荣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傣族地区的商业十分萧条,商品极少,价格昂贵,奸商又从中牟取暴利。广大傣族人民受尽了剥削。新中国成立后,傣族地区各州县都建立了百货、民族贸易、外贸、农具、食品、医药和饮食服务等公司。贸易方式由过去的易货贸易、小额贸易为主转变为一般贸易、转口贸易、加工贸易、资本合作、技术合作国际汇兑区域会展等多元化、高水平的形式。1988年,德宏州瑞丽市开辟了姐告经济试验区。姐告开始成为中缅两国贸易的“中转站”和“集散地”。1991年正式批准成立了姐告边境贸易经济区。从2000年8月1日起,姐告开始实行“境内关外”准自由贸易区的特殊政策。抓住发展的新机遇后,2000年进出口总值达到15.2亿元(不含边民互市)。2005年,德宏州完成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3.90亿美元。西双版纳州对外经济贸易总额达2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东盟各国已成为其最大的贸易伙伴。其中贸易额列前三位的是缅甸、老挝、泰国,又以泰国的贸易增长最快。继东盟之后的主要贸易伙伴,还有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

交通事业迅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傣族地区的交通非常闭塞,除中缅公路通往德宏地区外,全靠驿道和马帮运输。现在西双版纳全州全部通公路,36个乡中有29个修通了公路,总通车里程为3670公里。西双版纳机场于1990年4月建成通航。昆明至西双版纳航线每天有6-10个航班,为国内航班密度最高的航线。西双版纳机场还先后开辟了至成都、广州、重庆、天津的国内航线。1996年4月还开通了至曼谷的国际航线,为省内仅次于昆明的第二大航空口岸。德宏芒市机场始建于1937年,抗战胜利后停用,至1990年4月10日修复通航。2005年,旅客吞吐量突破了30万人,航班起降3044架次。先后有东航云南公司、国航西南公司、南航贵阳公司、郑州公司开辟了航线。

西双版纳毗邻泰国,东、西、南三面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966.3公里,澜沧江—湄公河纵贯境内,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通往东南亚诸国的门户和最便捷的水陆通道之一,比绕道华南沿海港口缩短路程1500至3000公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双版纳建成了初具规模的澜沧江景洪港、西双版纳口岸机场、磨憨等3个国家级口岸和打洛省级口岸,开通了中老缅泰四国商船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景洪万象国际客运班车,开通了景洪至泰国曼谷、老挝琅勃拉邦的国际航线,至国内各地航线逐年增加。景洪港辖区的航运企业增至40家,客货轮船增至100艘,运力达1.7万多吨。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地普遍建立了小学,改变了过去儿童以佛寺为学校、以和尚为教师、以佛经为课本的现象。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也相继建立,更多的傣族孩子接受了教育。西双版纳和德宏都各自有了自己的高校。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由原西双版纳教育学院、西双版纳州民族师范学校、西双版纳广播电视大学合并改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由德宏教育学院改建,都为傣族地区的基础教育、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的健康得到有效保障。新中国成立前,傣族人民聚居的边疆地区,疟疾、霍乱、伤寒、鼠疫等10多种烈性传染病长期流行,尤以疟疾为甚。广大傣族人民缺医少药,生命毫无保障。领主、头人还把一些敢于反抗剥削压迫的贫苦农民诬为散布疾病的“琵琶鬼”,进行残酷迫害。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派出医疗队、防疫队,深入傣族地区开展卫生保健工作,建立各级医疗机构,培训傣族医务人员,免费治病、防病,很快扑灭了鼠疫,控制了艾滋病、疟疾、霍乱、伤寒等传染病,增强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有效地遏制了各类重大疫病危害蔓延,确保人民身体健康。妇幼保健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傣族传统的医药得到了新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提出要“拯救民族医药,继承民族医药遗产”。1983年国家确定傣医药为中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1984年4月国家卫生部肯定了傣医的地位与作用,各级政府制订了“八五”傣医人才培养、机构设置、科研工作(基础研究及开发性研究)规划,把傣医药发展工作列入了议事日程,对抢救傣医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77年成立了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调研办公室,逐步对傣族医学进行发掘整理。1979年4月24日正式成立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1983年景洪县傣医傣药研究所成立。1988年4月10日成立了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形成了科研、临床、教学三位一体的新格局。德宏、思茅也相继成立了民族医药研究机构。为傣医的拯救、继承、研究工作创造环境条件。

傣医人才培养方面,1986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卫生学校首届招收了一个傣医班,学制三年,培养了43名傣医中专医士,初步缓解了傣医后继乏人的局面。因此,由原1977年成立调研办公室之初设有3名傣医药工作人员,通过相继调入、培养,至今科研所(院)已有职工115人,其中直接从事傣医药科研、临床工作的33人,占28.7%。除此之外,分布在西双版纳州各地的民间傣医药人员(非编)有217人。

许多傣族医药学专家与汉族科技人员一道对傣医药进行了大量的发掘、研究整理工作,先后编译了《西双版纳医药》《古傣医验方注释》1集,《西双版纳药志》1~4集(州内印刷3集)、景洪县还正式翻译出版了《档哈雅》《西双版纳家庭卫生常识》《傣族药物故事》《嘎牙山哈雅》等。在云南省有关单位的努力下还编了《傣肌松》专辑。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研究所编写了《傣医中专班临床课试用教材》,1991年底研究所又研究整理完成了论述人体生理解剖、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的《四塔五蕴》一书,1991年初还专门编印了《傣族医药专缉》。

文化事业推陈出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德宏州傣剧团编排的大型傣剧《兰嘎西贺》,几年来已演出50多场,观众近20万人,在缅甸等东盟国家演出也大受欢迎。2004年,由德宏州傣剧团创作、改编的大型傣剧《南西拉》,在“2004年云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新剧(节)目展演”一举荣获综合金奖等10项大奖。时尚前沿公司自2003年先后出版翻译了电影《孔雀公主》、电视连续剧《葫芦信》共8集;第一次引进国外动画巨片《猫和老鼠》并翻译配音成为民族语;西双版纳第一张葫芦丝音乐专集《美丽傣乡》等多部剧集音像作品。

西双版纳和德宏州都办了傣文报纸,用傣文翻译出版了各类书籍。随着时代的发展,1999年1月1日,《德宏团结报》的傣文版开始采用电脑激光照排印刷。2003年,傣文编译室配置了电脑,进入了网络时代。西双版纳报社则与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傣文激光照排工程。2002年,首套新老傣文计算机组版系统研发成功,可处理13种新老傣文字体,还能处理汉、英文及国际音标,同时开发的全新输入法——纳鸟傣文输入法尤为业界称道。2003年1月1日,西双版纳报社使用这套系统组版的对开傣文报纸面世。2005年6月19日,由西双版纳报社副总编辑岩温胆书写的4款老傣文电脑字体,在西双版纳通过鉴定。新老傣文计算机组版系统可实现傣文报纸、公文、教科书及“贝叶经”的微机录入编排印刷,推进东南亚贝叶文化圈的形成和贝叶文化的国际性研究。《中国贝叶经全集》第1卷已于2003年泼水节前夕(4月12日)正式发行。

广播覆盖面增大,电视从无到有。2005年西双版纳州全部开通了有线电视,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5.15%;广播综合覆盖率达87.48%,。德宏州积极实施广播电视“西新工程”和“兴边富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解决山区、半山区近15万人收听收看到2套广播、4至29套数字电视节目工程。据统计,傣族的电视机拥有率最高,至2003年达到96.7%。

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根据抽样调查资料,2005年,西双版纳州农民人均纯收入2172元,比上年增长8.0%。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874元,同比增长6.9%。德宏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95元,比上年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04元,比上年增长7.9%。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扶持力度的加大,傣族地区必定会焕发出和谐昌盛的崭新面貌!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关闭
下一篇:达斡尔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