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学院新闻
最新公告
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巡礼:立德格致,协和拓新,培养卓越物理创新人才


时间:2024/06/16 11:20:07作者:点击量:


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题网

/snnu/smu_shpg/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立德格致,协和拓新,培养卓越物理创新人才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经过80年的建设已发展成多学科、多层次, 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学院。现有教职工141人,其中教授52人,副教授4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3%以上。现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人,其他各类人才称号(含教学名师)20人次。

学院拥有国家级跨学科x-物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电工电子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人才培养平台,物理学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个本科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形成了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积极探索对外合作办学,目前已经与匈牙利塞格德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完成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申报。

                                               学院国家级跨学科“x-物理学”实验教学中心

 

着眼学科交叉,推进复合培养。学院秉承“厚基础、重交叉、促创新、国际化、高素质”理念,以扎实的数理理论为基础,以培养物理思想、方法及技能为策略,以提高学生实践和科研能力为目标,实现物理学与自然科学其他分支、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物理”专业人才培养。基于融合理念,创新关键环节,经多年探索在全国率先提出新时代思乐德(SLD)课堂理念,贯彻学为中心,教为主导,实现竞赛与教学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推行竞赛辅学、实践促创、融合育人。发挥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物理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示范带动作用,将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融于课堂以校园文化润泽学生成长。

基于产出和实践导向的“33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标准领航,重视过程管理。学院紧抓“质量标准”“质量管理”和“质量反馈”三要素,形成涵盖课程建设、教学实施、过程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本科教学制度管理体系。确立由教学团队、教学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参与的“评价-反馈-改进闭环质量改进督导团队,为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强保障。深入实施党建+课改工作模式,以党建为引领,深度挖掘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学院专业建设成效突出,20235月物理学师范专业完成了教育部师范专业三级认证专家进校考察。 

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把准知行合一,力促创新创优。学院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相统一,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报国热情。学院已形成以物理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团队为代表的课堂创新群体,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引领大学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彰显教师教育特色。学院于20224月成立陕西师范大学西部课堂创新研究院。教师主持的《探索理论、更新理念、厘革路径,贯穿PACE要素的三元课堂模式创新与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物理学科教学导论》《量子力学》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热学》《电动力学》等六门课程获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学院开放教学实验室与实训室,扩大本科生创新研究覆盖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成绩优异。

《中国教师报》对学院的课堂创新模式进行了专题报道 

聚焦德才兼备,造就业界翘楚。学院精心打造“卓越教师成长训练营”“致真实验技能训练营”等特色品牌活动,构建与第一课堂相衔接、融合的第二课堂,搭建多维支持平台,推动人才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院人才培养成绩斐然,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居全校前列,曾培养出澳门大学第八任校长赵伟、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祥、国家973首席科学家张怀武等大批优秀人才。涌现出国家高层次人才刘兴胜、宋礼、肖斌、谭聪伟及全国高校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得者李楠、被央视新闻专题报道就业典型杨庆玲等一批优秀青年院友。

央视新闻专题报道我院2023届毕业生杨庆玲同学

       未来,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师范教育主责主业,弘扬西部红烛精神,助力西部物理学基础教育和研究持续向上向好发展。

 

版权所有©: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地址: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致知楼 | 邮编:710119 | 电话:029-81530750 | Email:wlbg@sn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