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685期 三版:三版综合 本期共8版

查看往期

陕西师范大学积极探索师范生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立德树人守初心 春风化雨育良师

作者:本报记者 周健 学生记者 王若琪

2024-01-04 17:26:11


“我一定要和毛主席照张相”,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伟岸的毛泽东塑像前,我校2021级历史文化学院“优师计划”师范生康茜激动地说。今年暑期,她参加了“从石库门到宝塔山”东西部红烛游学活动。来自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延安大学的学子用脚步丈量红色地标,在身临其境中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这次游学,康茜获得代表学校发言的机会。“陕西师大人为教育救国攻坚克难,为教育建国筚路蓝缕,为教育兴国勇立潮头,为教育强国踔厉奋发……”将学校建校近80年来不变的初心使命诉说给同行的伙伴,康茜无比自豪。


这是我校坚守教师教育主责主业,传承弘扬“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近年来积极探索师范生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着力培养学识扎实、情怀深厚、灵魂高贵的卓越教师和未来教育家的生动一页。


“红烛”引领,描绘课程思政“全景图”


在各类师范生培养中,如何培养有情怀,能够扎根西部矢志教育报国,承担起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是陕西师大做好师范生培养的首要问题。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


学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在培养未来卓越教师中的重要作用,强化顶层设计,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同联动、院系落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机制,形成了以“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为引领,以“六个思政课堂”为核心的全融入、贯通式师范生课程思政新模式。


“从‘小口罩’生产背后看到中国‘大合力’”“在文件管理和存储器管理中体现出工匠精神”“在系统安装中加深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2021年6月底,我校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沙龙”庆祝建党百年专期。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孙辉教授、计算机科学学院祁超副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琪副教授分别分享了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师范生专业课程教学的成功经验。至今,“教学沙龙”共举办8期,吸引了全校800余名教师线下线上共同探讨,碰撞出课程思政的创新小火花。“教学沙龙”便是依托中心产出的特色成果之一。


“中心的建设目标,就是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教改论文等一系列高质量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成果,借助传播优势大力推广,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区域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引领者和课程思政先行校。”中心负责人党怀兴谈到。在中心的统筹下,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进入了“加速度”。


师者掌勺,将思政之“盐”溶入课程之“汤”


如何将思政之“盐”溶入课程之“汤”?掌勺的“厨师”——教师是关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提出这个观点,可见育人是多么艰难,多么不容易!”在今年的新进校教职工岗前培训会上,2023年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文学院张新科教授语重心长地说。听了张新科的分享,文学院新入职教师魏欣怡受益匪浅,“张老师像一盏指路明灯,激励着我们不懈努力,一点点向他看齐。”


《物理学科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课上,授课教师、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李贵安教授将思政之“盐”巧妙融入课程之“汤”,和学生们共同“烹饪”出一道受欢迎的专业思政课程“大餐”。学生们分组围坐、热烈讨论,而后代表展示、组间评议,进而精讲释疑、案例总结……“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是‘主人翁’。充分的自我表达、协作创新和思维碰撞,吸引着学生从被动到主动,从怠学到乐学。”李贵安欣慰地说。他带领的教学团队多年来躬耕师范生主干课程,探索出“PACE3翻转课堂模式”,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在课程教学各个环节。该课程也被评为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迈进大学校园,化学化工学院师范生迎来的第一门专业课是《无机化学》。秉承着为师范生“守好第一段渠、种好第一块田”的课程目标,无机化学团队教师合力编写出一本有“灵魂”的《无机化学教学丛书》。“这本教材在介绍专业知识时,引入了学校科研团队的科研成果和榜样故事,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兴趣,更培养了他们对国家、母校和学院的深厚情感。”团队教师张伟强介绍。


3月下旬,鸟鸣伴着花香。在学校第15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王爽在《钢琴演奏》课上“请”来京胡、板鼓、小锣、铙钹四种传统京剧乐器。“我们用钢琴模仿京胡的滑音,刻画出京剧丑角幽默活泼的个性,而大和弦则表现出武生赵云忠诚勇敢的高尚品格。”中西乐器交融,一曲《皮黄》演罢,国粹京剧之美伴随音符汩汩流入学生心田。凭借这段精彩的教学,王爽荣获大赛术科组一等奖。迄今学校已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15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5届、实验教学技能创新大赛6届。


“教教人之人,育育才之才”。近年来,经过岗前培训、示范引领、编写教材、集体备课、教学沙龙、以赛促培等形式多样的历练和提升,我校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大幅提升。截至目前,我校已培育课程思政校级示范课建设项目208个,评选校级示范课40门、优秀育人团队10个。我校还获批课程思政省级示范课及优秀育人团队20个,国家级示范课、优秀育人团队及教学名师4个。


六个课堂,让课程思政落地生根


启智润心、培根铸魂。如何让课程思政真正落地生根?我校将特色思政课堂、文化育人课堂、专业思政课堂、生活思政课堂、环境思政课堂、实践思政课堂等“六个课堂”作为核心,全面推进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


从2017年开始,我校陆续面向师范生开设“《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导读”“‘四史’学习教育理论讲座课程”“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史”等思政“金课群”,为师范生埋下真善美的种子。“这些课上,老师们讲得用心用情,我们学得入脑入心。这些‘金课群’也成为我日后讲好政治课的一份底气。”今年秋天,刚刚踏上三尺讲台的2023届公费师范毕业生姚芊芊自信地说。大学期间,通过特色思政课堂的浸润,师范生坚定了教育报国的理想信念。


在陕西师大,文化育人课堂是师范生们涵养师德、提升素养的园地。从入学时氤氲墨香的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和精巧典雅的手题银杏叶书签,到入学后的“三笔字”书写训练、中华经典诵写讲、皮影艺术表演等文化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师范教育形影不离。“作为师范生,写好三笔字是我们从教的基本素养,要下真功夫。”毛笔挥墨,硬笔张弛,粉笔顿挫,大学四年,每日150字书写是文学院2023届公费师范生马瑜长期坚持的好习惯。如今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她也努力将这样的好习惯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党的二十大到来之际,李老师带着我们模拟政协委员给学前教育领域提提案,这个过程大大提升了我对学前教育职业的认同度和归属感。”在教育学部李少梅教授的《学前教育原理》课上,学前教育专业2020级公费师范生张泆雯感触颇深。今年10月,李少梅作为陕西代表团代表赴京参加“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学生们激动地说,“老师让我领略到一名学前教育专业从业者的气质与魅力,让我们更加坚定地朝自己的目标奋进。”专业课堂的课程思政,在红烛培育中见行见效。


甫入我校雁塔、长安两校区,“人民教师 无上光荣 西部红烛 两代师表”16个大字便映入眼帘。以环境为媒,学校搭建起“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与广大师范生的思想链接。今年,学校还先后在本科生及研究生公寓启动“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空间“红烛家园”和“研烛空间”。两个空间现已成为学生们学习交流、阅读观影、谈心谈话的理想之所。11月底斜阳暖照,“红烛家园”窗明几净,17名同学在花艺老师的指导下,让一朵朵手工郁金香在冬日重绽光彩。“今天的活动让我体会到宁心静气、从容专注做一件事的幸福,也启发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将有趣的自然图案和数学图形结合起来。”数学与统计学院2022级公费师范生朱奕妍受益匪浅。


四季流转,一日三餐,从秋日的月饼到冬季的柿子,从贴心的24小时自习室、洗衣房、早餐车,到便捷的跨校区大巴和校园小黄车……学子们在学校构建的“生活课堂”中,感受着无处不在的关爱,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本学期,为了实现新建公寓电梯分流,电梯维护师傅提前一个月就进入了作业。“自从电梯分流后,就很少有拥堵、推搡的现象了。看到师傅们经常起个大早,一次次的测试、一轮轮的调控,心里很是感动。”历史文化学院2022级“优师计划”师范生华人义说。


“长大后,我也要当一名守护国家边境安全的警察。”云南省红河州河口瑶族自治县河口城区小学的小朋友高高举起了手。这一刻,讲授国家安全主题教育的意义真切地触动了我校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公费师范生任倩婷的心。今年暑期,她参加了“红烛苗圃”实践育人项目,跨越千里,用一堂短短40分钟的课将国家安全的种子播撒进边境孩子们的心田。近年来,我校师范生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红烛苗圃”实践育人项目、“从石库门到宝塔山”东西部红烛游学活动、“知识援助行动”等实践形式“走出去”,在没有围墙的课堂上养师德、铸师魂。


“我将继续传承弘扬‘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做一名学识扎实、矢志奋斗、心怀家国的师大人,奋力书写无愧于青春和时代的华章。”2023级学生开学典礼上,全国“最美教师”、安康中学化学教师、我校教育学部2023级博士研究生新生张莎莎承诺。这是她第三次成为陕师大的新生,距她第一次来到师大已经过去整整15年。烛光映照,薪火相传,像张莎莎一样扎根西部基础教育的一代代师大人,始终心怀教育报国理想信念,脚踏一片西部热土,在此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桃李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