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683期 三版:三版综合 本期共8版

查看往期

共绘教师教育“同心圆”搭起文化交流“连心桥”——陕西师范大学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十年回眸

作者:本报记者 贾举 周健 刘书芳

2023-11-19 19:59:16


路与路相通,心与心相连。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


“一带一路”这十年,是国家开放怀抱、共谋发展的十年,也是陕西师范大学笃实奋进、屡创佳绩的十年。十年来,校党委深入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战略部署,立足师范特色、彰显地缘之利、发挥学科优势、优化人才培养、激活科研潜力,全面推进与“一带一路”国家教育文化交流合作,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绽放“一带一路”教育人文交流“亮色”


“一带一路”,教育何为?陕西师大何为?“作为地处西部的唯一一所部属师范大学,学校依托独特的历史地理优势、鲜明的教师教育特色和深厚的人文社科基础,于2014年开始实施‘1311丝绸之路教育人文交流工程’,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陕师智慧。”校长游旭群给出答案。


“1311工程”,即计划出版一套由学校教师完成的丝绸之路智库集成;首倡成立“丝绸之路教师教育联盟”“丝绸之路人文社会科学联盟”“丝绸之路图书档案出版联盟”三个联盟;实施“一带一路”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与沿线单位共同筹办“一带一路”高校体育艺术节暨体育艺术教育高端国际论坛。


一套集成,硕果盈枝。从2016年丝绸之路智库集成编纂工程开始,校内相关专家学者齐心协力,历经7年,出版了《丝绸之路通鉴》第一辑20部、《全球空间与“一带一路”研究(五卷本)》。其中,《全球空间与“一带一路”研究(五卷本)》还出版了阿拉伯文版,该丛书主编、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曹小曙教授谈到,“这是国内首套以全球空间为尺度诠释‘一带一路’海港和陆港体系、旅游合作、区域生态及文化蕴涵的书籍,印证了‘一带一路’讲述的是一个‘没有中心的全球空间的故事’。”


三个联盟,共谋发展。2017年11月,在我校的首倡下,20余位来自丝路沿线国内外高校的嘉宾学者齐聚师大,见证三个联盟正式成立,并讨论通过了《丝绸之路教育人文交流与合作西安共识》。目前加入联盟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已达30余所。“三个联盟旨在通过加盟单位之间的合作办学、学分互认、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科研合作等方式,搭建丝绸之路教育人文交流合作平台,共同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的杰出人才,为各国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提供历史资鉴和智力支持。”副校长董治宝介绍。


一项计划,培育人才。目前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博士生祖全盛正在修改完善博士论文《悬泉汉简的字体研究》。回顾博士求学生涯,他谈到,“学校不仅为‘一带一路’专项博士生安排了‘大师云集’的专业课,还开设了‘丝绸之路教育研究的视野和方法’等具有学术指导性的课程。这为我今后从事专业研究、服务‘一带一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校自2017年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与共建国家战略对接重大问题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以来,现已招收博士研究生104人。


艺体共融,丝路同心。2019年10月24日,一场特别的足球赛在我校长安校区田径场拉开序幕。来自陕西师范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大学的学生足球队同场竞技、以球会友。撒马尔罕国立大学国际处处长奥塔贝克·乌马洛夫动情地说,“‘一带一路’倡议将我们连接在一起,‘丝路精神’将我们凝聚在一起!”


2021年5月,“丝绸之路沿线高校师生艺术展”开幕,来自19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50余所合作院校及三个联盟国内外成员高校师生创作的十余种艺术作品引人注目。“此次艺术展全面展示了共建国家和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精神风貌,为世界多元文明交流互鉴架起了艺术桥梁。”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张凌云谈到。


彰显“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特色”


十年来,我校通过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项目、“一带一路”外国留学生奖学金项目、西安市教育局“中亚五国”留学生教育培训计划专项奖学金项目等,已招收来自约100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3030名国际学生来校学习。他们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成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使者。


2013年,土耳其籍留学生诸葛明远怀揣梦想,只身一人从伊斯坦布尔来到西安求学,“我爱土耳其,我也爱中国,我想做传递‘中国好声音’的土耳其‘信鸽’。”开办网站介绍中国,编写《现代汉语-土耳其语词典》、《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作为陕西省“一带一路”教育传播大使、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诸葛明远用实际行动为中土文化交流搭建起“连心桥”。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十年来,650余名陕师学子通过校际交换、联合培养、访学、国际中文教育等各类长短期项目,前往29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行学习交流。


孔子雕像、仿青铜古鼎、石刻壁画、小桥流水……撒马尔罕国立大学校园里“中国风”的建筑让我校中亚研究所世界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张华清欣喜不已。今年9月13日,她来到撒马尔罕国立大学开始为期6个月的联合博士培养计划。在学校安顿好后,张华清便马不停蹄地开始学习研究,拜访当地学术机构、高校、孔子学院、博物馆和图书馆等,“机会很难得,我要抓紧时间,静心沉淀,尽快产出研究成果。”10月底,张华清前往丝路城市布哈拉、希瓦,以及乌兹别克斯坦西北城市努库斯和咸海地区进行调研和考察,“未来,我将努力在中亚研究领域深耕细作,希望发挥桥梁作用,为建设更加和谐、开放、多元的世界贡献力量。”


擦亮“一带一路”科学研究“底色”


回望十年历程,我校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围绕“一带一路”研究,在智库建设、学术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18年元旦刚过,一场大雪让校园银装素裹。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我校与中国社科院大学合作共建的“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揭开了“红盖头”。


“为了统筹相关优势研究资源、组建跨学科交叉集群的高水平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学校对8个研究中心进行整合,成立了‘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力图打造集政、产、学、研为一体的高端智库平台,推动‘一带一路’研究迈上新台阶!”社会科学处处长柯西钢介绍。


作为“一带一路”研究的先行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校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及其团队就已经对丝绸之路进行了大量研究。2004年,陕西师大中亚研究所成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学校相继成立了乌兹别克斯坦研究中心、吉尔吉斯斯坦研究中心和塔吉克斯坦研究中心,不断深化区域国别研究。


依托校内数量众多的研究平台,我校近十年“一带一路”相关科研成果喜人,出版著作140余部,发表论文540余篇,14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级各类奖励。自2013年以来,学校承担“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重点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国别史专项等高层次项目就多达120余项。


“未来,陕西师大将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实际需求,立足学校办学特色与优势,找准新的发力点和结合点,在学术研究、智库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加强与共建国家地区的合作交流,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大批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贡献陕师力量。”校党委书记李忠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