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682期 七版:七版综合 本期共8版

查看往期

黎明中的师大人

作者:本期策划 贾举 学生记者 刘丹虹 罗欣宇 周佳宜

2023-11-08 12:17:17

晨曦徐徐拉开帷幕,又是一个绚丽多彩的早晨,带着清新降临人间。早安,陕西师大人!一日之计在于晨,经历了一夜的休息和放松,你是否又动力满满准备迎接新的一天了呢?本期关注,让我们一起走进师大人的清晨,去寻觅他们努力的痕迹。  


晨·青春向朝阳


晨光熹微,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的学子由此开启了在秦岭山区实地考察的充实一天。手持望远镜、脚套防滑垫,在天边刚露出鱼肚白的时候,空气中弥漫着落叶自然腐朽的气息,考察组小心翼翼地穿行在薄雾冥冥的林地。“由于鸟类栖息地距离营地较远,我们每天必须早起从营地出发。不巧的是,那几天秦岭正值雨季,但为了能够近距离观察鸟类,我们有时要躲在隐蔽处蹲守大半天。到中午收队时,大家感到的不止是疲惫,还有收集到新数据的兴奋!”翻开厚厚的考察笔记,2022级本科生张伊蕊脸上满是自豪与喜悦。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刚刚走出师大的校门,旋即跨进中小学的大门。这个秋季,又一批公费师范生走向教育实习岗位,实现了从学生到教师的华丽转身。“北方的深秋,清早的天气格外凉。天亮之前,我就起床收拾,到班上考勤,检查教室卫生。”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公费师范生于可心今秋被分配在呼和浩特第十四中学实习。为了防止睡过头,她给自己定的闹钟每隔几分钟就会响一次。“我用冷水洗脸,为的是让自己保持清醒。作为老师,我得以振奋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实习起的每一个大早,都是我收获成长的一个新起点。”谈到实习生活的点滴,于可心的脸上荡漾着灿烂的微笑。


铿锵正步,踏进熹微晨光;国旗飘扬,尽显赤子担当。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戎装、一身正气,将国旗稳稳扛在肩上,又让它伴随朝阳徐徐升起。他们是我校国旗护卫队的队员们。“我一直告诉自己,人生的意义在于突破和挑战,不能因为害怕吃苦去当‘逃兵’。在平时的训练中不免磕磕绊绊,但我非常热爱这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团队。国旗带给我力量,我护她安然无恙。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传承‘国护’精神的决心。”国旗护卫队作训部部长张宁宁说。他们看过清晨五六点的朝阳,也见过傍晚时分的霞光,日复一日地坚持刻苦训练,只为每周一早上升起的那一抹红,也为了心底向阳而生、无畏风浪的执着。


“我爱在黎明前起床,在山顶牧场上召唤太阳,云雀的歌声便是我异想天开的翅膀”。像《人间食粮》说的那样,美术学院2021级本科生赵舒洁谈到,“初秋,正是师生外出写生的好季节,我很享受早起写生的时光,宁静的大自然让我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创作。支好画架,扎起马扎,抚平宣纸,轻蘸淡墨,待细把江山收入画卷。晨光的变化为我的艺术创作平添了一丝别样的韵味。”晨曦初露,鸟鸣啁啾,这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馈赠,唯有抓住这段美好而短暂的时光,生命才有了更丰富又别致的体验。


“中学时代,是信念和梦想支撑自己迈开脚步,一步一步闯荡,一点一点成长。而圆梦师大后,一些新的训练项目让我遇到了更大的挑战。早上八点前的半小时,就成了我独自奔跑、弥补不足的时光。”体育学院2022级本科生苗嘉乐说。绚烂的朝霞染红了半边天,炽热的红色赛道,见证着师大青年永不言弃的炽热梦想。


清阳曜灵,和风容与。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陈雅卓坚持以朗读唤醒每个清晨。这是她第三次报名参加我校图书馆晨读经典活动。“参加活动的初衷是希望自己养成良好的作息和阅读习惯,但实际收获却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因为早睡早起,我发现自己的精力更加充沛,意志更加坚定,对日常生活的规划也更加科学。”陈雅卓谈到。“人应该早起的,早起看辉煌极了的太阳。因为太阳的光明很难持续一整天的。”陈雅卓十分推崇狄更斯的这句名言,她希望自己也能把晨读作为终生受益的一种好习惯坚持下去。


熹·奋进趁当下


清早距离上班还有一段时间,教育学部学工组,2022级本科生辅导员苗凯彬早已就位。“我一直保持着早起的习惯,提前到达办公室后,打开窗户,迎接朝阳,梳理当日的工作,并按照轻重缓急为一天的工作排好队,这样无论多么忙碌都可以做到有条不紊、得心应手。”苗凯彬说。他一直用“要迎着晨光实干,不要面对晚霞幻想”这句话激励自己,并日复一日地躬身实践着这样的信念。


“晨练已经伴我度过了七年的时光。无论是清冷的深秋亦或寒冷的冬季,我都从中体会着身体的变化。”清早七点,国际商学院阎亮副教授刚刚结束晨跑,额头上的汗珠微微渗出。从体重快破二百到现在的身材匀称身体康健,其中的艰辛,不似他言语间那样轻松。“想在清冷的早晨离开温暖的被窝是困难的,但当你迈出向前奔跑的那一步,运动带来的热量会传遍全身,不仅唤醒了身体,更加提振了精气神”。坚持会带来信心和勇气,这是阎亮从晨练中收获的最大感悟。


在海拔2000余米的青海省西宁市,迎着黎明前较为清冷的空气,呷一口热茶,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退休教师李学清开始整理一天的工作内容。这是他第二次参加“教育部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两度支援青海师范大学。东方出现光亮,银丝染成金发,对于高原的黎明,李学清已经习以为常。“如果有课,我会在这时候把要讲的内容再熟悉一遍,力求条理更加清晰。如果没有课,我会背诵自己最喜欢的文学作品,从托尔斯泰到屠格涅夫,从杨沫到柳青……”虽然自己的老本行是理科,但李学清对文学有着特别的喜爱,“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诉说着对生命的敬畏、思考和感动,是我们绝佳的精神食粮。”


晓·奉献饰年华


早晨刚过五点,天色未明,长安校区新建学生公寓值班室的灯光已经亮起,窗前的登记表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值班记录。宿管阿姨张函的生物钟定格在每天这个时间点。她成为整栋公寓楼第一个开始“站岗”的人,“同学们有急事要出门,我要是起晚了,可能会对他们有影响。”她言辞恳切,用一句平淡的话语总结了数年如一日的工作。2022级生命科学学院侯晓萌感慨,“国庆放假离校的时候,我起了个大早准备回家,发现阿姨已经投入工作状态了。她帮我登记好后打开楼栋门,目送我离开宿舍楼,还一直叮嘱我注意安全。”一位朝夕相处却默默无闻的宿管阿姨,为早起回家的学子点亮一盏灯,这让侯晓萌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每天看到第一缕阳光照进教室,窗明几净,黑板和讲台也干干净净,这是最让我感到幸福的时刻。”我校室内保洁员王红利说,她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待就是17 年。每天,校园的鸟儿还未开始啼鸣,王红利便早早起身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擦拭地板、倾倒垃圾、消毒杀菌……她和其他保洁员一起用勤劳的双手守护着美丽的校园。“早起既是我们保洁员的生活习惯,也是工作要求,我们要在同学们上课之前做好室内清洁,保证孩子们有一个舒心的学习环境。”


若要在校园的平凡岗位找寻一缕最早的晨光,动力部门工人必定榜上有名。“一转眼天又冷了,咱这个水暖工作必须做到位!”我校水暖运行部高级工年相位介绍自己的日常工作,一遍遍检查、一次次调整、一轮轮试水,为的是保证全校师生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无独有偶,电力运行部技术员李雷刚也对自己的工作充满责任感,“每次遇到电力故障,我们经常都是连夜通宵抢修,赶在同学们早起用电之前,就要完成抢修,大家刚起床,我们还没睡。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我们要时刻保障学校电力平稳运行。”


阳光刺过薄雾,洒在干净宽阔的校园大道。“一年四季,我都坚持四点半起床,五点开始工作,赶在师生们上学上班前把大路小路都扫干净。”校园扫路车辆驾驶员刘瑞伟分享着他雷打不动的早起工作任务。最近进入落叶季,刘瑞伟的工作量增至平常的3倍。无独有偶,内运垃圾车驾驶员周兴权也在一大早投入了工作,他负责将学校生活垃圾清理装车开进垃圾回收站,“垃圾回收站的容量是有限的,垃圾必须及时清理。从早上六点多开始,到晚上一直天黑,我们必须做到‘当日垃圾当日清’。”


秋凉渐起,晨光熹微。当第一缕阳光照亮地平线,师大人依然迈开追逐理想的步伐。迎着晨光点亮青春的莘莘学子、追着朝阳不懈奋斗的巍巍师者,叫醒清晨默默奉献的服务人员……师大人在每一个清晨写下希望,奋力笃行。加油,师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