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677期 七版:七版综合 本期共8版

查看往期

寻觅散落的革命瑰宝——我校师生追寻红色足迹,助力陕西革命文物保护传承

作者:本期策划 周健 学生记者 王若琪 许黄一佳 赵艺馨

2023-07-07 01:47:14


五月,鲜花盛放,我校教育博物馆一层大厅,阳光穿过翠竹的细缝,掩映在鲜红的展板上。“寻觅散落的革命瑰宝——陕西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展”正在这里展出。


陕西,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延安精神的发源地,革命文物类型齐全、内涵丰富。2020年至2022年,陕西省开展了黄河流域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专项调查,全面收集、整理、修复、展览与研究革命文物。我校历史文化学院杨瑾教授、朱君孝副教授、胡保华副教授带领学生团队积极参与其中,把足印留在了陕西的山山水水、沟沟峁茆间,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踏遍青山,回到革命历史现场

时间拨回2021年,7月炎夏,气温直逼40℃。陕西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专项调查在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的牵头下,由我校科研团队承担的宝鸡市的全部调查工作,以及陕南、渭南、咸阳地区的部分调查工作全面展开。


“我们跟其他调查团队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是带着问题去调查,带着课题、论文去调查。”杨瑾教授说。团队以史实为基础,以实物为依据,把革命文物调查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把“大思政”课开到了田间地头、村庄巷陌,反过来也将革命文物资源带进校园,同思政课堂相结合。


“在这次独特的科研之旅中,我们由外行向内行靠近,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行动者和贡献者。我们也摸索出一种新的文物调查方法,可以叫它‘陕西模式’。”硕士生张雨婷说。


所谓“陕西模式”,就是在进行文物调查测绘与文字描述工作的过程中,团队采取调查与革命文物保存现状相结合、与革命文物全维度信息采集相结合、与革命文化弘扬传承相结合的方式。


调查中,他们发现宝鸡有很多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物。六七十年代,宝鸡市金台区蟠龙镇西营村大戏台两边的对联用漆绘图,革命口号以砖雕刻,戏台成为那个时代西营村百姓建设新中国的缩影。当年搭建戏台的村民今已白发苍苍,他骄傲地说,“戏台是我们村里人自己参与设计的。”


在凤县的永生村,1967年抗洪救灾时期,解放军战士孙永生为了抢救当地群众不幸牺牲。村里人自发为这名烈士修了墓、立了碑,并将村名改成了他的名字——“永生”。


“我们走进宝鸡12个区县,以及渭南、咸阳、陕南等地,共采访省市区乡镇干部与群众100余人,拍摄遗存照片3000余张,绘图51幅,统计表格74份,推送新闻15期……”在调查团队的记忆里,那个炎热的夏天总是奔波在路上。这一串串数字,谱成一首首用汗水、收获、笑容交织而成的诗歌。


巧思设计,打造激发共鸣的展览空间

历时近两年,现如今团队里的本科生成为了研究生,硕士生业已毕业,博士生继续攻坚,陕西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专项调查也进入了成果展示和汇报阶段。大家把资料汇总起来,筹办了这次展览。


“陕西是一片红色沃土,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是全国唯一一个革命文物类示范区。在陕西办革命文物展览是具有一定地缘优势的。”前不久,负责策展的硕士生左予辰和同学们为了办好这次展览,特意去了一趟延安。


“延安是革命圣地,我们去延安革命纪念馆学习别人是如何借助文物讲好红色故事的。那趟旅程收获满满。”他们跟随文物和展版的指引,不仅沉浸于红军长征、中共七大等重要历史瞬间,更看到党的创新理论在这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先辈与今人的精神一脉相承,过去与当下在同一空间同频共振。”这样的设计也体现在我校此次的红色革命文物展览中——


鲜红的旗帜上散布着调研组师生的亲笔签名,交错的展板上陈列着累累的调查成果。从进门的标语到结束时的条幅,历史的风雨收束在一个U型的共享空间。“我们希望,无论前来参观的是尚存懵懂的少年、意气风发的青年,还是历经风雨的老人,都能够在观展的过程中由表及里,被革命文物蕴含的精神和情怀所打动。”左予辰说。


薪火相传,让革命精神永放光彩

“策展人员就是我校的学生,他们把展览分为3个板块,分别展示了陕西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概况、陕西省调查工作、陕师大团队的贡献。”展厅讲解员、历史文化学院2021级本科生秦玉阁讲解道。


秦玉阁在志愿服务群中看到招募消息后,第一时间选择加入了本次展览的志愿服务活动。无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志愿服务,或是校内博物馆的志愿服务,她总是乐此不疲,且每次都会申报不同的岗位。她发现,站在引导者、讲解者的角度观展,和参观者的角度很不同,“党团组织、班集体、附小的学生、因海报慕名而来的同学……大家相聚在一起,跟随自己的讲解,共同为文物背后的故事所感动,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其中,师大附小三年级和五年级两个班级的参展活动让秦玉阁记忆犹新,“面对一百多位小朋友,怎样维持秩序?如何保证讲解质量?”接到这项“硬任务”,志愿者团队紧急制定出儿童集体参展的活动方案,重新组织了原本的答题抽奖环节,保留了留言环节,引导孩子们在留言板上写下观展感受,还增加了画画、朗诵、唱歌等教育活动,最大程度丰富孩子们的观展体验。


“时光在流逝,时代在进步,但革命先烈的精神永垂不朽!”“少年强则国强”“革命文物无声书写着历史故事,我们要牢记这些历史”……稚嫩的孩子们一笔一划写下的留言,同样打动了参与调查、策展、讲解的同学们。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借着展览的机会,我们把学术研究和实践育人相融合,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丰富校园红色文化,使革命文物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得到了传承和弘扬。”杨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