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677期 五版:五版综合 本期共8版

查看往期

古典文学研究生如何读书

作者:魏耕原

2023-07-07 01:27:59

从教学岗位退休下来,回想二十余年的研究生教学,每多欣慰,亦多感慨,也有不少遗憾与无奈。把这些梳理出来,或许对后学有些裨益与鉴诫。


杀鸡要用牛刀

从事文史哲学科的研究,要让基础宽博,就有读不完的书,这和理工科不一样。理工科30岁上下就可做出成绩,文科在40岁左右也难有所望。实用的、实惠的理念,在文科属于“短视”,绝不会有大出息,就是做中学教师也做不好。我们的理念,是杀鸡要用牛刀。“牛刀”可以杀鸡,也可以解牛,能大能小,可上可下,口径宽,路子广,适应性强。而志量低小,势必压扁缩窄视野与活力。前人常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只得其下。”还可以补充一句——“取法乎下,即难以言也”。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没有理想的人是没出息的,对于靠长期积累的文史学科尤其如此。


因此,研究生要通过三年学习与研究,磨砺好手中的“牛刀”,才能“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得到社会的认同。否则,遇到困难乃至进退维谷时再去补课,谈何容易,谈何方便?


读书要有选择与次第

有了理想,接下来就是读书的问题。入学的第一课是目录学,目录学有老有新,只有老的还不够,还要有新的。前人早就说过,治学犹如大禹治水,要知天下河流脉络,方能事半功倍。旧书如大海,新书又如钱塘江潮,谁也不可能看完。所以“开卷有益”只对一般人有用,对学人往往还有负作用。


前人常讲:“读常见书,读案头书。”用今人的话讲就是读原典读原著,要把一些重要的书,诸如《楚辞》《庄子》《左传》《史记》,以及曹植、陶渊明、谢灵运、鲍照、庾信的集部书,一部一部通读。另外,要熟悉《论语》《文选》,最好要翻翻《周易》《国语》《老子》《战国策》。对于理论著述,如《毛诗大序》《典论·论文》《文赋》要精读。《文心雕龙》需通看,其中文体论要熟读。《诗品》亦复如之。还有叶燮的《原诗》、刘熙载的《艺概》、王夫之的《薑斋诗话》以及西方文论著作等,就性之所近,可以穿插其间。总之,作品原典是“硬件”,理论原典是“软件”,二者辅车相依,缺一不可。虽然前者是文学研究的本行,但忽视后者,缺乏文学理论修养是要吃大亏的。


把以上每一种书的“脉络”理清楚,读起来就有头绪,就可以按图索骥。另外,穿插一些学术动向,如有分量的新旧论文,亦可以作为参考。对入学不久的研一新生,我曾领他们到藏书比较集中的文学院资料室走马观花,重点讲解大型丛书与专门性工具书的各自特点,以及研究性的书。要知道什么资料在哪部书里,哪些工具书可以解决什么专门性问题。我也给他们介绍未经整理的重要线装书,以及各种索引书,如《二十世纪诗经研究论著索引》分门别类编排,好多文章电脑都查不出来,即使电脑可查出近三十年的论著,但此书查起来更简捷,节约时间。


怎样读

对于不同的读者,读书的步骤与方法亦有区别。就硕士生来说,前两年读书是打基础,最好要把以上所列书籍,就其中一部选择一二种通读。读书要有次第。仍以《诗经》为例,基础好者可先入手《诗集传》,平平者可以从余注《诗经选》起步,然后是朱注。如果一上手就拿起大部头的陈注,就会吃力费时不讨好,云里雾里不辨东西,兴趣自会索然,甚至读不完《二南》就会废书而叹,乃至于置身《诗经》门外。因为这是有基础后扩大加深的书。通读后,再看看闻一多的《姜嫄履大人迹考》与《说鱼》两篇名文,把读过的东西激活。提示注意读“活书”,注意陕北信天游等民歌,以资比较。这是大矿藏,各地的婚丧嫁娶风俗不一,留心起来,可以作为一助。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关中西部,早晨送新娘的轿子一到新郎家门口,就有执事者盛有枣子、花生、水果糖,还把谷秆铡成短短的节洒向围观的人群,前者欢迎送亲者与围观者,还有“早生贵子”等意味,而短谷秆就是“慰劳”拉车的牲口,即使坐轿无牲口,也是如此。《周南·汉广》的“翘翘错薪,言刘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也是同一仪式与用意。江南没有谷秆,就在新郎家门口放置两捆稻草,代表同样的含义。《唐风·绸缪》说的是傍晚结婚,而现在多在早晨或上午。但陕北吴旗县结婚还在黄昏,笔者几年前有所目睹。这就把三千年前的《诗经》“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的问题解决了。民俗是活化石,往往是打开《诗经》的钥匙。


对于硕士生读原典,我主张先选本后全集。如马茂元的《楚辞选》、姚苎田的《史记菁华录》、余冠英的《乐府诗选》,都是最佳选择。对于博士生,则先全集后选本为宜。读《史记》最好先读白话本,因其易读。如果把三家注一齐全读,则大可不必,费时且不见得有大用。然后再精读名篇,选本就可以派上用场,值得研究的重点也大都集中于此,所以往往容易发现问题。还要倒着读,先看《太史公自序》与秦以后的本纪与世家,其次列传,这样读容易引起兴趣,可以兴致勃勃地通读。如顺读则先是本纪前五篇,只见历史,不见文学,对于文学专业者就淡乎寡味,削减通读的锐气。通读后再看姚氏选本,吴评的每篇总评,以及李景星《四史评议》中的史汉部分,可焕发共鸣,引发思索的活力与灵感,这时再读李长之的《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以及翻阅梁玉绳《史记志疑》有关部分,如对《伯夷叔齐列传》所提出的十点疑问,即可开启神智,赵翼《廿二史札记》精赅,予人总揽综合地发现问题的方法。


以上是为夯实基础而读书。至于为研究而读书,要先缩小口径,精读原著,最好是读自己的书,可画线可批注,把发现的材料、问题、规律可以标示出来,或者别书对此有关者,文字短者抄在相关处,长者写出书名与页码,最后排比归类做出“索引”:就是把同类问题拟出关键词,再标明分布的页码,在原书用红线标出,一翻到该页即一目了然,用起来极为方便。不少同学依赖电脑,不乐意在原典上用功,喜欢看别人对此的研究,自己却发现不了问题。任何人把一部书读了一两遍,就要发现问题,那是不可能的。我读《诗经》《史记》和陶诗多少遍,连自己也说不清。一次读陶诗,发现他喜用“奇”字,急忙从头再翻,总获16次,要比他的关键词“化”与“大化”的次数还要多,这不是一个字的问题,而是关乎审美趋向与其作品内与外的关系。似乎抓住了读陶之纲要,故乍一发现,连连惊语:怎么才发现?怎么才发现!给不少疑难问题提供了解决的思路。


有鉴于此,我把精读的书如《诗经》《陶渊明集》《谢宣城集校注》《说文解字注》及叶燮《原诗》等,天头地脚,红黑交错,丹黄灿烂,集部书的空间也往往充塞。再拿出从这些地方做出的“索引”与提纲,使之传观,展示了一篇论文诞生的全部“流水作业”。我还有个“小招数”,喜欢把大学问家写的精彩段落,隔一段时间读上一段,讲课时或背诵或转述,这样可以觉得什么文章好,自己又该怎样行文。(本文原载于《中国研究生》,有删节。)


(作者系我校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