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675期 四版:杏园副刊 本期共8版

查看往期

兰之猗猗 扬扬其香

作者:王晓鹃

2023-06-08 22:04:47

2008年6月3日,我顺利通过西北师大的博士答辩,准备去西安的一所高校工作。未来的生活像一只小鸟一样在我心里快乐地扑腾着,我兴冲冲地给儿子办理转学手续、收拾东西、打包行李,甚至告别师友时也不觉得悲伤。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7月初,我被告知工作的事无望了!我拿着儿子的转学证明,“石化”在教学楼前,就像误撞上一片玻璃,心瞬间碎落一地。我清楚地知道,就算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了。更糟糕的是,一周前我已经跟原单位辞职,根本无法再回头。


怎么办?我顶着烈日,漫无目的地在操场上溜了一圈又一圈,终于鼓起勇气,给导师伏先生打了一个电话。尽管语无伦次,先生终究还是听明白了我的意思,他在电话中静静地说:“回你的母校,找张新科老师做博士后。”我一愣,回母校?离开母校已十余载,母校会接纳我吗?做博士后?虽说张老师在本科期间给我带过课,但在当时我只是一只不起眼的“丑小鸭”,也许他根本就不记得我,会同意我入学吗?尽管心里有千种疑虑,但在当时,这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了。


7月12日,我怀揣着伏先生的推荐信,忐忑不安地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母校。西安已经进入酷暑,空气中氤氲着莫名的烦躁,仿佛碰到一点火星就会爆炸。我急匆匆地走在校园里,像一片无精打采的梧桐叶,耷拉着脑袋,甚至没有心思看一眼窗外的玉兰树。我的心情糟透了。未来在哪里?我不知道。


按照约定,我来到雁塔校区教学八楼。当时正值期末考试,张新科老师在这里监考。张老师穿一件白色短袖,身体壮实,和蔼可亲。他拿起我的申请材料,认真看了看,又问了我的家庭情况。当他得知我爱人所在单位已经于2007年整体搬迁到西安后,略一思索,微笑着说:“材料给我,我向学院和学校申请,你回兰州做好准备,等学校批准后来报到。”我欣喜若狂,一路飞奔下楼,急匆匆去兰州搬家。很多年后,我才知道,博士后进站还要办理很多手续,而这些都是张老师替我操心的。


2008年9月,我顺利进入母校陕西师范大学,成了一名古代文学专业的博士后。巧的是,当年张老师还另招了1名博士后和3名博士生,分别是任竞泽、王长顺、刘秀慧和李红岩,还有在读的博士生陈莹,我们6个年龄相仿的人都成了张老师的学生。更开心的是,学校给我在雁塔校区分了一套博士后公寓,一室一厅。那里便成了我们的活动场所。有时候,我们会一起做饭,一起去长延堡吃烧烤。张老师知道我们贪玩,并不严厉批评,只是委婉地强调要注意学业,偶尔还会跟我们一起参加活动。


在张老师身边学习工作的日子,很是惬意。无论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但凡遇到事情,我总是第一个向张老师请教,甚至连儿子上大学选专业,以及家里购房的事情,我都会找张老师请教。每一次,张老师都不厌其烦,耐心地听,认真地提出建议。每次只要经过家属区2号楼下,看到他家客厅的灯光,我就充满了力量,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我们师生经常一起出差。每到一处,张老师总要去逛书店、看展览或见见朋友,而我们学生更热衷于逛吃和买东西。老师也就由着我们的性子,往往一个人去买书或看望朋友。每次出差,他总是再三叮咛车次、时间,而我们总是丢三落四,他不得不带着大包小包,冲在最前面。


2017年秋天,我去石河子大学支教。一年后的一天,张老师突然一大早风尘仆仆地从乌鲁木齐来到石河子参加座谈会,并与文学艺术学院签订合作事宜,午饭后就马不停蹄地离开了。后来得知,他此次出差主要去新疆师范大学,本没有必要,也没有时间跑这一趟的。我知道,他是牵挂我,想亲眼看看我好着没,但我就像一株含羞草,见到老师就垂下目光,甚至忘了给老师买一样特产,哪怕是一瓶矿泉水。望着车子渐行渐远,我久久地留在北四路的校门口,痴痴地站着,同事在很远的地方叫着我的名字,可是我竟没有回答她……张老师不知道的是,他那天的笑容,给了我多大的勇气和信心!在我心里,老师就是大山,是永远的依靠;老师就是大树,会永远替我遮风挡雨。


大约三年前盛夏的一个夜晚,我突然接到同学的电话。平日里,她从未深夜来电,我心里不由得一紧。接起电话,她叫了一声“姐……”,就泣不成声,我的心瞬间提起来。哭了半晌,她才哽咽道:“老师生病了……”怎么会?老师那么健壮,那么豪爽,那么生机勃勃……我顿时觉得天旋地转……为了不打扰老师的治疗,我们煎熬着,一直忍着没去看他。终于,老师允许我们去了。我和红岩、晓玲相约,一起来到西京医院探望。他担心医院大,我们不好找,就在大厅门口等着。看到我们,他笑着向我们招手,亲切、温和,一如往日,只是头发剪短了,人整整瘦了一圈……看到我们几个抹眼泪,老师反倒安慰我们,说:“没事啦!我好好的。”我们的泪流得更汹涌了……


经过治疗,张老师像往常一样来上班。我曾几次劝他:“老师,身体要紧,工作的事您就少操点心吧。”他却摇着头说:“在学校没有批准我辞职之前,作为院长,在学科评估的关键时期,我自己不能不操心。”他像往日一样,坚持来参加院里的各种会议,一坐就是一整天。学科建设诸事繁杂,院里大大小小的事都需要他拿主意。我坐在不远处,经常看到他因疼痛皱着眉头,用手紧紧地按着腹部,但硬是不吭一声!在他心里,排在第一位的永远是事业,永远是学院!如今,我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成功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并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绩,老师终于能够卸下重担,休息一下了!更开心的是,老师的身体一直在好转,明媚的春天已经来了。


唐人韩愈诗云:“兰之猗猗,扬扬其香。”我的老师张新科先生,就是一朵盛开的兰花,在人生的高地上,散发着清香。


(作者系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