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667期 三版:三版综合 本期共8版

查看往期

我校社科专家学者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会发言摘编

作者:

2022-11-29 13:10:09

编者按:11月3日,我校召开社科专家学者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会。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了深入交流,对研究阐释的重点方向进行了充分研讨,并结合学科实际提出了贯彻落实的意见建议。现本报就社科专家学者研讨会精彩发言进行摘编刊登,以飨读者。


教育学部  李森教授:一流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促进教育学学科高质量发展。

一是努力形成彰显地域特色的世界一流教育学科。教育学部制定了世界一流教育学科建设方案,基本思路是以“高水平”和“高质量”为重要抓手,采用“学术归队”的办法,开展有组织科研,形成若干具有前瞻性、彰显西部地域特色的研究团队,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学作出“陕师贡献”。

二是不断强化教育学科服务西部基础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教育学学科将通过引进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名师,以及在教育博士培养、乡村教育发展、西部教师教育协同提质等方面深耕细作,扎实推进与西部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凸显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科实力与辐射力,为引领西部基础教育发展提供“陕师方案”。

三是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新格局。教育学学科以教师教育作为主责主业,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教育学拔尖创新人才,努力形成服务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扎根西部大地办教师教育贡献“学科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力波教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质的伟大创造,其文化价值主要体现为:实现了中华文明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和飞跃,展现了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极大提升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文化自信;创造了人类历史上首个非西方式的现代文明新形态,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先验逻辑,拓宽了人类文明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结合”,成为世界文化史上文化交融的成功范例。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回应的文化挑战包括:第一,必须从思想体系上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弊端予以整体性批判和反思;第二,必须持续激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动力,将中国式现代化中所蕴含的经验和智慧,从意识形态思想体系的理论表达转化为社会心理层面的文化认同;第三,必须彻底破除近代以来“古今”“中西”的思维对立,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战略包含四个方面:第一,扎实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研究与建设工程,全面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理论体系、话语体系、传播体系;第二,全面推进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系统提升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态度、思想意识等方面的现代化程度;第三,着力强化中华传统文明与中华现代文明的文化脉络研究,梳理伴随中国式现代化所形成的新文化传统,加强新文化传统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内在联系与融通的研究;第四,系统建设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机制,在不断提升中华文化主体意识的基础上持续吸纳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保持中国式现代化的创造活力,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哲学学院 袁祖社教授: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三个方面,重点强调并深刻论述了党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探索和创新。一是强调了“两结合”的重要性:即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二是强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三是强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足中国大地、立足时代高度,着眼文明转型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考、研究当今人类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面对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做经世致用的大文章,出经得起时代和历史检验的大成果。

具体说来,一是站稳民族国家立场,始终坚守民族国家本位立场、服务人民大众根本利益和福祉的宗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二是关注现实问题,敢于直面问题、勇于应对和提出解决问题的行动策略和智慧,是哲学社会科学保持生机活力的保障。三是把握民众思想脉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哲学社会科学包括文化文艺不接地气不行,要解释现实的社会问题,开什么处方治什么病,首先要把是什么病搞清楚。”四是依托自身优势和力量,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核心问题,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相结合。五是构建创新性、民族性话语表达,自信地向世界讲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故事,就必须有具有历史深度、时代高度的新的理念、逻辑和话语表达方式。


文学院 李西建教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报告,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探索和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贡献。报告第二部分关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系统论述,构成整个报告的思想精髓和理论出发点。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从根本上说,就是向世界提供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讲话精神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树立了思想奠基、理论引领和方法指导的典范。结合我校实际,主要谈三点体会:

一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未来较长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报告不仅确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方向和目标,也构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命题,其思想、理论和观念渗透于整个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应加大力度进行深入发掘和探索,全方位拓展马克思主义的引领、指导意义,以及作为研究内容在理论和知识谱系方面的创新价值。

二是要以学科体系建构为主线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高质量发展。我校哲学社会科学门类齐全,基础研究优势显著,文史哲学科积累厚重,新兴学科潜力较大,未来我们需要强化科学研究创新意识,加大学科间的交叉整合,提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的社会责任。

三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两个结合”是重大课题,其内容覆盖面广、新命题多、可拓展与深化的研究空间与知识领域极为丰富,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整合力量进行多学科深入研究,以产出高水平的创新性成果。


历史文化学院 周晓薇教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全面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突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正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重要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这些学科看上去同现实距离较远,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需要时也要拿得出来、用得上。”对于历史文献学科来说,用“板凳要坐十年冷”来形容这一学科的研究,再合适不过。也正因此,应适当给予其较长的研究周期。事实正是如此,做文献整理与研究,绝不能急于求成,要拿出“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也需要学校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我们在培养学生方面已将古籍数字化运用到专业实习当中,让学生在熟悉古籍整理理论与阅读原典史书的基础上,运用电子数字化技术进行古籍文献整理。我们还申报了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重点项目,并于近日召开了2022年古典文献青年学者国际研讨会。我们还将加强学科建设,建构新时代的文献学学科,在培养文献学专门人才的工作中作出新的贡献。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方兰教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使命。我们要深入学习、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教学和科研,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贡献力量。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过去十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战略高度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使命任务,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在要求”的新的时代意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特征。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因此,我们要从全面推动建设美丽中国出发,实现社会生产方式、发展方式、价值理念、制度体系实现全方位、立体化、全过程、全地域的绿色转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起点。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