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665期 七版:七版综合 本期共8版

查看往期

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评《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

作者:付玉肖

2022-11-07 10:28:40

人类有了文字,就开启了文明的时代,历史得以记录,思想得以流传。所以,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说“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汉字也被视为中华文化的基因和标志性符号之一。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越来越多的读者对本身是一种工具的汉字的知识和文化产生了更多的兴趣。日前,中国文字学会副会长李守奎教授及王永昌博士的《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出版。该书以与人体相关的近700个汉字为对象,通过解读这些汉字的形体结构、发展演变,将汉字的来龙去脉、结构理据、字际关系、文化内涵浓缩在一篇篇千余字的短文中,晓畅简洁、通透通俗。因此,有学者称赞该书为“汉字阐释理论与方法的一次成功实践”。


而今,汉字阐释类出版物较多,本书有什么不一样?除了具体内容和方法,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的汉字阐释的原则,可供读者一观,同时也可使读者对汉字发展史和汉字学的一些普遍现象有所了解。


汉字可说可解,任何人也都可说可解,阐述自己对汉字的理解,这是文化需求。但有些理解偏离了汉字的真相,而且“深入人心”,这就出现了问题。


戏说汉字古已有之,究其原因,大凡有三:一是从表层结构分析字理,二是过度阐释,三是材料有限,强为解说。


汉字是表意文字体系的典型代表,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汉字都是表意字。实际上,纯粹的表意字在今天的汉字系统中已经很少了,即使在商周时期,也存在着大量的形声字。若将所有的汉字都按表意拆解、分析,势必出现差错。


许多字,现在的字形和字义之间相差很多,原因就是李守奎教授在书中多次提到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理据的矛盾。我们了解汉字,需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方能对一个字的本来面目有所认识,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


汉字承载着文化,汉字自身的创制、使用、演变也是一种文化。汉字阐释,其目的之一也是理清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所以,谈汉字,不能不谈文化。但一旦过度阐释,就会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


汉字阐释离不开合理的想象,但一要有根据,二要合情理。作者认为,汉字阐释要有系统的理论,要有充分的证据,要论证合乎逻辑。很多汉字阐释,乍一看引经据典极有学问,仔细一推敲,都靠不住。


从甲骨文走来,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大篆、小篆、隶书、行书等非线性的历史,字形变化多端,讹变、假借、加饰符等文字现象层出。若依据中间某一个阶段的字形探讨其本义,往往失之偏颇。


释读古文字,熟悉《说文解字》是基础,同时还要掌握足够多的材料。初学者或爱好者不必如此,但本书将合理的释读方法完整呈现出来,通过排列、分析一个字的所有典型字形,讲清楚每一个字的来龙去脉,指出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或其他学者的准确认识或曾经出现过的错误。


在《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中,作者针对如何全面认识汉字,对一些可能引起争论或思考的方面进行了讨论。


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反映的古人的思维方式却不一定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甚至有些还是糟粕。对于这类的字,我们应当怎么看待?我们应当如何阐释?


作者认为:“汉字字形所反映的文化,从今天的价值观出发,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自可有所取舍。作为历史文化现象,首先要做到真实反映,准确理解古人的思想与生活,不要一开始就陷入到文化的价值判断中去,更不能单纯因为文化的价值判断决定文字的取舍。”


对于这类文化糟粕,我们既不能用文字让其沉渣泛起,也不能无视,无视的结果是对文字本身的不理解。作者认为:“汉字文化不仅仅从汉字中发掘文化,还要从文化的角度理解汉字——虽然某些‘文化’是糟粕。”这值得读者进一步思考。


今天我们对汉字极为熟悉,但常常仅把它当作一种工具,因为对工具本身的深究似乎不是使用者的义务。那么,了解、学习汉字尤其是古文字的当代价值在哪?


为了说明这些问题,作者除了讲解具体的字例外,还用了9讲概括说明汉字是什么、汉字的价值和说解汉字的原则,让读者对本书的背景有大致了解。具体到汉字的当代价值,除了汉字之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历史价值外,作者清醒地认识到:“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掌握了第一属性——应用属性之后,其他就可以高高挂起、不闻不问了。我个人认为,汉字的其他属性也可以有所了解,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进一步深入。”(本文原载于《陕西日报》,有删节)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