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664期 四版:杏园副刊 本期共8版

查看往期

扎根基层 绽放青春——我在贵州的奋进之路

作者:邬粉粉

2022-11-07 09:54:31

2011年9月,我考入陕西师范大学,成为新闻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在求学的三年间,每到毕业季,“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响亮的号召便如同军令般,令无数师大毕业生为之奋勇向前。受到母校“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的浸润,毕业那年,带着同学的不解和家人的不舍,我毅然选择到离家千里之外的贵州省习水县工作。习水是黔北地区的一个条件艰苦的小县城,当时也是国家级贫困县,我坚定地认为,这就是祖国需要我们的地方。


延续“红烛”,我是贵州教育精神的传播者


2014年8月10日,我到习水县教育局正式报到。上班的第二天,习水就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后被称为“8·11洪灾”。两个乡镇的学校受灾极其严重,接到县委、县政府抗洪救灾命令后,单位领导立即组织干部职工前往灾区救灾,我也自告奋勇地跟随同事奔赴救灾一线。走过泥泞的道路,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到受灾最严重的乡镇,映入眼前的一幕让所有人泪目——咆哮的洪流、坍塌的房屋、裂开的路面,到处是淤泥,街道一片狼藉。我们管辖的学校已被洪水肆虐得惨不忍睹,墙面处处是裂缝,桌椅东倒西歪,残破不堪,地面更是被淤泥覆盖,无处下脚。镇中学校长正带着教职工清理淤泥,整顿教室。校长向我们讲述了整个受灾过程,他说:“万幸的是孩子们正在暑假期间,无人受伤,只是大部分教学楼都变成危楼,9月份没法开学,怕是要耽误孩子们的课程。”“有的老师自家房屋也受灾了,但他们都不管自己,先顾学校,都怕娃娃们开不了学。”说着,校长潸然泪下。后来,我们才从其他老师处得知,这位校长自家的房屋也全部倒塌了,家里的东西一样都没能抢救出来,损失最为严重。


那一晚,我久久不能入眠,校长那满身泥土、一脸沧桑的样子,老师们奋力清理淤泥的身影在我脑海久久萦绕。我为之感动,为之动容,我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可对于新入职的我来说,能做什么呢?苦思冥想后,我决定发挥专业特长,把他们的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记录下来、传播出去。


次日,我再次来到灾区,对校长和教师们进行了一次深入采访,并连夜撰写了通讯《惊涛骇浪中的忘我师魂》。稿子在县级媒体上发表后,引起了教育系统的热烈反响。在全县师德师风大会上,教育局局长全文领读了报道内容,倡导全县教师们向他们学习。这篇报道还引起了省、市媒体的高度关注,他们不仅争相转载,还特地派出记者进行了深度报道。这是我工作后为基层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我扎根基层的第一剂强心针。


后来,在教育系统宣传工作的岗位上,我多次深入乡村学校,挖掘在基层教育一线中默默奉献的特岗教师和乡村教师的先进事迹并进行专题报道,写下了《我眼中的贵州教育精神》系列文章,并在《贵州教育报》上连载,在教育领域产生了良好反响。虽然我未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但教师这个崇高的职业让我敬畏,令我向往。“开放自信,乐于奉献;攻坚克难,勇于争先。人一之、我十之,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贵州教育精神激励着我坚守一线,为社会传播正能量,助力当地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践行初心,我是脱贫攻坚路上的亲历者


2017年,全国上下都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努力奋斗。习水县选派4600多名干部到深度贫困村,与老区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全力开展精准扶贫,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上级给我安排了6户贫困户的帮扶任务,每户致贫原因各不相同,贫困程度相对较深。作为外地干部,且毫无帮扶经验,这对我而言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刚开始,群众们并不看好我,他们认为,我是外地人,无论语言沟通能力,还是帮扶经验,都不如其他干部,对我的帮扶工作并不是太支持。我非常难受,甚至一度想放弃,但在同事的帮助和鼓励下,我鼓足勇气,大胆尝试,坚信只要自己用心用情做好帮扶工作,终会得到群众的认可。为了帮助群众顺利实现脱贫,我分析每户致贫因素,结合扶贫政策,为每户设计了短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因地制宜制定帮扶措施。语言沟通不畅,我就请求同事帮忙;电话沟通困难,我就上门服务。哪怕是群众的一个咨询,一个疑问,凡是能入户走访解决的,我都尽力走访。


在我帮扶的农户中,有一位姓叶的村民,我称他为叶伯伯。十多年前,叶伯伯的独子因车祸不幸离世,儿媳改嫁,留下年幼的孙子与二老相依为命。叶伯伯无稳定经济来源,老伴常年疾病缠身,还须供孙子读书,家里一贫如洗。为了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我多次奔走在医疗、教育、民政等部门,积极争取帮扶力量,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我带着叶伯伯的老伴在医疗部门办理了慢性病证,享受上了医药补助;为读高中的孙子争取到了教育资助,又向民政部门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补助,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我深知,这些只是权宜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彻底脱贫,还须有长效的产业支撑。于是,我又积极向村、镇反映情况,争取产业扶贫政策。经多方努力,最终,叶伯伯家赶上了“集体经济+农户”的扶贫优惠政策,通过入股村集体经济,到年底分红,实现增收。2018年,我帮扶的几户贫困户,通过这样的模式,全部实现了脱贫。后来,叶伯伯的孙子考上了大学,在“脱贫不脱政策”的后续扶持和帮助下,上大学的学费得到减免,他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越过越有希望。群众对我的态度有了极大改变,即使帮扶过去5年了,他们还会时常打电话问候。他们说,“虽然你是外地人,但也是最靠谱的人。”

亲历过这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我更加明白,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是一名基层干部最基本的担当和责任,能为老百姓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多么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


担当使命,我是基层宣传战线的奋斗者


2019年,组织将我调到宣传部门工作,让我负责政治理论宣传工作。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了我的主责主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后,上级要求务必把全会精神宣讲好。我深知,完成这项工作意义重大,政治理论宣讲须让群众听得懂、喜爱听,才能真正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为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这项工作,我找到文化馆的同志,商议以“文化送下乡”的活动形式,把全会精神送到了基层。我们一拍即合,随即进入创作和排练。经过一周的精心筹备,我们最终将全会精神的核心内容改编成了快板、说唱舞、歌曲等文艺节目形式。我们带着音响设备,和宣讲员进社区、学校、机关、农村等开展“七进”宣讲活动,每场宣讲以网络直播形式进行二次传播,观看人数一度超过10万人,在全县掀起了学习宣讲全会精神热潮。我们的快板更是被孩童们作为儿歌进行传唱,全会精神成为干部群众茶余饭后热聊的话题。我们的宣讲模式不仅赢得了群众的喜爱,也得到了省、市的高度肯定。


这项任务的圆满完成,使我深刻明白,做好基层宣传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传播党的声音,必须把群众摆在第一位。只有采取接地气、接人气的工作方式,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基层理论宣传工作岗位上,我始终保持昂扬的姿态,走村入巷,在田间地头、在院坝广场,用群众喜爱的方式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我在这个岗位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诗。工作8年来,无论是在基层教育事业岗位上,还是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或是在宣传工作战线上,我始终不忘自己是陕西师范大学的学子,“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早已深深根植于我的灵魂,促使着我砥砺奋进,激励着我勇往直前。前路漫漫,我将继续保持这份热情,扎根基层,服务基层,让扎根西部、甘于奉献的精神照亮祖国大地,让美好青春绽放光芒。


(作者系我校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