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655期 三版:三版综合 本期共8版

查看往期

大漆髹饰:独特而小众的传统工艺

作者:通讯员 方桂阳

2022-05-12 21:47:01

编者按:3月12日,“2021中国(厦门)漆画展”复评结果正式公布,我校美术学院教师任晓东等创作的11件师生作品入选。漆艺作为一门独特而小众的传统工艺,多年来在我校美术课堂被传承创新,师生精心制作的漆器、漆画等更是在国家级美术展览上屡屡获奖,被誉为异军突起的“陕师大漆画现象”,受到校内外广泛关注。本期“走近公共艺术”,让我们走进美术学院师生的漆彩世界,一起感受漆艺之美。


漆艺,以漆为艺。这门传统的技艺,陪伴国人超过3000年,一直以华丽缤纷、雍容精致的面貌存在,其瑰丽和丰富,使之最终成为像蚕丝和陶瓷一样闻名天下的独特中国元素。


漆器、漆画、漆雕……几千年来,漆艺因其兼有生活实用和艺术欣赏的双重价值,现在依然历久弥新,备受青睐。


与大漆髹饰打交道十余年的“陕西漆娃”美术学院教师任晓东说,漆器看上去优雅,摸上去温润,与人的体温接近。作为日常器皿使用时,嘴唇感受的温度,不似金属与玻璃般冰冷,很柔和。


“三分髹漆,七分打磨。”一件简单的漆器需要经过制胎、裱布、刮灰、吃漆、髹漆、装饰纹理、推磨抛光等数十道工序,工极精细,耗时久长,复杂的器物更是需要数年才能完工。成品之艰难,时间之漫长,十分考验制作者的耐心。


但更大的挑战是大漆过敏。“但凡做漆的人都得经历皮肤过敏这道难关,全身肿胀、刺痛难耐。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硬扛,我和我的学生都是扛过来的。”任晓东与大漆过敏“斗”了很多年,现在他已经习以为常。


听起来令人生畏,任晓东却说,接触漆艺越久,越为之“上瘾”。


这种“上瘾”,来自于漆艺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和艺术想象力。他用丝瓜瓤、麻布、木头、灵芝、葫芦、纸张做胎,用松针、贝壳粉、沙子做机理,将各种意想不到的天然材料运用到创作中去,创造出千姿百态的效果,千变万化的色彩。


在略显凌乱而逼仄的美术学院漆艺工作室,墙上挂着著名漆画艺术家乔十光题写的匾额“漆艺之光”。工作台上摆满了刀、凿、钳、夹、镊、锉、笔等“十八般兵器”,漆料搁架上堆满了各种漆料、配料、工具、小件成品和半成品,空气中弥漫着大漆的清香味道。


任晓东带着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拼贴蛋壳。白色的蛋壳经过去膜、晒干,捣成碎片后,再用镊子一片一片对应缺口的形状镶嵌在大漆上面,按照疏密排布不同,呈现出自然裂开的肌理美。对初学者,拼贴完成指甲盖大小面积的蛋壳至少需耗时五分钟。


“用自己的双手制作出精美的漆艺作品,那种成就感难以言表。”武文瑞是任晓东培养的第一个硕士,原本学室内设计的她,现在已经被漆艺的魅力折服。“尤其是,每次打磨,漆面呈现的状态就像皮肤磨破后血液凝结的伤疤,磨显的过程具有‘拉奥孔的悲剧之美’”。


夜深人静的时候,任晓东喜欢独自一人浸泡在他的“漆庐”工作室。他换上一件从未清洗过的大围裙,坐享一束昏黄的灯光,一遍遍刷漆,一遍遍用不同粗细规格的砂纸细细打磨。现在,漆对于任晓东来说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绘画材质,更是灵魂的伴侣。他笑着伸出手来拈茶杯,手上满是斑斑漆迹,“髹漆亦修心,比如贴蛋壳就是一个磨炼心性的过程,一剂去浮降躁的灵丹妙药。”


漆艺作为一种小众工艺,向来是艺术品中的“少数民族”。任晓东说,技艺传承一直是他郁积心中多年的“结”,这个“结”也只能通过传承才能开花结果。让他倍感振奋的是,近年来,不仅学院开设了本科生漆艺课程和硕士培养研究方向,学校还开了公共选修课,师生的漆艺作品还频频在国家级美术作品展览上崭露头角,每年拿奖拿到“手软”,被誉为异军突起的“陕师大漆画现象”。


“学习漆艺一定要不怕苦,不怕脏,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课堂上,任晓东戴着小帽,背着双手,严肃地提醒学生,“一定要执着,要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你要喜欢它,你才能坐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