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651期 七版:七版综合 本期共8版

查看往期

奔赴热爱 未来可期 加油实习生 3个月,23个省市,1885名实习生,初为人师历练成长

作者:□ 本报记者 周健 学生记者 杨心睿 王彬蕊

2022-01-10 19:19:21

“手提包代替书包,任教书代替专业书,备课本代替作业本……”融融秋日,我校1885名公费师范生实习生背上行囊,改换行装,在67位实习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分赴全国23个省份的150所中小学、幼儿园, 怀着教育报国的初心走上讲台。


冬日已至,2021年公费师范生实习工作接近尾声。他们重返校园,打上初为人师的烙印。在为期3个月的历练中,实习学生经历了怎样的考验?收获了哪些成长?请跟随记者的镜头,走近他们的实习点滴。


镜头一 捧着一颗心来


天湛蓝,云洁白,一路向西,跨越2600公里,12名实习生抵达乌鲁木齐兵团一中第十二师分校。恰逢9月10日教师节,他们第一次作为这个节日的主角,收到学生们一声声“老师好,老师节日快乐”的祝福。实习老师熊雅琦说:“学生们脸上青春洋溢的笑容,让我感受到被幸福所包围,同时也认识到自己必须快速完成角色转换。”实习生们举起右拳庄严宣誓,为人师的旅程从这里正式起航,“每一句宣言都击在我内心深处,并将在未来的工作中时刻提醒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与义务。”


同一天,在贵州盘州市第二中学,实习老师徐亚英收到第一份教师节礼物——刻着向上生长藤蔓花苞的书签、刻有八骏图的精美钢笔、如意状的古典 U 盘,“这是我教师生涯开始的见证,我会将它们珍藏。”


在鄂尔多斯蒙古族中学,实习老师黄艳快速熟悉了蒙古族学生带着口音喊出的“老师好”,喜欢上他们曝露于强烈紫外线下健康灿烂的笑容,“作为老师,眼里只有学生,在我的认知里,他们都是孩子、是朋友。”


实习生们对教育、对教师、对学生的模糊认知从这里开始变得清晰,接下来的日子里,师大学子将挥动手中的笔,一笔笔描画红烛师魂。


镜头二 小试牛刀


金色的秋天,收获的今天。时光匆匆,在山西运城中学的实习生活渐入佳境,实习老师段红霞体验了第一次正式授课。课前,段红霞积极查阅各种资料,学习与之相关的视频,从导入环节到授课再到最后的课堂总结,课堂环节完整,生动有趣,诙谐幽默。


课后,段红霞分享自己的授课总结:“这次初登讲台,我非常紧张,但是当站到讲台上之后面对孩子们的瞬间,就觉得一切都水到渠成了。”


相比一帆风顺,“出师不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在江苏省句容实验高中,实习老师童奇艺发现,指导教师钟老师上课时,学生们认真严肃,拿笔记录着老师强调的每一个需要做笔记的地方。老师讲到有趣的东西,学生也会跟着笑。但当童奇艺站上讲台,她却发现学生从头到尾都在暗暗地笑。童奇艺惊疑,是自己的课上得过于肤浅吗?是问题设置得不太恰当吗?


直到这周,钟老师把两个班的课交给童奇艺,让她独当一面。当她鼓起勇气与学生们眼神交流,突然理解了孩子们的笑,“他们的笑是出于年龄段的正常心理,不是针对我,也不带恶意。他们很俏皮,我在课上嘴角微扬,他们便会回我整个笑脸。是呀,嬉笑的他们、认真的他们,都是这个年纪生命鲜活的展现。”


镜头三 授人以渔


阳光叫醒清晨,梦想叫醒了孩子们的读书声。


早读时间,在江苏泰州中学,实习教师买子桐迈着稳健的步伐从一楼到四楼,走过许多教室,有齐声“之乎者也”,有背英文单词,也有“百家争鸣”,但也有沉闷的班级,仿佛将昨日的疲倦带到了今晨。


“我的班级就是这样,学生拿着书似看非看,发出的声音毫无活力,是鼻腔声带共振产生的嗡嗡嗡嗡。”买子桐无奈地说。


为解决这个问题,买子桐让家人把他高中时做的笔记本邮寄过来,与同学们分享学习方法。买子桐称它为“多科笔记本”,上面记录着各科目的零碎知识点,既包括老师评讲的重要知识点,也有自己做错题目对应的知识点。他会在翌日早读背会前一天所记的知识点,考试前翻看整本笔记,做到高效复习。


第二天,买子桐继续带早读,发现班上已经有十几位同学拿出自己的“多科笔记本”开始了自由早读,还有一位男生跑过来说:“老师,我观望一下,如果同桌学得快,明天我也试试!”再次经过走廊,朗朗的书声从自己带的班级传来,买子桐深感欣慰。


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一场别开生面的社团活动正在进行,实习老师沈李彤带学生到教学楼顶楼的生物园,一起识植物、养植物、学植物。在观察、记录、操作的同时,学生对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产生了一系列思考,“叶片被碾碎露出的汁液是组织液吗?”“老师,这是什么科属的草?”“学校里的美人蕉什么时候开花?”沈李彤反思,“一声声的‘老师’和一连串的问题不断提醒我——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我必须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努力钻研专业理论,同时学习前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才能真正做到授人以渔。”怀着成长为卓越教师的信念与梦想,实习生们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断前行。


镜头四 教学相长


在河南济源一中,实习老师李培清和指导老师带的四个班级层次相差较大,却也实实在在让他领会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面对学优生,指导老师会提出“深、广”的具有思考意义的问题;而面对学困生,指导老师又会自动切换,用生活中通俗易懂的例子耐心讲解,“每节新课我都会被老师教学的‘变幻莫测’折服。”


李培清认真领会指导老师的教诲,从精心准备逐字稿和PPT ,到在空教室不断排练不断修改,再到面对学生授课,一步步学习如何把控自己的课堂,“初登讲台没有预想的顺利,指导老师提出了满满一页的反馈和建议,这让我越挫越勇。”第二节课时,他吸取教训,努力表现,使反馈从一页减少到了半页。“虽然有点挫败,但是我清楚这是快速成长的通关密码。”


周五下午,深圳平湖外国语学校例行的教师培训又一次拉开帷幕,这周的培训主题是“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深度学习”。实习老师王瑨在培训会上收获颇丰,思考着当采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教育技术发展足够成熟、设备数量满足需求之后,学生是否就可以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学习呢?同时,深圳基础教育发展的前沿动态让王瑨深深感怀,“我的家乡,一个西部县城,短时间内无法普及这些昂贵的设备,但我们可以先努力推动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再尝试用信息技术促进深度学习。最终,让家乡的孩子也享受到智慧教育,期待那一天……”


镜头五 “疫”往情深


10 月18日起,新一轮新冠疫情直逼甘肃,来势汹汹。兰州市第三十五中学实习老师张奎水说:“第一次身处疫情暴发发点,刚开始的惊慌和惧怕在所难免,但随着防疫工作的有序展开,带队老师的妥善安排,我们逐渐有了安全感。”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特殊时期,母校、实习学校、实习师生,一起努力维护来之不易的平稳生活状态,在共患难中磨砺真情。


同时,学子们坚守实习阵地,坚持认真备课,网上听课,线上为学生解答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并为年龄较大的老师提供线上教学方面的帮助,“这个时候,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或许是对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最好报答。”


阳光总在风雨后,所有人都在为疫情的早日结束做着最大的努力。当城市恢复平静,太阳重新升起,在甘实习的师大学子们始终难忘那段共克时艰的岁月,在实习日记中写道,“热爱各有不同,青年本该如此,每一代逐日移山的青年,都有自己奋不顾身的热爱,每一份炽烈的热爱,都值得被用心对待。”


镜头六 撒下理想而去


度过的时光如墙上的日历,撕掉的日子总会留下纹理,参差且深入内里。实习即将结束,师大学子们难以割舍这份走上职业道路的“课前小练”。


班级教学结束当天,河南许昌高级中学实习老师吕涵林与班上学生拍了合照。照片中青春洋溢的笑脸背后,藏着孩子们对实习老师深深的不舍,“老师,我在您的语文课上一次也没有打瞌睡,总是兴趣盎然、收获满满,希望您以后还能给我们上课。”看到眼泪汪汪的学生,吕涵林也湿了眼眶。


在江苏靖江高级中学,实习老师韩思琪、李怡宁为学生们带来一场精彩交流班会。多媒体屏幕上,陕西师大学子抱着尤克里里,弹唱着歌曲《好想你》,一幅幅师大画卷缓缓展开。看到高三的孩子们对师大表现出强烈好奇,对教师职业产生浓厚兴趣,韩思琪、李怡宁发自内心地开心,“也许学生中未来会有人走入母校,踏上三尺讲台,续写教育篇章。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在教师关怀下成长的孩子却是无穷多的。爱与知识会被传播到每一个角落,一簇簇小火苗,也能点亮社会的一个个角落。”


(素材来源: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