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650期 七版:七版综合 本期共8版

查看往期

执着办好一份报 星光不负赶路人——在记者节讲述校报学生记者的故事

作者:□ 学生记者 马瑜 邢瑞 刘学猛

2021-12-06 22:12:59

“离下期校报出版还有7天,咱得加快组稿速度了。”校报选题会上,学生记者团团长姚芊芊说。这一天是11月8日,记者节。午后阳光明媚,编辑部围坐着2位指导老师和8名学生记者。在一来一回的热烈讨论中,最新关注到的校园热点、身边人物、师大故事,被一一纳入原创选题库。忙碌中,大家忽略了这一天是属于自己的节日。


今年是《陕西师大报》复刊40周年。时光倒流,溯源校报学生记者团的历史,开端业已模糊;也不知从何时起,学生记者有了一个温暖而贴切的称谓——“油菜花”(有才华)。报章叠映中,一届届“油菜花”的身影,汇聚成600余篇新闻消息、300余篇校园关注、300余期人物通讯、400余篇副刊文章,共近400万字的文字长河。


执着办好一份报,星光不负赶路人,这一份青春刻写的情怀近40年不曾断绝。翻开泛黄的校报,学生记者与这份报纸的故事于字里行间被娓娓道来。


光阴的故事:一份校报的出炉


1992年秋,文学系1991级学生刘雪飞成为校报的一名学生记者。由于人手少、要求高,每月出两期报纸,编辑部任务繁重。每期报纸,刘雪飞和其他学生记者都与编辑部老师们一起,参与到选题、策划、采访、组稿、排版、校对、分发、寄送的整个流程。


1994年10月,正逢师大建校五十周年庆典。为做好宣传报道,10月6日早晨六点,刘雪飞就穿梭在雁塔校区新西门、办公楼、招待所、田径场等处采访,细致记录下了庆典的准备情况。深夜昏黄灯光下,他仍在嚼文嚼字,思考如何写好文章结尾。“大学4年我一直在师大报,这里就像家一样,我总想做得更多、更好。”刘雪飞说。


对于一份报纸而言,初稿的完成往往只是初具雏形的第一步。2010年9月,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李炖加入学生记者团。从初稿到终稿,改稿的反复琐碎、周期漫长一度令李炖叫苦不迭,“常常面临的情况是,最初的稿子要被细细解剖,经过结构调整、语句推敲、内容增删,先打散再重组,才可能顺利登报。”看到自己的文字被铅印的一刻,汹涌而来的成就感与喜悦感难以言表,这正是对改稿“磨练”的最佳褒奖。李炖形容:“初稿经常像一株快要枯萎的盆栽,改稿过程中看着它一天天好转,直到它开花结果,不仅对写作能力有飞速提升,更是对心志的磨砺”。

“宅,是我们选择对抗病毒的一种方式,宅,是一种无形的力量!”2020年春天,受疫情阻滞,“油菜花”们天各一方。融媒体时代,他们从线下转战线上,以“陕西师大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阵地,累计推出“宅家笔记”“春日随想”“云上书”等系列推文共46篇,记录疫情见闻,感念医者仁心。返校后,线上成果成为纸质报的丰富素材库,在特殊时刻,确保了报纸的正常出版。自2014年校报开通微信公众号以来,疫情“大考”前,平台成为云聚学生记者和广大读者的桥梁。“握起手中的笔,或能拂去微尘。想起那段在云上书写的日子,心中至今激荡着作为记者的担当,以及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共克时艰的斗志。”当时的记者团团长刘苏雨说。


树枝发新芽:今已亭亭如盖


祝福问好、唠唠家常,每次逢年过节,陈力永远是“校报学生记者之家”微信群里最活跃的一个。“每次回到师大,总要先回校报编辑部这个仍在心里的家坐坐、看看、聊聊。”2009年,陈力加入校报学生记者团,十多年过去,他一直坚守在文字工作战线,现已成长为安康平利县融媒体中心总编辑——大家公认的“笔杆子”。


“校报教会了我做事要有‘磨’的精神,做文字工作更应如此,‘磨’是一种态度、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这样的教诲,陈力一直记得,也一直在照做。如今每年采写百余篇报纸稿件,一字一句他都经过了认真打磨。工作之余,他时常会翻阅搁在手边的《陕西师大报》,看看这份报纸在学弟学妹们手中一直延续的样子,“感到疲乏倦怠时,看上几眼,就恢复了元气,增添了动力。”


2018年6月,《陕西师大报》即将迎来第600期出版。校报编辑部收到一封信——“约稿、校稿、发报,我每周都能见你。离你愈近,便愈想说些只对你说的话,可你一直那么安静,像秋夜的星星。”学生记者胡鑫在信中写道。胡鑫于校报,是“未见其人,先刊其文”的“笔友”。从2016年发表第一篇文章,到2017年加入记者团,再到毕业后仍以文会面,胡鑫写遍了师大的春夏秋冬,在校报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四季牧歌”。


文字里闪耀的星光,吸引热爱写作的灵魂。胡鑫之后,刘文俊、毛阳、张奎水等热爱文学创作的学生记者,接连在校报汇聚,连成校报“星光璀璨”的文学串珠。他们不断探索,从校报四、八版“杏园”副刊出发,走向“长安散文奖”“丰子恺散文奖”“红烛杯写作大赛”等更广阔的舞台,于嚣杂世界中寻得了一方安放心灵的所在。


初冬傍晚,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孙晓迪从图书馆望向窗外,夕阳斜照,树影斑驳。论文写了一整天,她伸伸懒腰,想到西安的秋色该与眼前之景相似,想到半年前回到母校陕西师大、回到校报编辑部的场景,“冲进编辑部,看到正在安安静静埋头校稿的老师,时光瞬间回到了几年前。在校报的经历是我大学生涯中最重要的部分,对文学、新闻的理解都在与校报朝夕相处中清晰了很多。”


今年6月,学生记者王欣雅携着一张和编辑部老师同学的合影,毕业了。毕业后,她选择二战考研,“有考研的问题我会咨询晓迪学姐,和当时写稿有不懂的问学姐一样。在校报,我们一起努力做好一件事,做错了就明确指出,做好了就一起鼓掌欢呼,真诚、热烈、坦荡。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也许性格会不同,但总会发现大家有一部分特质非常相似。”王欣雅说。


校报是一棵大树,每位学生记者都是树下的小花。一届届“油菜花”相继乘风飞往更高的天空,又从来不曾离去,簇拥着看着这棵大树不断抽新枝、发嫩芽,今已亭亭如盖。


前行有力量:守护那一份期待


对远游的学子、忠实的读者而言,《陕西师大报》是联接他们与校园的桥梁,而在桥上,这份连结与绵长的情谊,正是由校报每位学生记者参与、书写、传递的。


上世纪90年代,由于人手不够、发报量大、地点分散,《陕西师大报》的分发工作很辛苦,但为了让读者第一时间读到最新的报纸,就必须迎难而上、快马加鞭。当时的学生记者冯亚哲回忆道:“我常被‘抓丁’发报纸,白天还好一些,晚上必须得足够熟悉‘地形’。”无数个夜晚,冯亚哲怀抱厚厚一摞报纸,急匆匆地走楼串户,把报纸及时发完。他说:“到现在我还记得家属区角落那一个个墨绿色的信箱,还有教职员工拿到报纸时的微笑。”


“只要有人在等待、期盼校报,我们的工作就很值得。”2017年1月初,569期校报刚刚印出,学生记者刘文俊即刻开始发报。天气严寒、雪路泥泞,他并未停下脚步,“一位老教授拿到报纸后,亲切地拂去我头上的落雪,温和地提醒我要记得打伞,瞬间心里都是满足与值得,身上也不觉得冷了。”


“从报纸中看到学校取得一个又一个喜人的成就,增强了对学校发展的信心,加深了自己对学校的归属感。”历史文化学院王双怀教授是校报忠实的读者,也是热心的作者,“每当看到自己的文章在校报上发表,都会受到极大的鼓舞,有时看到自己的学生作为学生记者在上面发表一些作品,也为他们能收获成长而倍感欣慰。”


作为王老师的学生,学生记者吴小龙在听到王双怀这番话时激动不已:“我顿时觉得我的工作有了使命感,今后要继续努力讲好故事,打磨文字!”吴小龙一直把“没有试图尝试过的失败是没有借口的零分”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说,“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记者就是要多尝试、多学习、多努力,不惧错误,不畏挑战,向阳而生,向光成长。”


记者,记录着师大故事、师生感怀,也记录着每位“油菜花”的成长和蜕变。如今,新一届的学生记者接过办好一份报纸的“接力棒”,将这份历久弥新的责任内化为徐徐前行的力量。


“记得按时交选题,纳新也得尽快准备起来……”2021年8月开学前,学生记者团的新任副团长杨华便细致地规划着新学期记者团的工作。

10月初,为了让新加入的“油菜花”尽快掌握策划采写的技巧,采编组组长苏语彤精心准备培训会,PPT调整了一遍又一遍。


11月初,副刊组在博物馆附楼会议室举行读书沙龙,新加入的学生记者周宇亮畅想道:“作为学生记者,我期待未来在校报能迸发出更多更好的创意和灵感,把这份师大人共同守护的报纸办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