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魏时煜教授做客我院长安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4-12-23     浏览量:   分享到:


(通讯员:文雨璐 李书萌)12月16日-18日,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教授、纪录片导演魏时煜作客我院“长安学术讲座”,连续在文汇楼A段409会议室做了两场报告。

12月16日下午,我院长安学术讲座第552期在文汇楼A段409会议室举办,魏时煜教授主讲“口述历史与媒体考古”。讲座由我院李雅琪副教授主持,新闻与传播学院马聪敏教授与谈。部分研究生、本科生以及感兴趣的老师参与了此次讲座。

魏时煜教授从自身口述历史的实践经验出发,分享了如何进行成功采访的访谈技巧。在这一过程中,魏时煜教授认为尊重是造就成功采访的关键因素。其次,魏时煜教授以照片中的时间编码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影像去分析隐藏在其背后的话语,譬如从19世纪到20世纪的时装图像能够发现——随着现代性的进步,时装为人们提供了“流动性”或更多的身体自由。最后,魏时煜教授提到,在使用历史镜头和其他图像时,需要着重考虑部分要素,特别是与版权、归属与道德实践相关的因素,就这些要素,魏时煜教授分享了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与谈环节,与会专家表达了对魏时煜教授分享内容的极大兴趣,就口述历史与媒介考古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马聪敏教授以纪录片拍摄的案例为着眼点,讲述了纪录片中个体记忆、集体记忆乃至时代记忆的形成之间的密切关系。李雅琪副教授从家庭影像为着眼点,深度剖析媒介考古是通过何种途径去表现个人、家庭以及时代的真实性。本场讲座最后,李雅琪副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高度评价,指出口述历史与媒介考古不仅对学术生产有重要价值,同时还有利于当代人恢复对于日常细节的陌生化感知,这对于人文学科的创作具有重要价值与深刻意义。

12月18日下午,我院长安学术讲座第553期在文汇A段409会议室举办,魏时煜教授主讲“萧红:战时女作家的日常写作”。讲座由我院谢欣然副教授主持,我院裴亚莉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马聪敏教授与谈。

魏时煜教授以萧红的个人经历及其与女性写作者的友谊开场。说起对《跋涉者萧红》纪录片的拍摄,魏时煜教授探讨了大众媒体报道与纪录片的区别,引出历史背景下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是否关乎性别的思考,并提出女性的记忆多与身体的记忆有关。同时,魏时煜教授分享了萧红与萧军之间的往事,将日常经历与萧红写作中的性别话语、道德评判联系起来。最后,魏时煜教授回归萧红写作本身,认为萧红的写作是“天才性”的,赞美了萧红笔触的记录性、文字中生命的流动性。

在师生交流环节,同学们就女性创作、大众话语与传媒等方面与魏时煜教授展开了热烈讨论。在与谈环节,马聪敏教授就萧红语言、萧红创作中的太阳意象及萧红作品的影视改编进行了深刻分析。裴亚莉教授则分享了萧红作品中的细节,认为文学的记录是对于动人瞬间的记录,具有极强的触动性,从而引发了保卫文学的文学性的深入思考。讲座最后,谢欣然副教授总结,日常化写作是“时间的褶皱”,它成为一种保卫语言的方式,帮助我们封存了内心的完整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