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陕西教育新闻网丨首批“优师计划”师范生即将毕业:到最需要的地方履约任教

发布日期:2024-12-31 浏览量:

“我愿意回到家乡,把大学所学的知识带给乡村的孩子。”12月7日,在陕西省2025届国家“优师计划”师范生就业双选会上,即将毕业的陕西师范大学学生张杉杉选择回到家乡,扎根乡村。

2025年,首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师范生(以下简称“优师生”)将迎来毕业。日前,教育部部署做好相关就业工作,确保“优师计划”毕业生按照协议约定,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履约任教。

自2021年“优师计划”实施以来,陕西省认真落实相关培养要求,强化师范生服务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事业的使命与担当。三年多来,全省首批76名国家“优师生”和579名地方“优师生”在学习培养、实习实践中不断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力求成为服务乡村学校、振兴乡村教育的“生力军”。

陕西省2025届国家“优师计划”师范生就业双选会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

涵养教育“真情怀”

“我时常想起小时候我们乡村小学的校长在国旗下拉手风琴演奏爱国歌曲的场景,也想起学校张新科教授坚韧不拔、潜心育人的大先生风范……”正在广东深圳一所中学实习的陕西师范大学2021级“优师生”张格格在实习周志中写道,“教育让我内心有了光,我想把这束光继续传递下去。”大学期间,她通过“师表讲坛”、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等活动,从身边大先生和奋战教育一线的校友身上,感悟学校“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力量,浸润对于教育的清澈之爱。

陕西师范大学2021年起面向全国招收语、数、外三科共150名首届国家“优师生”。三年来,该校为他们量身定制创新培养体系,开辟了面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优秀教师的一块“试验田”。2024年秋季学期,首批学子们北上哈尔滨、南下海南岛、西抵克拉玛依、东临厦门海岸,到24省(市、区)的近70所中学开展教育实习。

“‘优师生’是向国家级脱贫摘帽县输送合格教师人才,在这样的育人体系中,学生的信念养成教育最为关键。”该校教务处处长郭建中介绍,学生毕业后将履行协议义务,经双向选择,由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安排至生源省份定向县县域中小学任教,任教服务不少于6年。

从入校开始,陕西师范大学就注重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从教信念教育:一方面,通过特色思政课、榜样示范、游学交流、文化浸染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厚植其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教育情怀;另一方面,通过非遗课堂、文化社团、人文活动等多元形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涵养师德、传承师道。实习前,该校向学生赠送银杏叶书签,以示激励。“这枚书签是大自然与书法文化交融的艺术品。”实习期间,虽远在2800公里外的拉萨,该校“优师生”格桑曲珍仍挂念着这份特殊的礼物。

了解学校特色育人模式、感受学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教育氛围……2024年暑期,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21级30名“优师生”分别在延安大学附属小学、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进行观摩学习。“优师生”陈思怡告诉记者,通过此次见习让她埋在心中扎根基层、坚守三尺讲台的精神种子开始逐渐萌芽。“优秀教师必须具备娴熟的教学技能和炙热的教育情怀,通过这样浸润式的学习,可以助推‘优师生’快速适应基层教育岗位工作。”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王碧梅说。

据了解,作为省内首批“地方优师专项”主培学校,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21年共招录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音乐学3个专业95名地方“优师生”。经过不断探索,逐步构建起“三习(见习-实习-研习)贯通”的教育实践模式。2024年9月,开启了“一个学期、两个阶段(涵盖城乡两种教学环境的‘双实践’)”的毕业实习之旅,加强“优师生”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方法与乡村教育特点规律认知的融合,增强综合育人实践能力。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优师生”陈思怡正在讲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促生职业“真认同”

“做一名好老师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同学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实习期间,在西安市雁塔区第六小学四年级《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语文课上,陈思怡以己志引导学生畅想未来,课堂氛围十分活跃。为尽快了解学情,她每天都会抽时间和孩子们谈心,记录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困惑。“短短3个月,孩子们不仅接纳了我,还可能因为我的一句话、一堂课,点燃了他们的梦想,我想这就是薪火相传的意义。”陈思怡说,这份宝贵的实习经历,让她更加坚定地走上了人民教师这条职业道路。

为破解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薄弱制约师范生发展的瓶颈问题以及如何让师范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现实问题,记者了解到,各培养单位借助“双实践”制度,让师范生精准把握新时代教育特征,提升教师职业身份认同感和岗位归属感,从而稳固他们投身乡村教育的职业信念。

“实习期间配有‘双导师’,由大学专业教师和中小幼资深教师协同开展实践教学指导,在培育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同时,强化其身份认同,协助他们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技能。”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江玉印介绍道,后续还将开展为期2周的教育研习活动,以实践经验交流、教学设计研讨、课堂观察评议、主题班会研讨以及教育科研报告研讨等多种形式,深入反思交流、剖析研究并评估优化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教育教学行为。

同样作为承担“地方优师专项”培养任务的高校,渭南师范学院自招收历史、生物科学、美术三个专业95名首批地方“优师生”以来,先后两次优化调整培养方案,聚力解决“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问题。专门开设《中国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必修课程,让师范生看见和了解真实的中西部乡土面貌,为在乡村环境中从事教学工作做好思想和能力上的准备。

深受课堂启发,刚刚在西安一所职业高中完成实习任务的渭南师范学院历史专业“优师生”屈可欣,怀揣一颗“把好的教育带回家乡”的初心,即将回到家乡商洛市山阳县任教。“当越来越多的‘优师学子’回到家乡,那里的教育必是另一番光景。”她说。

渭南师范学院“优师生”黄艺博在实习期间给学生授课

锤炼从教“真本领”

与屈可欣同为历史专业“优师生”的黄艺博,在合阳县实习期间首次独立授课时,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和毫无准备的突发状况,起初“两眼一抹黑”,但他并未泄气,反而苦练“内功”。为了写好教案,他查阅上百篇资料,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一遍遍请指导老师修改;为了学习如何组织课堂,他不放过任何一次跟课的机会。“从最初站在讲台上紧张到手心出汗,到现在讲课时我能自如应对各种状况,身上的教师‘味儿’越来越浓。”黄艺博感慨道,在一次次实践锻炼中,他朝站稳讲台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优师生”是乡村教育振兴的“生力军”,他们不仅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师德修养,同时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为此,陕西师范大学构建了“专题实训+专家指导+名师引领+教学实践+等级考核”的五位一体实训模式,全面提升“优师生”的教学实践能力;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提升,以沉浸式学科专业竞赛为抓手锤炼“优师生”教师专业素养,引导其深度关注乡村教育振兴;渭南师范学院专门将《师范生书法技能养成训练》《教学技能养成训练》《普通话与教师口语》三门教师教育课程列入“优师生”必修课,还聘请知名院士专家学者担任“校外辅导员”,定期对其开展专题式理论指导和教学技能训练。“学校很重视第一批‘优师生’的专业培养,给他们每个人都配备了练习板书的小黑板。”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历史系主任王文涛表示。

陈思怡实习期间,还报名参加了陕西省第四届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眼下,她正在积极备战省赛,而这期间锤炼出的板书、演讲、教学设计与PPT制作、授课等技能,也都成了她未来站稳讲台的硬实力。

前不久,在“优师计划”双选会上,陕西省36个县域的64所学校为首批“优师计划”毕业生提供了257个就业岗位,为其搭建了精准对接平台。“此次双选会中达成协议的学生,我们将安排其前往定向学校开展‘二次实习’。”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教学实践科科长薛滨瑞介绍道,接下来,学校还将依据首届“优师生”的实习反馈,深入调整并优化培养方案,计划把原本大二才启动的“三习”环节提前至新生入校伊始便有序推进,全力打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壁垒,构建起一套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的教学实践体系。

报道链接:http://www.sxjybk.com/2024/1224/105866.html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20号      电话:029-85310332     

Copyright©2018 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