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学院概况
教学科研
留学师大
党群工作
学生园地
服务指南
下载中心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old老网站 >> 学生园地 >> 学生活动
飞翔的中国文化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 时间:2013-05-24 15:27:35 浏览:

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00余年。相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流传至今。

4月9日,阴霾了近一个星期的天气终于放晴,我们以放风筝和踏青为主题的汉语角活动如期进行。下午三点,五洲汉儒的成员们带领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留学生从喷泉广场出发,向目的地曲江池遗址公园进发。风和日丽,沿途经过唐城墙遗址公园,树木抽出新叶,迎春花开得旺盛,到处一片春意盎然。边走边欣赏风景,很快就到了开元广场,场地空旷,正是放风筝的好地方。初次接触风筝的留学生们不知道怎样才能让风筝飞起来,在中国学生的帮助下,最终每个人都放飞了自己的纸鸢,并且飞的又高又稳。在放风筝的过程中,中国学生向留学生讲解了风筝的历史和演变,大家不仅玩的很开心,也交流的很愉快。

收起风筝,我们继续向曲江池遗址公园走去,一路上,刻满了唐诗的石碑和诗人的雕像林立,这些对于初到中国的留学生们来说暂时是陌生的,在我们解释后,他们明白了这是我国无价的文学艺术遗产,相信以后他们将学到更多有关中国的历史文化,更加了解并喜欢中国。曲江池遗址公园有很多表现唐代社会生活的雕塑,雕塑材质大多为青铜或石质,写实的雕塑和建筑使这里笼罩在一片浓郁的大唐文化氛围中。吹着和煦的春风,感受千年前历史文化,我们与外国留学生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下午。

回到顶部 无标题文档
收缩
  •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