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前,我还是一个来自秦巴山区的农村孩子,正和同学们辛苦奋斗在高考的战场上。那时候信息闭塞,交通滞后,我只知道努力学习就能改变命运,但不知道前路究竟在何方……
2007年,国家开始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希望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投身教育事业。父亲对我说,老师是受人尊敬的职业,首届招生必定竞争激烈,你试一试吧。怀着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崇敬和向往,我将陕西师范大学填写在第一志愿,没想到竟然如愿以偿地被政治经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录取,幸运地成为一名师大人,一名“西部红烛精神”的传承者。
相遇红烛 沐浴文化
思绪回到2007年的夏天,那是我与师大的第一次相遇,古树掩映的师大校门质朴低调。迎接我的不仅有热情洋溢的学长志愿者,还有那段人生最美好的四年求学岁月。毕业之后,我总想找个时间,回母校看看。
这里人文荟萃,底蕴厚重,有苍松翠柏,也有曲江流饮,有古朴典雅的图书馆,也有启功等大师留下墨宝的畅志园,有充满烟火气息的师大路,也有撩拨味蕾的墨香斋。梅兰竹菊、周秦汉唐,宿舍楼的称呼也能如此尽显风雅……这里被称为“教师的摇篮”,滋养着一代代学子茁壮成长,延续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道箴言。
初做红烛 历经锤炼
最美的岁月总是短暂易逝,四年本科生涯就在不经意间悄然结束,我也回到了家乡,开启了属于我的红烛之路。
我的家乡安康市岚皋县,位于陕西南部,巴山北麓,汉江之滨,毗邻湖北、重庆两省市。这里的口音近似四川话。因为地处秦巴山区,受制于交通不便,这里经济发展滞后,上学成了山里孩子最主要也是最好的出路,但全县基础教育却很薄弱,师资数量严重短缺。2011年,作为陕师大首批毕业的公费师范生,我与学校体育学院的一名同学来到了岚皋中学——全县唯一一所高级中学,与我的高中老师们一起并肩奋斗在三尺讲台上,到今天已经整整十年。
岚皋中学
初上讲台的我,在孩子们眼中是一个有个大酒窝、爱笑的大哥哥,有着丰富的知识和有趣的表达,却没有教师的威严。工作第一年,我便担任班主任,班里的学生成绩落后,也很调皮,我的班级管理工作面临很大的困难和压力。这时候,我想起师大一位老师曾说过,“作为师范生,还有谁比你们更应该做好教师这个职业呢?”是啊,既然选择了红烛之路,就一定要对所有学生负责。
即便我已经在母校深入系统地学习了许多教育理论和政治学科知识,但初次站上讲台的时候,依然感觉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为此,我静下心来,不断思索,开始大量收集教学素材和优秀课件,以更合理的逻辑和更严格的规范认真编写教案,制作每一堂课的多媒体课件,摘编测试题,完善高中政治教材课件和高考三轮复习资料。工作的前三年,我几乎都是这样在学校里度过的,经历了无数个夜晚、坐坏了三张办公椅。
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们对政治课堂的印象逐渐发生改观。我的政治课在学生眼中开始变得简单丰富、趣味无穷,它不仅涵盖经史文哲,还连通古今中外。今天,我可以很自豪地说,在岚皋中学,政治课成为了学生最受欢迎的学科之一。
红烛燃烧必定能点亮他人的路。班务管理是一门兼具积淀、沟通和导引的艺术。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渐渐发现,学生需要更多的关注、鼓励和尊重,需要正确的方法引导。当看似调皮的孩子潜心学业,当迷茫的学生明确目标,你会发现他们其实都具有很大的潜质。
我深刻地记得,在我带的那个第一届学习基础最薄弱的班级里,一名学生考上了“双一流”高校;一名无心学习的学生在体验了父亲作为煤矿工人的艰辛后重返学校,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一名有些顽皮的学生经过正确的引导,如愿被招募到特种部队……整个班级充满了团结、进取、关爱和梦想。
天道酬勤,2015年,我所带的一个学生成功考上了清华大学,创造了岚皋县的历史佳绩;2016年,我的又一名学生成功考入复旦大学,填补了全县的历史空白……这之后,越来越多的岚皋学子考入国内一流大学,光荣榜上名校的名单越来越长,山区孩子们的未来也越来越宽广。
工作十年,我一直承担高中政治教学工作,担任班主任,还承担学校团委和德育处管理工作。十年来,我先后7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获得安康市政治骨干教师、安康市优秀团委书记等表彰。荣誉只代表过去,未来任重而道远,我将不问前路,但行耕耘。
传承红烛 未来可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新时代蓬勃发展的当下,国家和社会需要更多优秀人才,人才的培养则需要更多优秀的老师。尤其是广大的西部地区,需要更多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西部红烛”。
时光疾驰,转瞬而立,感恩师大培育,教会我在三尺讲台上创造价值,让我的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奋斗的崇高。
近年来,陕西师范大学与岚皋县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围绕基础教育提升一条主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帮扶工作。师大在岚皋中学建立了教育实习实践基地,每年都会安排十几位和我一样的公费师范生来这里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顶岗实习活动,为乡村的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和先进理念;学校还组织一批又一批名师专家来岚皋开展送教援培活动,为乡村教师打开教育视野;开展教育物资捐赠,设立“陕西师范大学红烛励学基金”……目前,已有17位陕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毕业生扎根在岚皋中学,以青春践行母校的“西部红烛精神”,为西部教育的发展和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树芬芳装扮不了整个春天,一烛燃烧灿烂不了整个星夜。正是在一批又一批陕西师大学子的共同努力下,“西部红烛精神”不断地声名远播,教育强国的战略在不远的将来必然能够实现。我确信,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深入,将会有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红烛这个大家庭中,散发自己的烛光,奉献自己的热量,为祖国培养人才,为教育谱写华章。
校友简介:刘忠伟,201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原政治经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后在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岚皋中学任教,一直承担班主任和高三一线政治教学工作,现任岚皋中学团委副书记。
上一篇:【陕西师大报】陕西师范大学助力脱贫攻坚专刊 下一篇:【师大新闻网】银发映初心 红烛耀南疆——记我校首位“银龄计划”教师徐忠慧
Copyright ©2022-2025 陕西师范大学乡村振兴与对口支援办公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