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惠慧副教授在农林科学领域TOP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者:农学院发布时间:2023-09-04浏览次数:53



  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一种土传性真菌病害。了解根际微生物如何应对大丽轮枝菌的侵染,对于通过调控微生物群落防控棉花黄萎病至关重要。

  近日,农学院惠慧副教授在棉花根际微生物与黄萎病发生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以“Different responses of the rhizosphere microbiome to Verticillium dahliae infection in two cotton cultivars(两个棉花品种的根际微生物对大丽轮枝菌侵染的不同响应)”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JCR一区TOP期刊,IF=5.2)。

  该研究利用16S rRNAITS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个陆地棉品种-中植棉2(抗病)和新36(感病)的健康和患病根际微生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健康根际比患病根际有更多的独特细菌ASVs,而抗性品种的健康根际有较少的独特真菌ASVs在抗病和感病品种中,CephalotrichumMortierella等细菌属以及CephalotrichumMortierella等真菌属在患病根际均高富集,且患病根际假单胞菌丰度均显著高于健康根际。共现网络分析表明,抗病品种在细菌群落中的网络关系比敏感品种更为复杂,大丽轮枝菌对细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这些发现将进一步拓宽对植物与根际微生物互作的认识,并为棉花根际微生物的研究提供一个综合性的视角,有利于棉花的健康生产。


 

FIGURE 1

Unique and shared ASVs in healthy and diseased rhizosphere microbiomes of two cotton cultivars.




FIGURE 3

 Comparison of the compositions between healthy and diseased rhizosphere microbiomes of two cotton cultivars at the phylum and genus levels.



FIGURE 7

Co-occurrence network analysis of rhizosphere bacterial and fungal communities between healthy and diseased samples in two cotton cultivars. P < 0.05, |r| > 0.6.


  农学院新疆绿洲农业病虫害治理与植保资源利用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惠慧副教授和张学坤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硕士研究生帖展疆和新疆农垦科学院王鹏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石河子大学高层次人才研究项目(RCZK20201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400305-02)、兵团基础研究项目(2023CB007-08)、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2022294083)的资助。






友情链接
行业网站
  •   教育部
  •  农业部
  •  科技部
  •  兵团农业局
  •  兵团科技局
  • 相关院校
  •  华中农业大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大学相关部门
    关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