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巡礼 | 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好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积极推进“一题五维”大思政课实践教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鲜明导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发挥好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阵地和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学校构建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院系支持配合、马院组织实施、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的马院建设格局,并纳入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建设重点培育单位,2024年入选“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攻坚提质计划”。

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被上海教育电视台报道

引育并举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学校制定《思政课教师三年师资建设规划》《上海电力大学优秀师资转任思政课教师试行办法》,实行人才引进倾斜政策,加速引进和转聘政治素质过硬、学术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学院注重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重视教师培训,系统推进思政课教师培育七大计划,全方位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2021年至今,引进教师9人,转聘教师3人,柔聘国家万人计划人才1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名教授4人担任兼职教授。

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合作共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能源电力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中心”

与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共建“党史党建研究中心”并举办青年论坛

近年来,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2人次获上海市青教赛二等奖和三等奖,1人获“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展演活动特等奖,1人获上海市思政课教师教学大比武一等奖,2人获上海市思政课教师教学大比武二等奖,1人获评上海网络教育名师,1人获批为上海市“朝日之窗”生涯工作室主持人。

学院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比赛斩获佳绩

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学院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体系,2022年秋季学期第一时间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政必修课,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导学》等10多门思政教育选修课。连续十四年举办“上海电力大学思政课创新论坛”,为推进思政课守正创新奠定重要理论基础。立足学校能源电力特色,建设“思政+能源”特色课程群,开设《能源中国》《习近平关于能源工作重要论述研究》等4门特色课程。

举办第十三届思政课创新论坛暨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研讨会

学院共开设20多门全校必修课及选修课,课程建设成效凸显。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1门,上海市重点建设课程5门。《思想道德与法治》获评市级一流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获评市级精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大学生思政理论实践》等入选市级重点建设课程。“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程《能源中国》,在“学银在线”建成线上课程,并出版《能源中国》配套教材,线上学习人数达1万多人次,获批市党员干部精品课,被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等媒体报道。学生学思践悟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产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成果4次荣获教育部“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优胜奖、大学生讲思政课优胜奖,指导学生获“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一等奖、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果展“优秀项目报告”等荣誉。“与国家电力发展同行,能源情怀融入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获评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探索“一题五维”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学院坚持开门办思政,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积极参与临港新片区“大思政课”整体实验区建设,探索构建“一题五维”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增强思政课针对性、实效性,取得良好实践育人成效。

举办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育人体系示范课

学院通过积极共建校内外“大思政课”实践平台,推进校园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建立“大思政”实践育人协同发展保障机制,实现课上、课下、校外实践教学三大时空场域相互贯通和衔接。实践路径主要从课堂情理交融教学、平台场景沉浸式教学、校外参与体验式教学、舞台经典重现式教学、网络延展“活”“动”式教学五个方面展开。

举办“致远杯”思政教育实践教学成果展评

在课堂情理交融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做好与授课主题相关的理论、案例研究和教学转化,情理结合讲透理论。如用好疫情防控思政教育素材,组织举办6场“疫情防控”主题思政大课。在平台场景沉浸式教学中,通过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利用思政课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参观主题展览等方式,升华理论认知。在校外参与体验式教学中,通过组织带领学生开展主题参观,以及参加志愿服务、宣讲等社会实践活动,让思政教育“动”起来。如组织带领学生赴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等基地参观学习,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奋斗。在舞台经典重现式教学中,通过发动学生排练主题相关的经典舞台剧、情景剧、舞蹈、微视频等,重现经典,引导广大师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在网络延展“活”“动”式教学中,注重运用数字技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通过学院扬帆网、上电马院、大学生法治社等多媒体平台及时推送思政教育资讯、理论学习文章、优秀实践教学成果,使实践教学“活”起来、“动”起来。

组织师生赴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开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

开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 打造“行走的课堂”

马克思主义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