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赴杨浦228街坊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及《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社会实践教学

12月1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教师及学生骨干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常华带领下赴杨浦228街坊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及《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学生社会实践教学,本次活动由思想政治教育教工党支部承办,校聘特邀党建督查员欧阳元煌老师应邀参加。

杨浦228街坊是1952年上海兴建的第一批“二万户”工人住宅之一,作为上海市首批“两万户”工人新村住宅,228街坊承载着杨浦人的城市乡愁。在经历“修旧如旧”的精心打磨后,228街坊最大程度保留了工人新村时代的历史印记,引入公共服务、社区商业、人才公寓、健身娱乐等“五宜”功能,补足历史短板,成为全龄友好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集聚地。

步入杨浦228街坊,师生们亲眼目睹了这片区域旧貌换新颜的显著变化。现代化的建筑楼群整齐排列,社区绿化生机盎然,公共休闲区域设施完备,历史文化元素巧妙点缀其中,让古老与现代交织出独特魅力。在上海电力大学校友肖潇的详细讲解下,学生们了解到228街坊改造过程中,政府充分听取居民意见,从房屋设计到配套设施布局,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正是“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有力体现。而焕然一新的居住环境、便捷的生活服务以及丰富的文化空间,让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深刻反映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价值追求。

师生们参观了228街坊党群服务中心、上海工人新村展示馆等地方,一进入中心,便被其浓厚的党建氛围和贴心的服务设施所吸引。这里不仅展示了社区党组织在推动街坊改造、居民服务等方面的引领作用,还设置了多个功能区域,如居民议事厅、文化活动室等,成为了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师生们了解到党群服务中心如何组织居民参与社区事务讨论,从房屋修缮方案的制定到社区文化活动的策划,都充分尊重民意,真正践行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以及上海工人新村展示馆馆内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实物陈列,生动再现了上海工人阶级的奋斗历程以及工人新村的发展变迁。从解放初期的艰苦创业到如今的幸福生活,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旧物件,都诉说着时代的故事。在这里,师生们看到了杨浦228街坊作为工人新村代表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几代人在此生活奋斗所沉淀的深厚文化底蕴。

此次杨浦228街坊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上海市一流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建设重要内容,不仅实现了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增强“大思政课”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更好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和期待;也丰富了学生们的学习体验,让“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新时代青年筑牢了思想根基,激励着师生们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持续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为城市的发展添砖加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红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