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电故事2023】奋斗故事 | 巾帼如是,她们以奋进书写新荣光!

2月17日晚,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微信群里传来好消息!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所获评2022年全国巾帼文明岗,一时间微信群里鼓掌、点赞排成了行。

和众多985、211高校教研单位同台竞争,最终“9进4”获此殊荣,负责汇报答辩的何平老师始终信心满满,因为她坚信团队成员的努力付出必然有收获。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集体?甚至被同事们誉为“奖项大满贯”。带着些许疑问,我们走近这群上电巾帼的优秀代表,去探寻她们的故事。

传承初心,躬身育人谱芳华

70余年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2万余名电力人才,包括华东地区60%的发电企业工程师,服务于全国五大发电集团、地方发电集团,校友中企业高级管理者和国家级技术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比比皆是……从建校之初的动力科到现在的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所,时代变迁、名称更迭、人员更替,但“为中国电力工业培养优秀人才”的初心却代代传承。新征程中,以何平、胡丹梅等为代表的13名女教师赓续着老一辈能动人严谨治学、潜心育人的精神血脉,接过为“双碳”战略目标提供人才支撑的新使命,撑起了研究所的半边天。

何平老师17年前来校从教时,能动所还是能动教研室。“那时候教研室是男教师的‘天下’。如今,20人的团队中有13位是女教师,我们成了名副其实的‘半边天’。”何老师打趣道。

以生为本躬身教学是能动所的优良传统,老教师的言传身教感召着一代代能动人坚守三尺讲台。“还记得刚进校时,老教师带着我们在电厂爬锅炉的场景,他们手拿电筒,耐心为我们讲解每一根管道、每一台设备。带学生实习的时候,几十米的锅炉,他们每天要爬10来趟,电厂声音嘈杂,一天带教结束嗓子都是哑的,但我从来没有听见他们叫苦叫累。”前辈们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深深刻在了何平脑海里,也始终引领着能动人将满腔热诚付诸于教书育人。

 

2023年农历腊月二十八,负责《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这门课程的胡丹梅、何平等5位老师总算松了口气,超九成的学生在春节前顺利完成了课程答辩。这是一门难度很大的专业课程设计,以往学期末时总要进行集中统一辅导,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夯实基础。特殊时期只能转移线上,这对师生来说都颇具挑战。考虑到大三学生的学业进度,老师们决定赶在年前完成考核。于是,线上辅导迅速推进。5位教师160名学生,集中辅导、个别答疑穿插进行,腾讯会议一开就是4、5个小时,微信、QQ对话框此起彼伏,新消息提示也响个不停。同时,工程浩大的计算、严谨复杂的图表需要她们整日甚至熬夜守在电脑屏幕前逐一检阅。正逢防疫“新十条”实施,生活虽然正在恢复正常,师生却先后感染疫情,辅导时间也不得不延长。腾讯会议里她们声音沙哑,时时咳嗽,胡老师更是病情严重转成了肺炎,却没人喊停、没人请假。“虽然辛苦,但没有一句怨言,大家一起坚持了下来,最后看到同学们能够顺利完成课业,我们也由衷为他们高兴!”

数十年钻研积累,研究所不断在行业、专业内重量级认证上花时间、下苦功,为学生发展搭建更宽更广的平台——胡丹梅教授领衔的《汽轮机原理》是该课程的全国首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以及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管理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全国首批“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并通过了ASIIN国际专业认证……这些,都离不开这群巾帼楷模的默默奉献和创新实践。再次收获国家级荣誉,她们显得很平淡,“我们没做什么大事”,但她们口中的无数“小事”却生动描绘出上电巾帼的平凡与不凡。

70余年来,能动专业毕业生深受发电行业的高度认可,支撑了我国近代电力事业的发展。胡丹梅老师的学生赵振江说:“即使深夜,研究所的老师们似乎也一直在线,他们总是质朴地希望我们能学好本领,也总是义无反顾地为此尽己所能、做到极致。”这也是老师们始终坚守育人初心,坚持以生为本的真实写照。

深耕前沿,科技报国展风姿

300余项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总额达1.1亿元的科研项目经费,近300篇科研论文,40余项发明专利,2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创新技术在电力企业得到应用……这是研究所近5年来的科研成果。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党中央为电力转型发展指出的明确方向,是建设能源强国的根本之举。面对新要求新挑战,她们迎难而上,在满是荆棘的科研道路上,找到创新之路。那份执着与坚定,让我们在采访时不禁感叹道,她们的力量也能如此强大。

林木茂盛,必先固其根。教师要出色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尤其是要持久地进行教育科研工作,“面对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我们必然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躬行实践于行业前沿科技,才能更好培养新时代能源电力行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何平老师道出了研究所全体教师的责任与使命,简单且有份量。

2016年9月,研究所李彦老师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她要前往申能安徽平山电厂,参与“251”工程。“当时孩子还很小,虽然放心不下,但是家人给了我很大支持,让我也安心了些。”李彦老师安排好家人和小孩后,隔天一早就与王渡、闫霆老师一同向学院请缨,希望前往安徽淮北学习最新的火电技术。

申能安徽平山电厂二期工程当时正在筹建1350MW超超临界机组,是我国最大的火电机组,由申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也是国际首创的单机容量最大的新型、高效、清洁、低碳燃煤发电机组的技术开发,设计供电煤耗251g/kWh,因此该工程也叫“251”工程。面对这个新时代火电传奇的建设,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合作机会,上海申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伟忠校友给予了学院大力支持。

李彦等三位老师顺利驻厂,在这两年时间里他们与电厂工人们共同参与该工程的建设工作,在平山二期筹建处和部门的领导下,完成了冷却塔防腐性能试验方案的制定,参与了锅炉主机(含脱硝、磨煤机)、汽轮机主机、电除尘器、脱硫系统、排烟冷却塔、给水泵、小汽轮机等设备的评标和技术协议谈判工作,参加了电厂各种设备的调研和技术交流等工作,以及申能科技的高温亚临界项目的计算和设计工作。李彦老师在回忆电厂经历时讲道,“这对‘电力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只有我们亲身去一线实践研究,把专业技术应用到一线工程建设中去,掌握了现代发电技术,再把这些实践经验带回课堂,才能在这一领域培养一流实践人才,真正为新时代能源电力行业贡献更大力量。”

研究所老师们在科研道路上拧成了一股绳,砥志研思、坚持不懈,始终以对接国家战略为目标,赴一线、搞科研、出成果,再应用于教学中。如今研究所围绕现代发电技术、节能减排、新能源技术等创新发展,斩获面向产业多项突破性成果,开发了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开发了重型燃机空气进气复合式消音装置,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智慧能源规划技术等。这也正是研究所为了紧跟能源技术革命和电力行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倾注了全部心血。

全球视野,创新合作舞红袖

煤燃烧之后还能做什么?在国内,煤燃烧后的固体废弃物可以在建筑、水泥等领域进行资源化利用。但是在泰国,由于煤种差异,泰国的煤在燃烧后所产生的是“高钙灰”,并不能以同样的方法加以利用,往往造成大量浪费和污染。何平老师与泰国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署金属材料技术中心的研究人员在一次国际交流研讨会上结识,在深入交流后了解到这一技术难题,并意识到其中有极大的合作空间。“与泰国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署的合作,不仅让我们的研究领域与科研成果走向国际,同时也可以为泰国能源电力行业解决实际问题。”经过双方多次研讨,从“高钙灰”中提取“空心微珠”,进而提升其经济性及附加值的想法逐渐成型,以此为基础何平老师主持的“燃煤电厂飞灰空心微珠同步分离与重金属去毒的资源化应用研究”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这是上海电力大学首次牵头的政府间重点研发计划,也意味着上电人更加深入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为积极参与全球创新治理增添了上电力量。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各国更加需要加强科技开放合作,国家鼓励科研机构、高校等积极开展对外合作。研究所的老师们积极回应时代号召,也把目光放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本土电力行业领域,除了积极推动科研交流、创新合作,还在培养“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人才方面不断发力,建立了“一带一路”海外实习基地。

2016以来,研究所刘晓婧、李芳芹、何平等 8位教师担任印尼、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电力培训老师,多次前往珠海等地为电力国际人才进行教学。老师们不仅要依据每个国家电厂的实际情况备课,还要确保不影响校内的教学。“我们要先研究当地国家的电力现状和电厂设备,通常没有现成的或符合当地情况的教材,查找大量资料、设计教学、全英文教学等等对我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何老师坦言,“但是转念想我们作为中国电力高校教师,必须要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得到实际帮助。”如何让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实际操作问题在中文语境中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更何况用非母语面向国外学生解释呢?但是这群女教师面对挑战从未认输,“虽然难度大,但每次讲完,学生表示理解时,我们都觉得十分骄傲。”

研究所老师们以培养新形势下能源电力工程高端技术人才为目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主动出击,迎难而上,开发关键技术,解决能源电力行业卡脖子问题,真正担当起了能源大国的使命与责任。

“能源情、蓝天梦”,他们因同一个梦想相聚,他们把个人理想和追求融入能源报国的事业中,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中,践行着高校育人和科研的责任与使命,在能源动力领域勇立潮头,不断追梦。

如今,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所已成长为上海电力大学最具优势和知名度的品牌团队,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市工人先锋号、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文明岗、上海市教育先锋号、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60余项……这不仅是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更是一份份沉甸甸的育人责任。